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健父親展:春夢誰第一次感覺到老鷹飛得高高

作者:南方都市報
高健父親展:春夢誰第一次感覺到老鷹飛得高高
高健父親展:春夢誰第一次感覺到老鷹飛得高高
高健父親展:春夢誰第一次感覺到老鷹飛得高高
高健父親展:春夢誰第一次感覺到老鷹飛得高高

高大的劍是他的父親

高健的父親1879年出生于番禺門港鄉,1892年開始跟連學畫。1905年,他前往日本學習美術。在日本期間加入中國聯盟。大革命後,他退出政治舞台,投身于"新民族畫"的探索。1921年,他成為廣東省第一個藝術展覽的副主席,确立了他在廣東藝術界的地位。1923年,他在廣州創立了春睡繪畫學院,作為其"藝術革命"的基礎。1930年,他通路了印度及其周邊國家,學習美術。1934年和1936年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央大學教授。1946年和1947年,南中美術學院和廣州市立藝術學院成立。他于1951年在澳門去世。

南都新聞記者 朱偉高健的父親是嶺南畫派的主要創始人,是現代中國畫從古典到現代轉型過程中的先驅之一,也是現代嶺南文化史上第一個為中國藝術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辛亥革命後,他逐漸在中國畫界崛起,最終成為備受矚目的繪畫盟友和一代大師。他創立的嶺南繪畫學校也一直在成長,成為一所具有民族影響力的繪畫學校。

值此高健誕辰140周年之際,廣州美術館聯合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東莞市博物館、嶺南畫校紀念館,分别精選了高健父親的畫作,舉辦"春眠先見——紀念140周年展覽" 春眠先見之明——紀念140周年展覽" 《高健父親誕辰紀念日》,旨在展現高劍父親一生的創作史和傑出的獨立藝術風格,以紀念嶺南畫派的一代族長。

本次展覽聚集了九家文藝機構的實力,展出了100多件(套)高健父親的畫作,堪稱規模最大、精品最多的一高劍父藝術展。觀衆将看到高健父親的許多重要作品,如《龍》《冷河影》《南瓜圖》《雪芮蘆葦鴨》《淩雨花》《煙酒旗坡》《魚港雨色》。

為了更好地配合展覽,同期,廣州美術館還策劃了一場輔助學術展覽:"櫻花鳳玉軒——廣州美術館收藏的現代日本繪畫展"。這也是此次活動的亮點之一。高健父親的繪畫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現代繪畫風格的影響,輔助展覽為觀衆更好地了解高劍父親的藝術提供了直覺的參考架構。

此外,廣州美術館還将編輯和出版展覽作品,并與廣州美術學院合作,在嶺南繪畫學校紀念館舉辦"第一聲——高健父親藝術研究"國際學術研讨會。

本次展覽定于明年前往上海劉海粟美術館舉辦一次巡回展,将結合曆史文獻回顧高健父親在上海報社,開設圖書館,開設繪畫展覽,與當地畫家等曆史往來,讓上海觀衆了解嶺南畫派與上海的一個環節, 并促進相關學術研究。

流派押韻和風的洗禮

1879年,高健的父親出生在廣東番禺一個吊壺家庭,他的父親高寶祥因為懂得醫學書籍,為人們争取正義在農村是衆所周知的。父母相繼去世後,高健的父親來到廣州"河南"(今廣州市海珠區)過山居住。當時,嶺南著名畫家顧蓮,正隔着山村的十香園招人教畫,從小就表現出畫高劍父的才華,是以門下有崇拜老師。

他曾經回憶說:"餘在十三四歲的時候,他開始畫師傅,在水裡,日夜苦思索,經驗豐富,很難了解。"一夜大雨,賬目濕漉漉的,高劍父從書頂沾上水漬,突然意識到水畫的方法,立刻上去拉伸紙,居然手相應。可以看出,年輕的高劍父對老師的技巧研究癡迷。

走進低窪的門,高健父親的繪畫藝術正在成長。傳承了自然法則的廉潔老師,材料選擇廣泛,追求優雅和共同欣賞的創新精神。當時,其中一位名叫伍迪的學生,是當時廣州四大王族之一,家族網絡中有許多名著,高健的父親得以參觀師兄伍迪的家藏名畫,遠距離接觸到古人的衣服,世代名手, 奠定了傳統藝術的堅實基礎。

