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仿吾:馬克思主義的忠實踐行者

作者:在風景中坐上好幾天

成仿吾:馬克思主義的忠實踐行者

記者 李莜 吳雅琴 通訊員 李倩

在成仿吾的家鄉新化縣琅塘鎮澧溪村,“成仿吾”三個字是當地村民心中永遠的驕傲。盡管歲月變遷、山鄉巨變,但成仿吾的故事依舊在村民心中深深紮根,并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

成仿吾,1897年出生于新化縣知方團(今琅塘鎮)澧溪村一個書香世家。他祖父是清光緒年間的進士,父親是當地有名的秀才。在家庭氛圍的影響下,他4歲就開始在家讀書,養成了自覺學習的好習慣。13歲時,抱着強兵救國的夢想,成仿吾随兄長遠赴日本求學,1917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攻讀槍炮專業。

當時,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暴行,北洋軍閥屈膝投降的醜惡行徑,使成仿吾認識到救國不能僅僅靠科學技術,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群衆的政治覺悟,依靠人民大衆起來改造舊中國。于是,成仿吾決心走向革命。

1918年5月,他參加了留日學生為反對段祺瑞簽訂《中日軍事協約》的鬥争。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消息傳到東京,他大為振奮,決心投身到這場劃時代的大風暴中去。1921年4月,成仿吾回國,與郭沫若、郁達夫等人在上海建立革命文學團體創造社,相繼創辦《創造周報》等多種進步報刊,發表喚醒群衆的革命文學作品,推廣新文化運動。

1924年春,《創造日》《創造周報》相繼停刊,《創造季刊》也難以為繼。同年6月,成仿吾來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任教于廣東大學,同時兼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1927年,上海勞工武裝起義失敗,成仿吾主持起草了《中國文學家對于英國知識階級一般群眾宣言》,憤怒控訴英、法帝國主義公然幫助軍閥孫傳芳殘殺中國勞工階級的血腥罪行,鼓舞全世界無産群眾聯合起來去打倒資本帝國主義。1928年9月,成仿吾來到法國巴黎,由何肇緒、詹渭明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接手主編了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機關刊物《赤光》。

1929年初,成仿吾移居德國柏林,跟随德國共産黨政治理論家海爾曼·冬克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除此之外,他還自修俄語,猛學法語,“日惟手字典一冊”,很快就掌握了日、德、英、法、俄五種語言。

就在這時,成仿吾收到了中共駐共産國際代表蔡和森從莫斯科寄過來的一封信,希望他利用身居歐洲的便利條件,将德文版的《共産黨宣言》譯成中文,并在信中特别指出,恩格斯曾強調各國翻譯《共産黨宣言》時,最好是将德文版直接翻譯成本國語言,不要通過其他文本轉譯,否則差異太大。成仿吾接信之後,立即開始緊張的翻譯工作,前後花了幾個月時間,最終完成了德文版《共産黨宣言》的首譯任務。

1931年回國後,成仿吾在上海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同年11月,黨組織派遣他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擔任省委宣傳部部長、省蘇維埃文化委員會主席,兼任紅安中心縣委書記。來到革命根據地後,成仿吾主持起草了《鄂豫皖省蘇維埃文化委員會決議案》,主編了《列甯學校課本》,大力發展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使原來是一片文化荒漠的鄂豫皖蘇區成了一所革命大學校。

1934年10月,成仿吾随中央紅軍開始二萬五千裡長征,成為紅軍隊伍中唯一的大學教授。紅軍1935年10月到達陝西。同年11月,他任中央黨校教務主任。

抗日戰争爆發後,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邊際,為了培養抗戰救國幹部,毛澤東親自點将,要成仿吾主持創辦陝北公學并任校長。成仿吾欣然從命,于1937年8月離開中央黨校着手主持創辦陝北公學。陝北公學辦學近兩年,為抗戰培養了6000多名幹部,其中有3000人入黨。

從1934年在瑞金中央黨校任教以來,成仿吾一直從事黨的教育事業,長期緻力于宣傳和捍衛馬克思主義,五次翻譯《共産黨宣言》,并校譯了《哥達綱領批判》《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反杜林論》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為準确宣傳馬克思主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4年5月17日,成仿吾在北京病逝,終年87歲。

在市博物館,一個面積約400平方米的成仿吾紀念室正在建立。這裡将專門用來陳列成仿吾的生前用品、手稿、藏書等約900件珍貴文物。“我們要讓成仿吾的革命文物‘活’起來,讓紅色故事‘活’起來,将成仿吾紀念室打造成一個培根鑄魂的實景課堂。”市博物館館長戴小波說。

【記者手記】成仿吾的一生是為共産主義事業永遠進擊的一生,是為無産階級教育事業艱苦開拓和創造的一生,是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傳播鞠躬盡瘁的一生。他執着堅定的共産主義信仰和為革命事業永不停息的奮鬥精神,是引領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開拓前進的永恒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