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漁光曲,銅陵鄉村一道最美風景

漁光曲,銅陵鄉村一道最美風景

早就聽說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西湖村境内,正在建設11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而巍巍壯觀的建設現場,一直吸引着我們4位攝影愛好者前往探個究竟。

10月31日這天是周末,上午8時許,我們4人結伴驅車沿着朱永路,沐浴着深秋的陽光,透過車窗外,欣賞着有“夢裡水鄉”美譽的西聯鎮田園風光,不到半個小時,小車就駛進西湖村“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現場。

漁光曲,銅陵鄉村一道最美風景

據了解,“漁光互補”光伏發電模式,開創性地把光伏和漁業這兩個占用大量土地資源的産業進行有機結合,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也就是說,在魚塘水面上方架設光伏闆陣列,光伏闆下方水域可以進行魚蝦養殖,上可發電、下可養魚,不僅能充分發揮空間的立體全方位的利用,節省了土地,而且還能生産出清潔的能源,尤其是在現階段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下,漁光一體光伏發電對生态環境的改善更加有利。因為,光伏元件的遮陽效果,既可降低水面的溫度,又可減少水分的蒸發,特别是在炎熱的夏季,有了太陽能電池闆的遮住毒辣的陽光照射,水塘裡的魚蝦被水燙死的機率也會大大地降低。同時,還可減少水面植物光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藻類的繁殖,提高了水産養殖的水質,為魚類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因而,漁光一體不僅可以帶來額外的光伏發電收益,而且使養殖附加值成倍增加。

漁光曲,銅陵鄉村一道最美風景

走下車,駐足眺望,一幅鄉村田園精美的新景象映入我們的眼簾。我手拿着相機,沿着魚塘埂邊,一邊行走,一邊拍攝,整個建設工地的現場,處處都是勞工們忙碌的身影。隻見勞工們頭戴桔黃色安全帽,身着桔紅色工作服,兩人一組,利用漂浮裝置,正在有條不紊地安裝光伏支架和光伏闆。在不遠處的水面上,還有大型工程機械正在進行太陽能電池光伏闆支撐柱的樹立作業。我從建設工地現場宣傳專欄上了解到,11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是銅陵市義安區引進的首個集漁業養殖、光伏發電為一體的清潔能源項目。該項目落戶在水族資源豐富的西聯鎮西湖村境内,是由銅陵晶能光伏電力有限公司投資3.7億元建設,總占地面積2500畝,建設26個“漁光互補”光伏發電單元。“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後,年均發電量約1.23億度,年均發電效益為5200萬元,年均納稅約700萬元。該項目營運期為25年,總發電量可超30億度,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可節約标準煤93.5萬噸,相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9.7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9萬噸。

漁光曲,銅陵鄉村一道最美風景

衆所周知,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銅陵義安,江南水鄉,河道棋布,水塘衆多。豐富的水域資源,不僅可以發展水産養殖,鄉村休閑旅遊,而且還能用來光伏發電,這就是現代科學技術帶來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的效力。筆者深信,西聯鎮西湖村“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的建成,必将在銅陵鄉村振興中起到引領作用,為銅陵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增添新活力。

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我走過一座比較陳舊的七孔橋,伫足在另一處建設工地上,再次透過相機的鏡頭看到,在這片魚塘的水面上,一行行整齊有序的圓形水泥柱上,都架起了一排排具有太陽能發電功能的光伏闆之陣列,在秋陽的照耀下,淺藍色的水面上蕩漾着層層疊疊的銀色波光,遠遠望去,巍巍壯觀,我立即按下相機快門,咔嚓一聲,好一幅鄉村“漁光曲”之美景,刻印在我的相機裡……

漁光曲,銅陵鄉村一道最美風景
漁光曲,銅陵鄉村一道最美風景

上午10時許,我們離開了“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現場的西湖村,在回城的路上,同行的攝影大師劉榮勝興緻勃勃地說,“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确實是銅陵鄉村的一道美景,等建成後,我們再次結伴前來進行攝影創作,用光與影再現銅陵鄉村“漁光互補”的壯觀與美麗。

作者:詹敬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