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市客戶8月29日夏末秋初,進入天津濱海新區楊家坡鎮"漁光一号"基地,光伏闆在水面上曬太陽非常顯眼,高高地站着往下看,整齊的光伏闆"鑲"在養殖池的頂部,光伏闆下魚蝦正在生長。

楊家坡鎮将現代漁業養殖與光伏發電相結合,大力發展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利用"水力發電、水下養殖"模式開發建設光伏電站,實作"漁業與光伏"多産業互補發展。通過光伏闆在夏季高溫下自然冷卻的優點,在保證苗木優質、飼料、供應的同時,引進先進的養殖技術,有效降低養殖風險,農民可提高養殖收入20%-50%。目前,光伏發電已全面并網投入商業運作,累計發電量3.19億千瓦時,二氧化碳減排約38.6萬噸。同時,楊家坡鎮還安裝了76台風力發電機組,預計年發電量為3.5億千瓦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3.19萬噸,實作"雙碳"目标。
近年來,楊家坡鎮圍繞建設農村生态發展的總體目标,将優勢資源轉化為産業優勢,光伏發電、風電利用互補共建,新能源産業由少到多,從點到地,逐漸實作從傳統農業鄉鎮向特色新能源鄉鎮的轉型更新, 同時也讓人民群衆充分享受新能源發展的紅利,助力鄉村振興。(完整)
來源:新華客戶天津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