從"鞠雲與風"到"夢想與大夢想",本次展覽的兩個單元見證了他不同時期的學習、探索和成長。"鞠雲與風"單元主要展示高健父親的早期作品,包括高健父親學習古派的作品和中國古代藝術大師的作品。

《花圖》四屏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繪畫《無骨法》和《水碰撞粉法》等兼職工作膠帶書寫法,無論是彩鋪還是筆墨形式的軌道模型,與顧某的作品相比可以說是幾亂無章的真。

後來,高健的父親有機會在澳門學習素描,"知道他的國有繪畫方法"。1896年,負責東軒的高健的父親出國放眼世界,成為他藝術道路上的決定性事件。在日本留學後,東渡能夠接觸到和了解現代日本繪畫,極大地拓寬了他的藝術視野。在此期間,高健的父親從明治維新後的現代日本畫中獲得了創新中國畫的靈感。

由于種種原因,高健父親旅行的官方作品很少,但人們仍然可以從他旅行期間的着作和他回國十年後的作品中探索日本繪畫的遺産。

一本罕見的手稿集顯示,他非常認真地研究了昆蟲的結構,試圖以"尋求物質"的态度找到一種新的繪畫語言。據記載,在高健父親出差期間,除了在各個機構學習雕塑、西洋畫和日本畫外,還到博物館、圖書館、昆蟲研究所、公園等地開展生活。這一時期,竹鲈鳳從西方現實主義的經驗中學習,也保留了傳統的筆墨趣味"妥協"方式,也引發了高健父親的強烈共鳴。

上海博物館有一幅高健父親的畫《謝布爾蘆葦鴨》,這次也展出。在畫中,一對綠頭野鴨休息一下,一隻胸膛低頭梳毛,另一隻插在後面的羽毛睡着,留下白色的如果下雪,也增添了小澤的安靜、朦胧和遙遠的意味。這部作品創作于1908年,當時高健的父親從日本留學回來。從手法到藝術風格,既有嶺南派的技法,又有日本畫、水彩畫的特點。

1908年,父親回國後,他在廣州舉辦了一次極其重要的畫展。這不僅是高健父親生平的首次個展,也是嶺南畫派的首次個展,堪稱嶺南畫派形成的象征。展品以中日繪畫風格融合的形式出現,與中國傳統繪畫截然不同。

十年後,1918年,高健的父親根據文婷的《上山晨行》的詩歌創作了《雞聲毛店月亮》,描繪了寒冷中黎明時分的山間客棧的場景。題材可以說是老派,但繪畫風格卻不是古人:畫面中看不到詩中提到的雞和人的話,蓋伊"雞聲"非雞,"人迹"非人,隻能由觀衆通過想象來填補。廣州美術館研究員王澤文認為,此時從高健父親從日本歸來已經十年了,而且作品依然呈現出清晰的日式風格,也具有西方素描造型、筆的特點。

拿筆寫詩,上馬殺小偷

在高健的藝術生涯中,他經曆了中國社會最劇烈的變化。他不僅是"寫詩"的藝術家,也是"殺死小偷"的革命者。在他的繪畫思想和命題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時事的深刻印記。

廣州美術館有一位高劍父的《東方戰場之火》。銀幕上,大火、高樓大廈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隻有破碎的牆壁碎片,這幅畫創作于1933年,記錄了"1-28事件"的慘案,高劍父以強烈的宣傳力度,高高的劍父用強烈的描寫、高難度而凄美的線條筆觸,塑造了高樓貴口堅硬、殘餘的前線,表達了對戰争的無聲訴求。這是嶺南畫派的第一幅抗日戰争畫。

在尋求中國畫創新之路的過程中,高健的父親也參與了革命運動。在他逗留期間,他受到啟發,通過學習東西方繪畫來改變中國畫。同時,他也接觸到孫中山的政治革命神學,發展了革命思想。

