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作者:牧漁子

朱元璋建立明朝時間是在1368年,接下來兩百多年的時間都是大明王朝時代,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時代。因為正是這個時代,歐洲人開辟了新航線,發現了新大陸,出現了文藝複興,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這個時代也被稱為大航海時代。伴随着航海時代的到來,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荷蘭、英國、法國等一些歐洲強國稱為征服世界的殖民者。不過,其實在歐洲人開辟新航線、發現新大陸之前,中國的明代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艦隊,并且比歐洲人幾乎要早一個世紀開戰大規模的航海活動。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明朝初期的鄭和下西洋。我們的主人公便是世界知名的航海家——鄭和。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說起鄭和,我們還要從朱元璋統一全國的一次戰争中說起。當年明軍有藍玉和傅友德統領進駐雲南。在那裡,他們攻打昆陽城,也就是今天的雲南省昆明市。當時在城内,有個元朝的滇陽侯叫馬哈隻。哎——這名字嘛有點拗口,但是一聽姓馬,名字有這麼奇怪,該想是不是回族人啊!恭喜你猜對了,畢竟十個回民九個馬嘛!為什麼回民這麼多姓馬的啊!這是因為回族整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馬其實就是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諧音,其實人家想姓穆罕默德,翻譯成漢字嘛,就從了這個諧音——馬。在元朝時期,民族政策上是有等級劃分的,第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色目人是指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花剌子模人等等,包括了來自西域、中亞、西亞、甚至歐洲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在這裡定居生活的人,第三等人是漢族人,這個漢族人指的是淮河以北的漢族人和女真人、契丹人,第四等人,是指南人,其實就是南宋管轄區域的漢族人了。我們不難看出,這位馬哈隻先生的家族就是屬于色目人,因為他們的祖先是從阿拉伯地區遷移過來的。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既然馬哈隻是元朝的侯爺,那麼這次戰争肯定不能幸免了。當明将傅友德打進了昆陽城的滇陽侯府的時候,馬家的這場劫難在所難免。至于說當時的慘狀有多凄慘,我們就不需要較長的描述了,一場血雨腥風之後,傅友德發現了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與衆不同的是,這個男孩處事不驚,模樣俊秀,而驗明了身份,是馬哈隻的二兒子,叫馬三保。明軍對付元朝貴族和官吏的子弟也一點都不手軟,馬三保就被閹割成了一個小太監,帶到了南京。到了南京之後,馬三保又被送到了朱元璋的四兒子朱棣的府上,朱棣後來被封為燕王,到北平去鎮守北方。馬三保就跟在燕王朱棣的身邊。朱元璋去世之後,由于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就是逐漸剝奪這些藩王的勢力,最終激起了燕王朱棣公開走上反叛道路,這便是曆史上的靖難之役。燕王朱棣成功地奪取了皇位,這便是曆史上的明成祖。而馬三保也是明成祖朱棣身邊唯一一個受重用,而身份是太監的人。因為曾經在河北鄭州立下過赫赫戰功,馬三保被明成祖朱棣賜姓鄭,改名為鄭和。