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無反顧“戰”在一線」甘做老人的“小棉襖”——綏芬河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李莉先進事迹她是“大管家”她是防疫“戰士”她是貼心的“小棉襖”

作者:綏芬河融媒

在綏芬河因疫情封閉的社會福利院裡,她是一專多能的“大管家”,她是戰績滿滿的防疫“戰士”,她還是大爺大媽貼心的“小棉襖”,身份轉變,初心不變,堅守使命不變。她就是綏芬河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李莉。

老人也需要儀式感,滿滿的關愛,才能讓老人心有所依。”11月2日是五保戶老人張利山的生日,一大早,李莉就叮囑食堂為他準備了長壽面、荷包蛋、豬爪,為老人一起慶生。李莉有個小本子,院裡職工的生日和老人的生日她都熟記于心。不止生日熟記于心,老人的身體健康情況更是讓李莉時時牽挂,陳大爺有腦梗,不能多吃油膩的;任大媽有高血壓,需要服降壓藥;彭大媽有糖尿病,不能吃涉糖過多的水果……談及老人們的身體,李莉這個大管家是如數家珍。除了每天為老人測血壓、血糖、體溫,她還要處理院裡的大事小情,每天早晚各查一遍房,經常是晚上忙到22點之後才能回到寝室休息,基本上每天來回步數都會兩多。

「“疫”無反顧“戰”在一線」甘做老人的“小棉襖”——綏芬河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李莉先進事迹她是“大管家”她是防疫“戰士”她是貼心的“小棉襖”

褪下白服,換上戰袍,她又是一名戰績滿滿的防疫“戰士”。由于疫情反複,福利院兩年來前後封閉了五次,李莉先後足足被隔離了一年半。

在防疫期間,由于福利院封閉,人員嚴重不足,李莉和同僚們就變成了一人多崗,一崗多能。李莉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擔起打掃自理老人房間的工作。而這一幹就是八個月,胳膊都累腫了……食堂忙不過來,她又和同僚一起為老人包包子,包餃子,幫老人打掃衛生、伺候老人吃飯、監測老人身體健康情況……這以是每天固定工作内容。

“你是我姑娘丫蛋”。一天,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79歲自理老人把李莉誤認為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兒,從那時起,李莉就每天定時定點給老人喂飯。老人有時候還會對李莉撒嬌:“你叫媽媽我就吃飯”,李莉就一口一個“媽吃飯”“媽喝水”,悉心伺候老人,而此時李莉卻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到自己的父母了……

“媽媽,您是我的英雄,是我的榜樣。雖然聯考您沒有在我身邊,但您這份偉大的愛、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時刻感染着我。”每一次讀女兒寫給自己的信,李莉都會熱淚盈眶。女兒在高三和聯考的關鍵時期,她卻因隔離在福利院不能陪伴左右,她把福利院老人當成自己的媽媽,卻忘了自己也是一位孩子的媽媽。女兒聯考以590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中國西南政法大學,也讓李莉甚為欣慰和自豪。

今年疫情發生後,為了更好地照顧好福利院老人的生活,李莉又和老人們一起封閉在福利院中。

「“疫”無反顧“戰”在一線」甘做老人的“小棉襖”——綏芬河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李莉先進事迹她是“大管家”她是防疫“戰士”她是貼心的“小棉襖”

福利院五保戶老人較多,他們缺少親人的關愛,李莉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一樣關愛,誰有一點不舒服,就及時給予診治。五保戶老人陳天成因焦慮導緻皮膚病,李莉連線醫生為其視訊問診,心理疏導;叢麗華老人闌尾炎手術,李莉忙前忙後,幫忙聯系醫院,轉診;84歲的費學雲阿姨視力日漸下降,細心的李莉第一時間發現老人的眼疾,幫老人預約醫院,聯系手術,讓老人重見光明……一件件一樁樁,李莉成了老人們的“小棉襖”。

李莉愛院如家,把福利院當作自己的家用心經營,她帶領大家開辟了小菜園,種上了各種蔬菜,讓老人體驗田園之樂;秋菜沒地方擺放,她就聯系到木材企業贊助木架,把蔬菜分門别類,儲存好;還組織員工一起腌酸菜、自制小菜,保障了食材幹淨衛生,老人們都稱贊李莉不僅是大家貼心的“小棉襖”,還是個“會過日子”的當家人,他們在這裡的養老生活安心、放心、舒心。

「“疫”無反顧“戰”在一線」甘做老人的“小棉襖”——綏芬河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李莉先進事迹她是“大管家”她是防疫“戰士”她是貼心的“小棉襖”

文/圖 李引章 尹金婵

編輯:鞏建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