1906年,高健父親在日本加入同盟,1908年傳回廣州參加同盟工作,1911年參加"黃花崗岩起義"。1912年,高健的父親赴上海參加《真相畫報》的創辦,目的是"監督共和國和政府,調查民生狀況,獎勵社會主義,進入世界知識"。攝影與漫畫一樣重要。但它是一個更重要的角色,最早表達了其藝術創新理念。

在《真相圖解》中,"兩高一陳"(高健的父親、高其峰、陳樹仁)正式提出了"妥協"的口号,即"中西妥協,古今融合",嶺南畫派作為藝術流派和畫家團體,首次在上海發表自己的藝術思想。還設立了"審美圖書館",以自制明信片,開拓"新民族畫"市場。當時,高健父親深信,大衆藝術的出現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他的藝術主張是直面大衆,繪畫對文人來說不是一個好的逃避。

鷹,是高健父親最喜歡的主題,在他的著作中,鷹似乎是他自己的化身,代表着革命者的英雄主義。本次展覽中,有三件以鷹為主題的作品,勾勒出高健父親人生的三個階段。

其中一幅圖像創作于1917年,描繪了一隻鷹站在海邊的懸崖上,眼睛盯着大海,準備與洶湧的海浪作鬥争。廣州美術館展覽研究部主任陳志雲告訴記者,高健的父親創作這幅畫的時候,袁世凱的皇制修複失敗了,情況發生了變化。高健的父親,就像照片中的一隻老鷹,緊緊注視着動蕩的政治局勢,憂心忡忡的未來不明朗。陳志雲還指出,收藏上印有《任超收藏金石畫章》的畫作是為國民黨大将李繼申所作,這幅畫應該是高健父親贈送的。從1918年到1920年,高健的父親在廣東軍服役,很可能是在廣東軍第一師服役的李繼申。

而另一對《秋鷹圖》,在秋風、紅葉的風光中,一隻老鷹站在老樹上,看上去寂寞,但雄風依然存在。那時,高健的父親已經退出了政壇,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心态。

新國畫:誰是第一個夢想?

高健的父親不僅是一位藝術家,更是一位教育家,緻力于學校的發展。他覺得"藝術革命"光靠自己是不夠的,必須培養一股強大的新力量。

"誰是夢想家?"我一生都了解自己。草廳春天睡夠了,窗戶晚了。"正是羅興忠的《三國志》在朱格亮吟唱,高健的父親将由藝術教育機構創立,即将其"藝術革命"基地命名為"春眠繪畫學院"。

從表面上看,高健父親似乎隻關注"春眠",其實真正引起他共鳴的是"大夢誰先"。他對世界藝術潮流的"自我認識"和對東西方繪畫的優缺點有了清晰的認識,決心在"中西妥協"的道路上探索,成為開創中國藝術新時代的先鋒。他的"夢想"是創作一幅"新中國畫",以拯救腐朽的傳統中國畫。

高健父親反對清末以來中國畫的老式修行,建構了"新國畫"理論。對于"新國畫",高健父親解釋道:"我選擇(中西畫)兩種極端的方式,熔爐和一樣,妥協,到我們古筆,寫出西方的新意思。傅國畫在運用筆、思想、結構、韻味、長度上西方畫的造型、遠與近、色、以方,以彼此的長處,補充我的缺點,而将筆墨韻的繪畫,即有形的、遠近的中國畫。"

他倡導"藝術革命",主張從東西方寫實繪畫的經驗中學習,進而将中外古現代藝術的精髓化為熔爐。後來人們将總結為"中西妥協,古今融合",成為嶺南畫派最重要的特征。

他的"新國畫"的藝術淵源主要是巢穴居民和連家住宅創作的住宅畫,以及以竹子、赤峰等作品為代表的現代新日本畫。但高健父親的成熟作品,有力地驅散了古派藝術的細膩溫柔風格,也不同于日本畫中靜谧神秘的"事物哀悼"情緒。

