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 | 中國傳媒大學2016屆動畫畢業作品《山中故事》創作的心路曆程(wuhu專訪第57期)
視訊加載中...
動畫賞析
導演
李琪偉
《山中故事》導演
wuhu君:琪偉好,先和wuhu動畫人空間的小夥伴們介紹一下自己吧!
琪偉:大家好,我是《山中故事》的導演李琪偉,很榮幸大家喜歡我的作品,我非常開心,我認為動畫就是讓大家喜歡的,我們的動畫講的是一對父子回到老家探親的故事,由這個兒子在老家的見聞勾起了父親對兒時的一段回憶。
wuhu君:和我們分享一下你的團隊小夥伴吧,還有分享一些你們一起創作的故事吧!
琪偉: 我主要擅長前期的一些創作,一些色彩和後期方面還是我的弱項,我還要非常感謝我的兩位隊友,黃子珊和符音,後來還加入了傅宇軒同學,在團隊創作上我們可以分工合作,前期黃子珊的色彩感覺比較好,他負責我們動畫的場景、上色、人物色彩指定部分,符音負責後期效果和軟體部分。
說到創作上的感悟,其實我總是嘗試着學習去構思各種武俠,奇幻,搞笑、類型強的故事,但是到了畢設之前卻發現自己其實從未做過一個細膩動人的故事,也是覺得自己這麼粗糙的人怎麼做的了細膩動人的東西呢,哈哈,于是到了大學最重要的一個作業,我想我應該去做一個細膩的故事,哪怕不是我擅長的,最後的效果不一定好,也算是學習。
當時我的組員(黃子珊、符音)找到我,說她們想創作一個精靈和小孩兒的故事,當然,和現在的故事完全不一樣,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覺得這個故事可以很有感覺,于是我就定下了精靈和小孩兒的故事。
起先做了一個版本,當時的故事在山裡隻有一種精靈,就是現在的樹精。叙事結構跟現在有相似但是沒有做時空合并。當時的自己覺得有點洋洋得意,哈,這個故事感覺不錯!可是勇哥(李志勇老師)告訴我這個故事雖然還不錯,但是是七十分的水準,如果要更高,就要再做突破。
然後我就進入了一段思考的過程,忽然我想,既然要做,為什麼要局限在一個精靈上面呢?山裡的生靈都可以是我們的素材啊。于是開始繼續構思出更多的精靈,也加入了更奇幻的叙事方式,就是目前故事的雛形了。
wuhu君:有小夥伴說看完你的作品很喜歡,有看到《龍貓》的感覺,你在創作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借鑒嗎?
琪偉: 在創作過程确實需要學習很多優秀的作品進行一些學習和參考,我們一開始打算創作這種類型的作品,我就找了很多片子,覺得《龍貓》和《狼之子雨和雪》比較合适,就對這兩部作品進行反複的研究,不過一開始倒沒有直接去學習它們,而是我們去深挖我們自己的童年趣事,直到後面再看了一遍《龍貓》之後,發現确實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哈哈,其實倒沒有抄襲它們,隻能說在一些表達的方式和創意大家都有共性。
wuhu君:這部作品創作完成到成片放映,一路的過程中肯定是很不容易的,你在這方面應該有很多感悟可以和即将投入到畢業創作的學弟學妹們分享吧,來,分享一下吧!
琪偉:我認為創作畢業作品最好不要一個人來做,一定要合作創作,大家互補,能力和眼界的增長,1加1會大于二,也是增強你們人際交往的能力,個性與個性之間的沖撞也會磨砺你更加平和,讓你變得成熟。
還有我認為創作是想和做的結合,構思很棒,但技術實作不了,做出來效果不好會減分,那就不要去實作了,在創作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新的想法進入,我個人是比較反對一開始就把所有創意都定型然後直接制作,我認為在創作過程中會有很多新的想法的誕生也是特别好的,也能更加豐富你的作品。
在創作的過程還要注意不要舍本求末 ,要明白作品的核心是什麼,我一開始做這個作品的時候很想做一些酷炫的鏡頭,能出效果的鏡頭,我覺得畫面需要這個東西,當時無法控制這個欲望想表現出來,也花了很多時間制作這個鏡頭,但是最終發現這個鏡頭放在全片裡并不合适,還是要果斷舍棄,很心痛,但這就是作為導演你需要做的,要保證作品的完整性。
還需要想清楚動畫創作的核心是什麼:想叙事,想酷炫,還是想說一種感覺,都是你内心想表達的東西,我個人希望作品除了開心還要讓大家記住。
聲音音樂對作品很重要,我們當時到了最後片子展映前才拿到音樂和音效,我當時都要哭了,因為當時真的超乎了我們的預料,每一塊都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去付出,結果得到都收獲會很神奇。
《山中故事》美術設定
wuhu君:評價一下你的作品吧!
琪偉: 《山中故事》它還是挺全年齡段的片子,大人的角度講的一段童年往事,大人和小孩都覺得可以從故事中有些感悟,一開始沒有刻意去說要讓大家喜歡,隻是想去抒發自己的感悟,創作就是由心而發的,我覺得這就是創作者需要擁有的素質吧!
人物設定賞析
很多小夥伴喜歡這個猴子造型的雪人,白色精靈,在設計初期一開始真的就是設計成猴子,是一直很瘦的猴子,之前創作的時候有分為自然系和精靈系,後面創作的時候就把這隻猴子和雪人結合了一下,後來也有小夥伴說太像“大白”啦,哈哈!
看完這部作品和導演背後的故事,小夥伴有什麼想要提問的歡迎留言到平台下方評論區哦,大家一起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