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明成祖朱棣有個非常敬重的老師,叫姚廣孝,就他一手推動朱棣從燕王到皇帝的變遷。可是說是朱棣最信得過的謀臣。有一天,朱棣找到了恩師姚廣孝跟他商量,說:“這兩年,我指令沿海各省份建造了好幾百艘戰船,足夠建設一支兩萬人的龐大水師,今年,我想找個能統帥水師的人,您看誰比較合适啊?”姚廣孝一聽有些納悶兒,就問皇帝:“陛下,您組建這麼龐大的水師,有什麼用處啊?”,明成祖朱棣笑了,他不好意思地說,“我那侄兒朱允炆現在不知在何處,那傳國玉玺也不見蹤影,民間傳說他可能帶着玉玺逃到海外去了,是以,我想讓我們的船隊去一趟西洋,如果,他真得跑到了海外西洋某個國家,也好把他找回來。”這怎麼回事啊!原來啊——朱棣的皇位本身就得位不正,他不是朱元璋确定的皇位繼承人,真正的皇位繼承人是他的侄子朱允炆。正是由于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誤給了朱棣機會,朱棣才成為明成祖的。但是當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大軍攻破南京的時候,建文帝朱允炆已經在宮中架起火堆自焚而死了。不過曆史上這個說法很多,很多人都說自焚根本無法辨認屍體的,怎麼就知道那就是朱允炆的屍體。說不定他就是跑到海外了。究竟怎麼回事呢?我們就不當曆史學家了,留給他們去研究吧。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姚廣孝一聽,馬上就明白了。他跟皇帝說:“陛下,如果建文帝真得跑到西洋某個藩國,隻怕是聽說我們的艦隊到達,會跑得更遠吧。陛下這樣勞民傷财,應該是有其他目的吧。”朱棣一聽,知道什麼都瞞不過老師啊!連忙說,“對對對,恩師眼光銳利,看透了朕的苦心啊!”多數人一聽看能都雲裡霧裡的。其實啊!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天下對朱棣起兵造反,奪取皇位這個事情還是有很多說法的,相當多的人說朱棣得位不正,是亂臣賊子,更多人替建文帝叫屈啊!明成祖朱棣是想派一個艦隊到海外,威懾天下,讓那些藩屬國都來朝貢,制造出一個大明萬國來朝的景象,旨在表明我朱棣不是不如朱允炆,而是比他強得多,也好讓天下認同自己的正統地位。說到這裡,姚廣孝也就不在質疑朱棣的這份苦心了。皇帝接着說:“這麼龐大的水師隊伍,如果交給一個有野心的将領,足夠供他在西洋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來抵抗大明,如果交給一個文人,又無法統帥這千軍萬馬,是以,我們要找個既忠心,又有才幹的人才能勝任啊!”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姚廣孝聽了,仔細想了想,對明成祖朱棣說:有個剛剛從東洋回來的人可擔當此任。朱棣一聽也笑了,“恩師和我想的是一個人啊!”他們說的是誰啊!原來這個剛剛出使到東洋,也就是今天的日本回來的人就是鄭和。鄭和去日本的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的同時,抓了中國沿海猖獗的倭寇,也就是來自日本的海盜,還親自押送到日本,依照日本法律處決,整個過程不但讓日本見識了大明的國威,同時也尊重了日本幕府的統治地位,可以說,鄭和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出色外交家。兩個人一拍即合,這次帶艦隊下西洋的重任就落在了鄭和頭上。