本次展覽的"夢之夢"單元展示了高健父親成熟時期的作品。在此期間,高健父親将學習多種藝術風格在早期融合,并逐漸建立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進一步與自然界近距離交流,西方繪畫與現代新日本繪畫的現實概念和風格融入住宅繪畫風格,将傳統中國繪畫的風格化在客觀現實中進行驗證, 将簡單的符号總結成一個複雜的自然包羅萬象的符号,進而實作對過去熟悉的傳統模式的修正。完成了他在藝術道路上最重要的創意轉型。

高健父親的一生,走在時代的前列。雖然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古代開放現在的道路更符合中國畫的發展規律,而不是"中西妥協"的道路,但高健父親的藝術理論和實踐仍然是中國現代藝術改革運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為了更多地了解本次展覽的觀點,南都記者采訪了廣州美術館展覽研究部主任陳志雲。

采訪廣州美術館展覽研究部主任陳志雲

高健父親既有國際視野,又不盲目崇拜海洋

南都:這次展覽策劃的初衷是什麼?與其他八個部落格的合作是如何建立的?

陳志雲:今年是高健先生父親誕辰140周年,紀念嶺南畫派創始人、弘揚他的藝術,是我們的初衷。廣州美術館作為中國南方重要的美術館,一直以收集、研究和展示嶺南地區藝術為工作重點。嶺南繪畫學校是一所具有民族影響力的繪畫學校,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品牌,是以弘揚嶺南繪畫學校的藝術是我們的責任。過去,我們曾多次與港澳台文化機構共同舉辦紀念展覽。這一次,我們希望展覽能把高健父親的美術作品收藏在内地的公共博物館中彙集在一起。

我們曾聯系過大陸收藏高健父親作品的文博機關,策展人親自到博物館考察工作情況,然後選擇精品,與博物館達成合作意向,共同主辦本次紀念展。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院等機關也派專業人員參觀我院,對我的硬體設施和展覽容量進行客觀評估。聯合展覽反映了他們對我院綜合實力的肯定和信任。

南都:廣州美術館收藏了高健父親的作品多少?你為這次展覽選擇了什麼标準?

陳志雲:廣州美術館收藏高健父親作品200餘件(套)。本次評選的标準是高健父親在不同時期的美術,是精品中的優良品質,以及一些沒有展出的作品,讓普通觀衆和美術研究者有機會充分了解高健父親的藝術。

南都:本次展會的主要展品有哪些?哪些作品來自紫禁城、中國美術館、上博等機關,而且過去比較罕見?

陳志雲:每個博物館的藏品都有非常精彩的名著,如故宮博物院的《月下孤獨之城》、中國美術館的《魚港雨色》、上海博物館的《雪芮蘆葦鴨》、天津博物館的《煙酒旗傾斜》、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的《鷹》等。因為高劍父在省外的收藏作品比較零星,不是一個系列,過去都少展出。

南都:這次展覽還出現了一些高劍父親旅行期間的手稿,這批手稿來自什麼來源?

陳志雲:旅行作品來自高健父親的家人的捐贈,主要是他的遺孀翁志女士和他的兒子高麗先生。這些赴日旅行的手稿是高健父親在日本學習的實物證據,研究人員可以從中了解高健在日本的研究和活動範圍,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

南都:從這批畫中可以看出,高健父親曾經非常仔細仔細地研究昆蟲、動物的繪畫方法,類似于科學的本質,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嘗試呢?

陳志雲:高健父親的老師顧蓮,曾釘小蟲觀察,書寫學習方法。父親來到日本後,高健受到西方藝術的影響,注重對該物件的科學研究。通過識别昆蟲種類和了解昆蟲結構,他可以達到逼真的藝術效果。

南都:高健的父親曾經從日本畫家橫山大關那裡學到了"朦胧的身體"的表達方式,你認為高健的父親從日本繪畫中學到了什麼技巧或藝術風格?還有哪些作品更明顯?

陳志雲:中國傳統繪畫在空中的表現往往是使用白鎬技術。以橫山為代表的一些日本畫家,借鑒了西方繪畫在空中的表現,并使用渲染技術創造了一個"朦胧的身體"。高健的父親深受啟發,在20世紀20年代還試圖創作一些明顯具有"朦胧的身體"技術特征的作品,如故宮博物院的《月下孤城》、天津博物館的《煙酒旗坡》,以及我們收藏的《影橋影》等。

南都:高健父親來日本畫訪和借鑒,當時也受到傳統老式的攻擊,"妥協"與全國繪畫研究會也曾有過激烈的筆戰,如何了解"嶺南畫派"與日本畫的關系?

