天天看點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通訊——Bots:下一站王者 1.4 Bots 初期企業級應用空間更大

有權威機構認為,Bots 市場肯定會有 很大的發展,目前我們正處在應用開發新 方式的邊緣。傳統的應用響應方式是通過 使用者請求實作的,但是有了 Bot 以後,它 們可能會監控客戶行為,并主動運作相關 的應用,不再需要使用者請求,而是通過一 些事件觸發。同時随着機器學習、深度神 經網絡等技術的進步,機器能做出的決策 變得更加先進,很多事情不需要使用者參與 就能實作。不過要實作到這一階段,還有 很長的路要走。

設想這樣的場景:

Mary,某知名媒體記者,招行信用卡 使用者,不需要坐班,但需要經常伏案疾書。 某日,她通過微信查詢還款額:“我這個 月欠了多少錢?”這個微信上的 Bot 直接 與企業業務資料對接;“您好,您本月需 要還款 XXX 元。”“喔。一個人在家,空虛、 寂寞、冷!”Mary 想順便跟這個 Bot 聊兩 句,“喝杯咖啡如何?您附近的星巴克正 在舉行優惠活動。”“ok !”。于是,Bot 推送優惠券二維碼,Mary 進行移動支付, 并進行位置導航,到咖啡廳後,隻要出示 傳回支付後形成的二維碼,Mary 就能享受 一杯香醇誘人的咖啡。

另一個場景:

Yuzi,中國最大的營運商客服人員,入 職兩個月,對很多業務尚未熟練掌握。某 天接到一咨詢電話:“89 元的套餐都包含 啥?”因為業務尚不熟練,Yuzi 用自然語 言與客服知識庫系統交流:“89 元的套餐 都包含啥?”“89 元的套餐包含……”同 時,該知識庫依據使用者習慣,預測出下一 步客戶的需求:“89 元的套餐如何辦理?” 如果需要,該智能知識庫系統還可以給出 橫向的對比:“89 元的套餐與 159 元套餐 有何差別?”最終,該系統幫助客服人員 圓滿解決了問題。

這樣的場景并非想象,而是都已經真實 存在于 Bot 應用,第一個場景來源于與小 i、 招商銀行打造的微信 Bot 小招的交流;後 一個場景是小 i 與廣東移動合作的客服中心 的智能知識庫系統。

從客戶服務的角度來說,Bots 能夠在 人工幹預之前宣傳産品、驗證賬戶、管理 付款、提供支援服務,而且所有這些任務 都被儲存,并能夠給真正的售後或者客戶 服務代理作參考。以 Bots 為核心的對話式 商業中,一個關鍵點是讓使用者能夠在他們 所選擇的平台上進行對話,并把一系列需 求解決掉。

“在企業級的應用中,總體來說,考慮 到 Bots 的潛力,企業應該尋找能夠由 Bots 處理或監管的業務流程,來釋放勞動力。 正常任務讓 Bots 自動完成,解放勞動力讓 他們去處理更加非正常的工作。此外,Bots 還要保證讓雇員能夠更及時地獲得需要的 資訊。Bots 的恰當使用能夠增加員工參與 度,因為員工能夠更關注于非正常的任務, 這反過來會增加企業總體的生産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