1405年的7月,鄭和帶着一支龐大艦隊,從劉家港出發,開始了走入大洋深處的探險之路。相傳鄭和的寶船很大,有多大呢?明史記載:用現代的測量機關就是,長達150米長,60米寬,這個尺寸相當于我們今天的一艘中型航空母艦了。一隻大船上能裝載1000多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質帆船。船上的船錨、船舵、風帆都在千斤以上,一次得有二三百人才擡得動。船上除了配備有軍隊,還有廚師、醫生、工匠等等各類團隊。前面是大船開路,後面還有運糧船、運馬船、生活物資船等等,俨然就是一個海上王國。鄭和浩浩蕩蕩穿越東海、南海,借着海風向西進發。這支隊伍無論在哪裡靠岸,估計當地都會認為是天降神兵啊!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不過,很不幸的是,鄭和抵達南洋地區,第一次到達爪哇島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件大事。爪哇島就是今天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當時在島上有個麻喏八歇國,這個國家本來沒多敵視外來的船隊。但是鄭和來的不是時候,這個國家正在打内戰,這個島的東半部分和西半部分分别由兩個王占據,雙方正在打得難解難分。這天,鄭和的船隊來到爪哇島一個地方,本來嘛,鄭和也就是來靠岸見一下當地的藩王,贈送一些大明皇帝賜給的禮品,傳達一下大明皇帝對他們的慰問,建立友好聯系。買一些當地的糧食啊!生活用品啊什麼的,就會離開了。但是當鄭和船隊的先遣隊的幾艘船剛剛靠岸,卻遭到了駐守在港口的武裝軍隊的攻擊。原來,鄭和艦隊要停靠的地方正是占據麻喏八歇國西部的西王控的領地,他們還以為是東王派兵進攻他們的港口,是以,什麼話也不說,對鄭和靠岸的先遣隊船隻發動了瘋狂進攻。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當然這是場誤會,他們以為是他們的敵人東王派水軍攻打他們。看到這些陌生人上岸,防守港口的士兵,亂箭齊發,炮石紛飛。已經上岸的先遣隊員可倒了黴了,因為他們沒想到啊!本想上岸,趕緊去找寫當地人問一問,這是什麼地方,你們老大是誰呀?飯館在哪裡呀?市場在哪裡呀?有沒有地方放一下馬啊?可是,等待他們的卻是死亡的号角。最先上岸的一批人頃刻之間就倒在了血泊之中。這些可壞了,鄭和得知消息,立即調集艦隊集中在事發地點,各搜主力戰船列炮準備迎敵。我們要說明一下,在明代火炮在戰場上因較為普遍,鄭和寶船上就裝備了大量的火炮。港口駐防的爪哇兵一看,完全傻眼了,那——那——那海上的是什麼東西呀?沒見過吧,他們确實沒見過。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鄭和寶船共分8層。為了保證船行平穩,最底下的一層全部放置砂石,俗稱壓倉。上面的2、3兩層是兩個長80米、寬36米、高2米的大型貨艙,是載貨和食物、水用的。第4層是挨着甲闆的一層,這層沿船舷兩側設有20個炮位。中間3280平方米的空間,是船上士兵和下級官員住的地方。再上面就是甲闆了。甲闆上的活動空間被分為前後兩部分,船頭有前艙1層,主要是船上100多名水手生活工作的地方。而整個艦隊的“大腦”則在寶船船尾的舵樓上。這個舵樓共有四層,一樓是舵工的操作間和醫官的醫務室;二樓叫官廳,是鄭和等中進階官員和各國使節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三樓是一個神堂,用來供奉媽祖神位,并有4個陰陽官專門管理。舵樓最上面則是指揮、氣象觀測、信号聯絡等場地。在前後樓之間的甲闆上除了火炮、操帆絞盤外還特地留出了2個籃球場大小的空間,專門供習操活動之用。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我的天啊!一艘船就是一座海上城市啊!這麼多艘船,一片海上堡壘,烏壓壓壓向港口而來。吓得這些爪哇兵丢盔卸甲狼狽逃走了,不逃難道在這兒當炮灰啊!剛才才幾艘船過來,現在怎麼從天上掉下來了一大片大型絞肉機啊!不對,這東王的軍隊不可能有這種陣勢啊!壞了,這肯定不是東王的軍隊,那他們是誰呢?哎——不管那麼多了,我們先去報告我們大王要緊啊!就這樣他們跑去報告他們老大了。可鄭和艦隊這些官兵們不幹了,跑了——你們想的美啊!我們上岸就遭到你們攻擊,一下子就死了100多人诶!不行,上岸,整隊,先把港口給轟塌了,在放火燒個精光,然後拍騎兵上岸,一舉攻下他們的老巢。