陳志雲:嶺南畫家主要學習日本畫家如何融合東西方藝術,創造新日本繪畫的成功經驗。高健神父确實有一些日本繪畫作品。但臨沂是學習中國畫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中國傳統畫家的觀念上,都非常重視傳統筆墨技法的傳承,高健父親對日本畫的研究也來自臨沂,這與他在門下學習的方式相似。嶺南畫家和中國畫研究會的畫家都使用臨沂作為入門學習方式。

南都:高健的父親在接受日本畫後,是否褪去了古派畫的一些影響?

陳志雲:從現有的作品中看,高健父親并沒有放棄在家學到的基本技能。例如,在成熟時期建立的南瓜貼圖在處理南瓜表皮的質地時仍然使用水碰撞粉末方法。他将根據自己的創作需求,靈活運用學習技巧,創作出"新民族畫"。

南都:高健父親創辦的春睡畫學院,方民鼎、李雄才、關山嶽、陳金章、楊光等藝術大師都是從他家門口來的,他們是如何發展高健父親的藝術思想的?

陳志雲:嶺南畫家在追求藝術創新方面,是比較一緻的。在文化觀念上,他們對古今中外藝術有着折衷的态度,在實踐中,他們都注重生活,注重創新,技術方法主要采用兼職工作膠帶書寫,藝術效果在追求共同欣賞優雅。随着嶺南畫派的不斷創新,高健父親的弟子們在藝術天賦上,基本上都能做自己的外表。

南都:如何了解他的"革命者"和"藝術家"兩個身份?

陳志雲:高健父親年輕時也深受當時流行思潮的影響,追随孫中山先生,積極參加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大革命勝利後,雖然滿族王朝被推翻,但該國立即陷入了軍閥混戰。此時,高健的父親更加郁悶和迷茫,于是将早期政革命的熱情轉向藝術創作,希望在藝術領域實作自己的"革命"理想。

本次展覽的主題是"春睡第一"。高健的父親将建立自己培養藝術新勢力的基地,命名為"春眠繪畫學院"。"春眠"一詞出自羅《三國志》一書中朱格良的詩句:"誰有第一個夢?我一生都了解自己。草堂春睡夠了,天窗晚了",反映了高劍父此時對革命的失望,轉而轉向藝術創作和教育工作的心境。但這隻是一個膚淺的含義。在内心深處,真正引起他共鳴的是"夢想誰是第一個"。高健父親"自知之明"是東西方繪畫的優缺點和世界藝術潮流的清晰認識先知眼光,決心在"中西妥協,融合古今"的道路上探索,成為開創中國藝術新時代的先鋒。而他的"夢"就是樹立"新民族畫"的理想。

南都:有一種觀點認為,高健父親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還沒有被探索,這次展覽沒有包括書法闆塊,未來的美術館有沒有相關的展覽計劃?

陳志雲:我們在各博物館調查高健父親作品的收藏情況時,發現高健父親的書法作品收藏大多并不多。舉辦展覽的前提條件是需要相當數量的展品,我們認為本次展覽是先到繪畫的,"書法展計劃進一步調查,希望今後有機會聯合組織更多機構舉辦相關展覽。這次我們将在專輯中加入一些高劍父的書法。

南都:您如何看待以高健父親為旗的嶺南畫派,作為一種曆史現象,對當今的繪畫世界有啟示?

陳志雲:高健的父親是近代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藝術家,通過對不同國家文化藝術的了解,在對比差異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自己文化藝術的了解。在吸收外來藝術精髓的同時,他也非常重視儲存民族藝術的特色,可以說,既不盲目崇拜海洋,也不自封,既要創造民族藝術,又要現代新藝術。高健父親這種務實開放的文化觀念,至今仍具有當代繪畫圈的典範意義。特别是當代全球經濟的融合,也帶來了生活方式的融合,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考驗當代藝術家的創造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