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蒙田為何被很多中國讀者所喜歡?看完這篇心中自明

作者:哲學詩畫

蒙田《随筆集》中折射出來的哲學思想之于中國文化有着内在的親和力。他的懷疑主義、親近自然、中庸适度原則等思想與中國儒家、道家的先哲們有着相似的語言表述。是以蒙田的作品一直受到中國讀者的喜愛。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位法國思想家,學習他與中國儒家思想的異同點,今天咱們就來一起探讨下。

蒙田為何被很多中國讀者所喜歡?看完這篇心中自明

米歇爾·德·蒙田(1533-1592),法國文藝複興晚期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他開創了散文體的先河,并且他的散文集《随筆集》在中國一直有着廣泛的閱聽人,非常受歡迎。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書中所折射出的超越時代的智慧,涉獵話題的博大,思想的深刻,更是因為蒙田的智慧和中國傳統思想和哲學有許多相似性,能夠引起中國讀者的共鳴。

蒙田與中國文化并無實質性的接觸,對中國儒家和道家思想一無所知,但曆史學家博克說:“蒙田遲早要被人看作是一位具有中國道家思想的人物。”

為何如此說呢?蒙田的散文為何會有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子呢?請從以下四點來了解:

1,懷疑主義思想與中國道家文化

蒙田哲學思想的核心是懷疑主義,《雷蒙·塞邦贊》是《随筆集》中集中展現蒙田懷疑主義思想的篇章,其中有一句名言“我知道什麼”是蒙田的座右銘。蒙田的懷疑主義産生于16世紀後半期。當時的法國正經曆一場浩劫,這就是從六十年代初起,持續三十多年、席卷法國社會各階層的法國宗教戰争。蒙田的後半生正是在這場戰争中度過的,他徹底陷入對天主教的失望和懷疑中。

由于種種原因,蒙田放棄了波爾多市長的大好仕途,一頭紮入自家閣樓的書海中潛心讀書寫作,過起了隐居的生活。這個舉動遭到了當時很多人的不解,同時期的法國作家、數學家帕斯卡還批評蒙田沒有責任感。然而這種退隐歸田的生活方式讓中國人有種熟悉的感覺,使我們聯想到“杜門不複出,終身與世辭”的莊周、陶淵明等一些東方的名人隐士。

蒙田為何被很多中國讀者所喜歡?看完這篇心中自明

除了對基督教文化的失望和懷疑之外,蒙田的懷疑主義思想主要展現在對人性的懷疑上。蒙田是一位獨樹一幟的人文主義者,文藝複興運動經過一個半世紀的發展,對人的贊美和肯定已經到達極緻。蒙田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蒙田懷疑人的理性,懷疑人的認知能力,認為人其實一無所知,卻盲目自負的把自己當作世界之王。但蒙田不是不可知論,而是相對論者。

他在《雷蒙·塞邦贊》中指出人類對美的定義沒有固定的标準:“意大利人認為肥胖是美,西班牙人認為骨瘦嶙峋是美,而我們法國人有人認為白皮膚是美,有人認為褐色皮膚美;有人認為纖弱溫柔美,有人認為健康豐腴美”。蒙田進而突發奇想:“當我逗貓玩的時候,天曉得是它逗着我玩,還是我逗着它玩?”這與莊周的迷惘有異曲同工之妙:莊周夢蝶,抑或蝶夢莊周?人類相較于動物貴在有理性,但動物難道就沒有理性,并且人類的理性就能認知真理?事實是人類什麼也不知道,蒙田将自己視為考察對象,客觀的評價,才會發出了那句呐喊:“我知道什麼?”蒙田提倡人類多親近大自然,因為自然蘊含着真正的真理。這種崇尚自然的風格也與道家思想有相似之處。

2,蒙田和儒家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中國哲學的精華。其核心是人不應該處于任何極端之處,而是要站在中間地帶,既不偏左,也不偏右,不偏不倚。這是生存的哲學,因為位于中間地帶的事物比靠近兩個極端的事物生命力更長久。兩個極端是互相關聯的,彼此轉化的。

蒙田為何被很多中國讀者所喜歡?看完這篇心中自明

而蒙田的适中原則與儒家的這種過猶不及的中庸之道驚人相似。蒙田在他最後一篇散文中寫道:“不足和過多殊途同歸”,“我認為中等價值是最好的價值”,“一個偉大的心靈,喜中庸而惡卓越”等等,這些都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

另外,儒家思想還鼓勵人要自我塑造,自我控制,自我完善,一日而三省吾身。蒙田同樣建議人類要自我完善,自我豐富,他認為人最重要的是認識自我,并發揮出人類最好的那部分,驕傲自負是人類最大的錯誤和缺點,真正的智者是謙遜的人。

在《雷蒙·塞邦贊》中他批評人的無知、傲慢時有一段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真正有知識的人的成長過程,就像麥穗的成長過程:麥穗空的時候,麥子長得很快,麥穗驕傲地高高昂起;但是,當麥穗成熟飽滿時,它們開始謙虛,垂下麥芒。”蒙田認為謙遜的人是真正的智者,這也和儒家思想很相像。

3,蒙田與中國傳統思想的不同之處

蒙田的相對思想,對自然的崇尚等都與道家思想相似,但他的懷疑主義遠沒有莊子來得徹底。蒙田的懷疑僅限于人類的認知能力,并不懷疑事物世界的客觀存在。他的懷疑主要是針對當時的宗教和一些人文主義者的,是平息宗教戰争紛争、恢複天下太平的手段。而莊子不僅懷疑人的認知,也懷疑物質對象的客觀存在。在莊子看來,一切都是虛無的、不可靠的,人要和自然融為一體,去順應天地間的“道”。但蒙田不否認生命和物質世界的真實性。

蒙田為何被很多中國讀者所喜歡?看完這篇心中自明

蒙田的适中有序、中等價值最好等思想正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但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種治世之道,是情感和理性的折中,多少有點違背個人意願,壓抑個性,進而達到濟世救民的目的。而蒙田的中庸思想尊重個體生命,他是在設計一種人生境界:“最美好的生活是普通的、人人可及的生活,有條不紊、沒有奇迹、不越常軌”。蒙田希望人們用中庸思想來進行自我調節,在動蕩的時代,仍能快樂的生活。

總而言之,蒙田的哲學與懷疑的道家思想和中庸的儒家思想有諸多相似之處。但是這隻是表面的相似,蒙田的懷疑思想中包含享樂主義,他提倡及時行樂,推崇人體價值,對生命重視,還是一個典型的人文主義心态,這與道家思想的超脫塵世,與儒家思想的壓抑個性、磨平棱角在更深的内涵層面還是存在差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