大家喊殺聲一片。可是,這個時候鄭和卻保持了高度冷靜,他先穩住艦隊不要輕舉妄動,然後派人到當地聯絡西王,要求西王出面處理。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那邊麻喏八歇國西王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突然聽使者說,鄭和船隊乃是大明皇帝派來的。吓得魂不附體啊!心說壞了壞了壞了,我無緣無故卻攻擊了天朝上國的船隊,這要是弄不好,小命都難保啊!如今之際呢?隻能先低頭認錯,看人家要不要放過你了。于是他準備了6萬斤黃金,派使者親自去見鄭和,說明了誤會,請求責罰,并願意賠償6萬斤黃金。鄭和表現的相當克制,因為他知道他的任務是到西洋通路各個國家,不是來打仗的,如果在這裡滅了他們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接下裡去其它國家人家可就不把你當做客人了,而是當做敵人了。于是,就對使者說:既然是誤會,今日我就傳大明皇帝聖恩,不再追究此事。西王聽到了鄭和的這個決定,長長出了一口氣,馬上表态,将派使者帶上貢品到大明朝見天子。并年年進貢。就這樣,鄭和用自己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卓越的外交才華,收複了南洋藩國。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接下來鄭和船隊每到一處,各國國君都以最高的禮儀歡迎。而且帶了各國使節一起跟随鄭和的船隊回大明去朝見大明皇帝。可以說是滿滿的收獲。當鄭和這次一起準備返程回去的時候,鄭和派人先去了一趟舊港。舊港這個地方就是今天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省的首府巨港。翻開地圖就知道,這個地方位于馬六甲海峽這個交通要道上。那自古是出海盜的地方。鄭和派人去舊港幹什麼?原來,這裡有個非常出名的海盜,叫陳祖義。陳祖義原本是廣東潮州人,明洪武年間(也就是朱元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他們全家逃到南洋入海為盜。盤踞馬六甲十幾年,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海盜集團頭目之一,成員最鼎盛時期超過萬人,戰船近百艘。活動在東亞、南洋和印度洋地區。這這海盜集團搶劫過的商船有上萬艘,攻陷過五十多座沿海城鎮,甚至南洋一些國家每年都要向他納貢。這是個危害一方的強盜,而且是個大強盜。明朝朝廷曾懸賞750萬兩白銀捉拿他,可以說這位強盜是人類曆史懸賞額最高的通緝犯。鄭和派人去找他,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招撫。陳祖義現在勢力很大,硬打的話大家不免都會有損傷,如果用皇帝的恩德,招撫為海外的藩王也不失為一種良策嘛!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說也是啊,如果陳祖義能接受招撫的話,就能搖身一變成為這蘇門答臘島的一個合法的藩國,還受到大明王朝的冊封和保護,這不比做海盜強太多了。可是,陳祖義關注的不是明朝朝廷的态度,而是他看到了鄭和的船隊。他想,這鄭和去了這麼多國家,一定是把各地的奇珍異寶都給搜羅了回來,這船上的東西得值多啊錢。哎——海盜就是海盜,陳祖義幾乎沒有太高的政治智商,而是想打劫鄭和的船隊。但是,鄭和的船隊太大,真打起來還真打不過诶!于是,他心生一計。告訴鄭和的使者說:“我也早有打算想向天朝投誠,苦于沒有機會。現在,有這麼好的機會了,我當然是求之不得啊!我願意歸順天朝。”陳祖義非常狡詐,他是想騙取鄭和的信任,偷偷襲擊鄭和,把鄭和這支艦隊和财物統統占為己有。不過要幹這麼大的動靜,不可能不跟自己的下屬說,先做些準備。是以,陳祖義這個計劃被舊港一個叫施進卿的人知道了,這位施進卿也是闖蕩在南洋的廣東人,之前就沒少受陳祖義的欺負,是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鄭和。