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網時刻9月30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黃春華 藍玉春)瑤族瓜箪酒是永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具有豐富的曆史文化底蘊,為了保護、發揚民族特色産品,“瑤族瓜箪酒”傳承人何雪梅首次試水網絡直播,探索非遺活态傳承新方式。
架起手機、打好燈光,在何雪梅的金泉酒業直播間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盤王大歌》傳承人趙庚妹正在教何雪梅學唱《瑤家敬酒歌》。在一個小時的直播中,大家互相配合,加上民歌演唱,将瑤族瓜箪酒的曆史、文化、制作工藝等娓娓道來,吸引了數千人線上觀看。
瓜箪酒是瑤族同胞自家釀制的一種雜糧酒,采用傳統方法釀制,不加防腐劑,選用優質大米、糯米、酒曲、天然礦泉水或井水為原材料,浸泡、蒸煮、發酵、冷卻、壓榨、過濾、蒸餾、陳窖等都嚴格遵照最古老的釀酒工藝。因飲用時需要用瓜箪将釀好的酒從壇中取出,瓜箪具有獨特的外形,是以被稱為瓜箪酒。何家的瓜箪酒到何雪梅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了,2015年,何雪梅夫婦倆注冊成立了永州金泉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帶動數十名貧困戶就業務工,增收緻富。
本次直播是由江華商務局引進的專業公司提供免費服務、免費教育訓練,通過芒果扶貧雲超市、抖音、快手等平台助力推廣瑤族瓜箪酒,更多地展現其背後的曆史文化屬性,為非遺的活态傳承探索一條新路徑。
何雪梅雖然是第一次直播,但她已經可以非常娴熟地面對鏡頭。在她看來,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宣傳産品是一種趨勢,還能增加人們對瑤族瓜箪酒的了解,讓瓜箪酒文化不斷傳承發展,曆久彌香。
“我作為一個《盤王大歌》的傳承人,我也想把我們瑤族最好的東西都推介出去,比如說我們瑤族的瓜箪酒,是我們瑤族人民幾千年來招待客人的最好的禮儀,最好的一種酒。”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盤王大歌》傳承人趙庚妹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