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友惡搞的《丁日受難記》
混亂、暴力與死亡是卡拉瓦喬畫作的常态。作為16世紀意大利巴洛克畫派的大師,卡拉瓦喬的一生猶如他的作品,醉人又充滿危險。意大利藝術評論家羅伯托·隆吉說:“沒有卡拉瓦喬,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
文/陳婷婷
如果不是因為社交網絡,很難把卡拉瓦喬與賈斯汀·比伯兩個名字聯系起來。2016年4月初,一張比伯在夜店因為用對方手臂滅煙而被掐脖的照片走紅網絡。有人将其PS成一幅油畫,戲稱為《丁日受難記》。美國知名社交新聞論壇網站Reddit的網友說:“看着像卡拉瓦喬的作品。”
更多人記得烏克蘭議會那組著名的群毆系列圖——完美的黃金分割比例、恰到好處的構圖、戲劇性的場景,每一張都“抓住了卡拉瓦喬的精髓”。其中一張烏克蘭反對黨議員頭部被打、滿臉是血的照片,堪比1602年卡拉瓦喬的《基督下葬》。
還有這張,三角形構圖神似卡拉瓦喬的畫作《祭品以撒》。(圖/男人裝)
為什麼是卡拉瓦喬而不是梵高、塞尚、畢加索?這與卡拉瓦喬獨特的風格有關。從來沒有一位畫家像卡拉瓦喬這樣,在作品中如此直接地描繪混亂、暴力與死亡,他的人生也一如他的作品,醉人又充滿危險。
在16世紀的意大利,卡拉瓦喬算是一個異類。他生性焦躁易怒,幻想成為一名騎士,總是“不合時宜”地帶着劍。繪畫上,他擅長以寫實手法營造暴力血腥的畫面,其中不乏砍頭等殺戮場景。
1599年的《猶迪殺死荷羅浮尼》中,卡拉瓦喬描繪了聖經故事中的一個片段:少婦猶迪為拯救被敵軍圍困的家鄉,不惜以身犯險,用美色迷惑敵方将軍荷羅浮尼,并在一天夜裡趁荷羅浮尼熟睡之時用劍砍下了他的頭。畫面中,被砍頭的荷羅浮尼表情驚愕,鮮血四濺,場景猙獰。
要知道,文藝複興時期的繪畫強調和諧、甯靜,如拉斐爾筆下的《草地上的聖母》,而卡拉瓦喬生活在文藝複興盛期的大師逝去的時代,以他為代表的巴洛克畫派變得激情而富有運動性。像這樣直接描繪砍下頭顱的緊張場面的,除了卡拉瓦喬,沒有别人。
被封為騎士後,卡拉瓦喬畫了一幅17尺長的《施洗約翰的斬首》(1608)。這幅畫同樣有着血腥的場景:陰暗的監獄中,光着上身的劊子手拖着施洗約翰的屍體準備去斬首,少女莎樂美捧着用來盛放施洗約翰腦袋的金盆,旁邊的一位老婦人則吓得雙手抱頭。
“藝術應該帶給人們以美好,但看着這些圍着施洗約翰的人物,你就會發現什麼地方出了錯。卡拉瓦喬給了我們雙倍的死亡享受:施洗約翰之死,以及我們對藝術最美好的幻想之死。”BBC紀錄片《藝術的力量:卡拉瓦喬》如此評價道。
這也是卡拉瓦喬唯一的簽名畫,他将自己的名字寫在了施洗約翰的血泊裡,就像在坦白自己的罪行。一年之後,卡拉瓦喬創作了《帶着施洗約翰頭顱的莎樂美》——這一次,他将自己的腦袋放在了莎樂美的盤子裡。
當卡拉瓦喬因傷人而逃亡,他畫了《手提歌利亞頭顱的大衛》(1609)。畫中的歌利亞是一個血淋淋、面目可憎的頭顱,牧羊人大衛的劍上刻着一句拉丁銘文:“謙虛戰勝驕傲。”普遍接受的解讀是:大衛代表了卡拉瓦喬虔誠、勇敢的聖徒一面,歌利亞則代表了卡拉瓦喬兇殘、醜陋的罪犯一面,故事的結尾是正義戰勝邪惡,這象征了卡拉瓦喬争取寬恕的内心。
短短39年生命中,卡拉瓦喬幾乎跑遍了整個意大利:羅馬、那不勒斯、馬耳他、西西裡……被賞識之前,他住在台伯河下遊區廉價房子裡,酗酒、好色、豪賭、打架。1600年到1605年,卡拉瓦喬的違法記錄達11次之多。他的座右銘是:“沒有希望,也沒有恐懼。”
任何人看卡拉瓦喬的畫,都像看一部電影或戲劇,真實事件就在眼前發生。英國曆史學家西蒙·沙馬這樣評價卡拉瓦喬的《聖馬太蒙召》(1599):“恐怖、混亂、興奮異常、失控的人物分散四周,這個場景就好像當你路過時的匆匆一瞥。一切就像閃光燈一閃,搖曳不定、結結巴巴以及驚聲尖叫的景象就這麼定格了。”
也許因為早年在羅馬看見了生活的殘酷,卡拉瓦喬的畫作極其接近現實,“不畫生活中沒有的形象”。在他的筆下,基督和聖賢成了平民,漁夫、妓女、農民、勞工和流浪漢成了天堂背景。死亡在他的筆下真實再現,無論他所畫的是神話人物還是宗教人物。
在《基督下葬》中,卡拉瓦喬把基督畫成了一具真實的屍體,肌膚毫無血色,肢體癱軟,猶如一個普通的凡人,可以想見當時引起的争議。畫《聖母之死》(1603)時,他甚至從停屍房弄來一具溺死的妓女屍體,将她打扮成聖母瑪利亞的模樣。畫中的聖母膚色發綠,身體腫脹,雙腳裸露,周圍的人全表現出因為一場死亡而引起的悲傷。根據當時天主教的立場,聖母并沒有死去,而是被天使接上了天堂。卡拉瓦喬的這幅畫,完全是一幅“政治不正确”的作品。
這個時候的卡拉瓦喬,已經表現出暴力和侵略性質。因為最鐘愛的一個女模特被别的男人看上,卡拉瓦喬在納沃那廣場偷襲了這個男人,所幸沒有釀成血案。1606年,卡拉瓦喬又因為一名女子與一個劍客大吵一架,并在網球場殺死了對方,從此開始了逃亡的生活。很難想象,當年一個聲名顯赫的畫家,會遭到羅馬教廷的通緝——任何人把他的首級裝在籃子裡,都可以得到賞金。
無論如何,卡拉瓦喬為西方藝術帶了新的風格。意大利藝術評論家羅伯托·隆吉說:“沒有卡拉瓦喬,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卡拉瓦喬用一幅又一幅血淋淋的畫表達了他的忏悔,可惜,那些畫最終沒辦法救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