鄭和本來對陳祖義就做了充足的防備,知道陳祖義準備襲擊自己的計劃後,他決定先不着急回朝,要現在這馬六甲滅了陳祖義。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一切按照原計劃進行,陳祖義來降,想臣鄭和不注意,發動突然襲擊。鄭和也按原計劃進行,讓軍隊埋伏在岸邊,各炮手就位,騎兵随時準備追擊逃亡的對手。事情發展的也很順利,所有要發生的都跟拍電影一樣,陳祖義準時造反,鄭和準時鎮壓,陳祖義毫無懸念的失敗,鄭和毫無懸念的派人追上把他活捉。這一戰,鄭和大軍殺敵五千,燒毀敵船十艘,俘獲敵船七艘,一舉端掉了陳祖義海盜集團的老巢。馬六甲可以風平浪靜了。接下來,鄭和就任命了施進卿為舊港的新主人,施進卿也派人跟随鄭和進京朝貢。1407年10月,鄭和船隊在離開明朝2年3個月之後,重新回到了大明。但是這次回來不是自己回來的,而是帶着沿途各國進京朝貢的使者,還有那個被活捉的陳祖義。明成祖朱棣聽完鄭和的彙報,大喜過望,他馬上做了三件事,第一、赦免麻喏八歇國西王誤傷天朝水師之罪;第二、當着各國使節的面,公開斬殺陳祖義和他的黨羽;第三、賞賜表彰在舊港之戰中有功的将士們。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不過大家都在熱熱鬧鬧慶祝的時候,鄭和可沒有閑着,他知道啊!這些使者都自己從世界各地帶到大明,人家可是還要回去的,可是,沒有大明這麼先進的船隻,你讓人家怎麼回去?鄭和接下來準備的事情就是送這些使者回自己的國家。同時帶着明朝使團對這些國家進行深入的友好通路。是以這次出海的規模并不算大。當年年底,鄭和再次奉命出發,帶着各國使者,紛紛回到自己的國家。一路上,鄭和通路了占城(也就是今天的越南)、暹羅(也就是今天的泰國)、爪哇(也就是麻喏八歇國)、還有蘇門答臘各部,通路這些地方之後,艦隊再次開進印度洋,到達印度西南沿海的柯枝國和古裡國。在這裡,明朝使節代表天子正式冊封了古裡國王。艦隊還在錫蘭(也就是今天的斯裡蘭卡)做了 停留,鄭和到當地的寺院了進行了布施,還在當地刻下石碑以示紀念。這塊石碑被保留到了今天,被珍藏在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的博物館裡。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1409年10月,鄭和又出發了,這次明成祖朱棣任命鄭和為正使,王景弘、候顯為副使,率領四十八艘艦船,帶着兩萬七千餘人的隊伍從太倉啟航,開始了第三次下西洋的曆程。這次他們要走得更遠,整個過程無外乎也是每到一個地方,冊封藩王,恩賜奇珍異寶,彰顯大明朝廷的威德。是以,不但受到各國的歡迎,還同時得到各國的進貢。鄭和船隊從東南亞的占城和蘇祿王國開始,遍訪了東南亞和印度及周邊各個國家,還遠抵波斯和阿拉伯地區。在暹羅附近有個叫滿剌加的地方,這裡盛産一種名貴的東西——沉香。這種東西其他地方也有,但是都沒有滿剌加這個地方多,而且又大有香,是一種非常名貴的木材。也是一味能治療很多種疾病的藥材。但是滿剌加是暹羅的屬地,一直遭受暹羅侵擾。這次鄭和帶着明成祖朱棣賜給的王冠和袍服以及國王印玺,正是冊封當地的部族首領為滿剌加王,正是建立滿剌加國。自此暹羅再也不敢冒犯滿剌加。滿剌加國王之後還親自到大明朝見大明皇帝。這次鄭和也不客氣,在滿剌加國王的邀請下,派人進山采伐沉香木,帶了六株放到地上看,直徑都有一人多高的沉香木回去獻給皇帝。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按理說,鄭和艦隊已經在這個南洋和印度洋地區威名遠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應該沒有其他勢力還會不尊重吧。哎——還真有不怕死的。這個國家就是錫蘭,也就是今天的斯裡蘭卡。翻開地圖,我們就能發現,錫蘭是個島國,位于印度南邊隔海相望的地方。地理位置很特殊,因為往來商船基本都要經過這裡的。是以,這錫蘭國王也就打起了壞心思。那就是對往來商船,收保護費。你不給,我就把船扣下來。當年那個陳祖義是海盜,明搶。但是這錫蘭國王也是海盜本性,他是合法的搶。鄭和第一次出海的時候,經過錫蘭就吃了這個虧,因為沒有帶足夠的金銀交給錫蘭國,錫蘭人硬是不讓靠岸。鄭和很生氣,但是為了不影響接下裡的出使任務也就忍氣吞聲,沒有發火,第二次過這裡的時候,帶足了保護費交給錫蘭人才算過關。但這次把不同了,錫蘭國不感激大明皇帝的聖恩,還敢敲詐大明艦隊的錢。好——錫蘭國王,你就吃不了兜着走吧!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鄭和艦隊基本完成出使任務後,啟程返航,路過錫蘭國,錫蘭國的國王派兒子出去迎接鄭和的部隊。而鄭和則指令自己的部下在岸邊等候,自己帶着兩千來人上岸與王子碰面。但就在鄭和上岸沒多久,還沒看到王子,自己留在岸邊的船隊就被王子的五萬大軍團團圍住了,王子把鄭和的退路用砍伐的木頭給阻斷了。看來,錫蘭國王海盜本性不改,看到鄭和艦隊怎麼多财物,就想接下來。反正在我地盤上我做主。但是,鄭和對這個錫蘭國王早有除之後快的打算,雖然被對方突襲了,但是他沉着冷靜,認真分析:現在,你包圍我的船隊,本來錫蘭國就不大,五萬大軍圍攻我,那也就是說,你的王城目前一定沒有多少軍隊守衛,好,你想不到我會偷襲你的王城吧!鄭和這招就是擒賊先擒王的招數。看來鄭和沒少鑽研孫子兵法啊。在這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鄭和親自率領兩千官兵,清無聲息摸到了錫蘭國王居住的王城。城裡的守軍大多也都出去對付鄭和的艦隊了,守衛沒有多少人。是以,鄭和很快破城而入。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做夢都沒想到,一支天兵從天而降,硬生生把他給抓了,被抓了之後還在納悶兒,這是誰的軍隊,從哪兒來的?這一戰鄭和大獲全勝,帶着錫蘭國王一批俘虜回到大明。明成祖朱棣為了顯示皇帝威德,沒有殺這個錫蘭國王,而是下令在錫蘭另外在選擇一個賢能的君主即可。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1412年,鄭和再次奉命率領兩萬七千餘人出海,這次不但自己出海,鄭和還帶了大批的官員,目的還是為了用大明的國威威懾天下藩國,以皇帝的恩度感化天下百姓。這也是鄭和第四次下西洋了。這一次到了蘇門答臘,鄭和進行他下西洋過程中的第三次武力征服。鄭和沒到一處都是恩威并施,一般不動用武力,可以說是一位和平使者。除非,你想算計我,或者你不聽大明皇帝的話,我才會收拾你。這次,在蘇門答臘,他又遇到了。原來,早年,蘇門答臘與鄰國爆發戰争,老國王在這場戰争中被敵軍的毒箭射中,死在戰場上。當時王子蘇幹剌年齡太小,無法主持大局,王妃隻能在全國招賢納士,許諾若有勇士能夠擊敗敵軍拯救蘇門答臘國,即嫁給該勇士為妻,而蘇門答臘國就是王妃的嫁妝。什麼意思啊?就是說誰能挽救這個國家,他就是新的國王。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個年邁的漁夫毛遂自薦,率領蘇門答臘軍擊敗孤兒國,化解了危機。蘇門答臘王妃信守承諾,嫁給漁夫,并帶領百官尊漁夫為新任蘇門答臘王。可是,當蘇幹剌王子長大了之後,就受不了别人當這個國王了,他發動了一場政變,殺了這個漁夫國王,自己登上了王位。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但是,明朝方面并不認可這場政變,是以鄭和這次去這裡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追究弑君篡位的責任。剛剛通過政變登上王位的蘇幹剌惱羞成怒,他心說,這個國家本來就是我們家的,我父親為國戰死,我應該是合法繼承人。明朝朝廷不但不支援我,反而說我是反賊。好,那我就發給你們看。于是,他傾全國之力,派大軍截殺鄭和的艦隊,但是他隻知道自己憤怒,卻不知道自己和鄭和之間的實力對比。雙方一接戰,蘇幹剌就知道錯了,他這些軍隊在鄭和艦隊面前就是烏合之衆。蘇幹剌被打得節節敗退,最後鄭和追擊到了喃渤利國境内才把他生擒。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好了,一切順利了,鄭和繼續向西出使各個國家,這次他的船隊繞過阿拉伯半島,抵達非洲東部地區。知道現在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鄭和艦隊路過留下的痕迹。比如,東南亞有很多紀念鄭和的廟宇和地名,南亞和西亞能看到記錄鄭和艦隊的石刻,非洲有鄭和水手去世時安葬在這裡的墓葬,甚至還有鄭和水手流落非洲之後,留下的鄭和村,他們中就有鄭和艦隊水手的後代。這次回來,各國使節也還是一樣帶着地方的奇珍異寶、珍禽異獸跟随艦隊去大明王朝進貢。不過這次進貢的寶物中,有個很特的貢品,是一頭長得奇形怪狀的神獸。反正明朝官員都沒有見過。隻見這頭神獸,一丈多高,身上長滿了黃斑皮毛,脖子很長,形似麋鹿,又好像長着馬蹄,牛尾。明成祖朱棣一看,不知道是什麼神獸就問大家,可是大家也沒人知道啊!都叫不出名字。這時,朝中又人高呼:陛下萬歲,這是麒麟現世了。原來,中國古代有種說法,在盛世的時候就會有麒麟出現在凡間。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但是也沒有人見過。這次看到這個神獸,就把他說成了麒麟。這一聲出來,大家紛紛跪地,高呼萬歲。朱棣一聽當然高興,看來,在我的治理下,永樂盛世已經前無古人了。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他馬上命人把藩國進獻麒麟的場景畫了下來,還讓翰林學士寫了一篇《瑞應麒麟頌》寫在這幅畫上。這幅畫也流傳到了今天。這麒麟真的降臨人間了?古書上這麼記載,現代人們也很奇怪啊!于是就有人找到了那副畫,想看看着麒麟到底長什麼樣子,可是,不看還能有點神秘感,一看差點把我們的大牙都笑掉了。這頭神獸當時明朝皇帝不認識,大臣們不認識、翰林學士們也不認識,可是現在,我們身邊三歲的小孩應該都認識。這哪是什麼麒麟啊,分明就是一頭長頸鹿。就是從非洲不遠萬裡漂洋過海才來到大明的土地上的。自此之後,鄭和第五次、第六次下西洋時,一時風平浪靜,就有了進貢更多的禽異獸,象獅子、金錢豹、西馬、鴕鳥等等等。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但是,鄭和下西洋是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渴望八方來朝的面子工程。每次各個藩國不遠萬裡前來朝貢,帶了許多珍寶,但是皇帝賞賜回贈的往往是他們進貢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鄭和船隊每次出行動辄就是兩三萬人,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這也給大明朝廷增加了莫大的負擔。1424年,當鄭和第六次從海洋回到京城,才知道,明成祖朱棣已經離世了,這個勞民傷财的下西洋計劃也被暫停了。直到六年之後,鄭和最後一次出使,去了阿拉伯海、紅海,到達非常南部地區。兩年之後傳回明朝的途中,這位幾乎用一生都在和大海打交道的航海家病逝了。享年64歲,由于天氣炎熱,下屬無法把鄭和的遺體運回到京城安葬。于是就把他安葬在了今天印度尼西亞的三寶壟。

鄭和的一生色目人家族的孩子被幸運之神青睐出征大洋平定馬六甲海盜征服錫蘭揚威海上

鄭和是人類曆史上的偉大航海家,他七下西洋,遍訪亞洲、非洲三十多個國家,是人類曆史上最早的洲際遠航,創下了人類探險史上的一次創舉。他進一步開創了溝通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他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留下了一段傳奇,一段中國人的海上傳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