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事:民間故事之山中奇緣

作者:牙蒼
故事:民間故事之山中奇緣

仁宗元年,适逢大考。有蘇州衛公子便辭了父母,自帶一名家丁,各乘馬匹,往都城汴梁而來。

正值陽春三月,春光明媚。衛公子動身的早,不着急趕路。一路上看那湖光山色,田野農舍,自覺得心曠神怡。一日晚間,正行到一座山下,過不的去。路邊卻有一間小酒店,衛公子與家丁将馬拴了,進的店來,已有酒保迎了上來,問詢過後,服侍公子洗漱畢,公子落坐,家丁對面陪了,要些酒菜,慢慢飲來消磨時光。席間,喚酒保過來問路。酒保說道:此山甚大,一日過不去,需的在山中住一夜。公子驚問:那山中如何過的夜呢?酒保笑道:公子不需着急,那山中隻有好去處呢。公子見說,方才放心。

歇了一夜,第二日早上,衛公子起來,用了早點,又囑家丁買些熟殭屍電腦鵝,帶了路上食用,又打了一壺酒,結了錢後就騎馬上路。

路随溪轉,越往裡去,但見兩面的山上樹木蔥茏。時近中午,天氣正熱,公子行的疲乏,便就在路旁樹下的一塊青石邊歇了,喚家丁将酒食拿出,二人就在石邊飲酒解乏。正飲的無聊,卻見山路上有一人騎馬行來,那人到了近前,停馬打個招呼:公子好興緻。衛公子看去,見來人是中年客商模樣之人。公子忙站起來,邀那人共飲。來人也豪爽,将馬拴好,袋中也取出酒食,置于青石上,與公子對飲起來,家丁自在旁邊侍候。

說話間知道,這人名叫袁定,是京城的一位商戶,此行往山前讨賬,這條路他是走慣了的。聽說衛公子是前往京城赴考的,隻見袁定把目光在公子臉上左右相看,看的公子疑惑,便問究竟。袁定告道;曾受高人傳授,學過些相面之術。公子此行定能高中。公子聽了,心下自然高興。袁定又說:我觀公子,還有一喜。公子問何喜。袁定笑說:此事不宜說破,到時自知。公子也不好細問。複又飲酒,直至午後,天氣更熱,便将酒停了,各到樹下躺了休息。那下人将剩菜草草吃了幾口,也去歇了。

正睡的香,聽的有人喚:幾位客官還不起來趕路。三人驚醒,見一人趕一輛馬車,拉幾壇老酒。袁定認的,是專給山裡酒店拉酒的夥計。那人打一個招呼,先自走了。三人也上馬行路。

路上說起前面的酒店來,袁定告訴他,這店主名叫白蓮花,是一個奇女子,極豪俠仗義,因得罪了官府,便引了七八個姐妹,來這山中開了一家酒店,也做些賣笑的生意。衛公子聽了,隻覺得好奇。

日落時分,行到一個山灣處,卻見路旁一座碩大的房子,前面一根高杆上挂着一串紅燈籠,上寫“山中酒店。”後面的林中還有一些别緻的小屋,有碎石鋪路與前面通着。繞過房後,見有幾個女子正在樹下打秋千玩耍,見有人來,衆女子都停了看,有一女迎了上來,攬住袁定。她叫芝林,是袁定的老相識。袁定笑對公子說道:公子若有意,可與這女子中找一人快樂,今晚老夫在酒店内請你飲酒。說罷告辭,攜了芝林離去。

衆女見衛公子生的俊俏,都過來圍觀。獨有一女,仍坐在秋千架上,冷眼相看。衛公子看去,但覺其清冷動人,不由走了過去。衆女見此,各自識趣離去。

此女名叫清林,是白蓮花手下第一個出色的的女子。衛公子握住清林的手,似曾相識,四目相對,眼裡都透出一個情來。衛公子再細看清林,隻覺得秀麗端莊,并無淫蕩之色。那清林也将衛公子細看,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讀書人,并不像那些好色的嫖客,是個可信賴的人。

清林拉了衛公子的手回到自己的小屋。衛公子在書案旁落座,但見的窗明幾淨,清林奉上一杯香茗。案上壓些詩稿,衛公子拿了翻看,多是哀怨之作。公子問何以凄苦如此。此時清林已把衛公子視為知己,就将隐情說出/

清林之父原本是一個江洋大盜,積了些資财,清林從小也學些拳腳,也識字,後來父親犯了大案,官府弄的緊,自知不能逃脫,就将清林托付給好友白蓮花,父親被殺,她随白蓮花隐匿下來,就入了此道。随着年齡漸大。漸通事理,清林有從良之意。平素接觸的多是些纨绔子弟,靠不住。今天一見到衛公子,清林打第一眼就認定,衛公子就是自己苦等多年的人。衛公子聽她自述身世,更為憐惜,執手不棄,纏綿難舍。直到夜黑,袁定着人來請,在酒店二樓的一個雅間,袁定與芝林早在等候,一見衛公子引着清林,袁定擊掌大笑:我二人已料定公子必選中清林。四人入座。袁定對衛公子說道:我午間所說公子還有一喜,正是此事。公子問道:我與清林緣定終身之事,莫非天意?。袁定笑說:此即是天意,卻也需你二人用心。公子與清林點頭稱是。說罷用酒,至半夜方散。

當夜,衛公子就宿于清林小屋裡,一夜恩愛,便成夫妻。

第二日一早,袁定來喚衛公子上路,公子見清林哭的如淚人一般,不忍離去。且離大考還有些時日,便想在此逗留幾日。袁定見此,囑衛公子到京城後一定要來找他,或可幫忙。說罷告辭離去。

衛公子在山中住了兩日。這天午後,清林見他有點悶,就帶他出去閑轉。邊走邊聊,不覺間竟走入山林深處,陰森森的不見陽光,隻見參天的大樹,清林突然驚醒,連說不好,此處多有野獸出沒。正要傳回,卻聽的身後一聲響,兩隻灰狼已當了去路。衛公子頓時吓的如篩糠一般,幸虧清林在山裡住的時間長,見的多了,還能鎮定些。左手挽了衛公子,右手尋了根棍子,一步一步的往回走,兩狼見他們不跑,反到逼來,卻膽怯了,也一步一步的後退,直到林邊,衛公子見那家人也正在山上閑轉,大呼救命,那家人聽的,跑過來,拾根棍子才将狼趕跑。再看衛公子,早癱在地上,成了一團軟泥。摻回到小屋,喝了些熱水壓驚,。半晌,衛公子才透過一口氣來。他握了芝林的手說:姑娘真是女中豪傑,衛某自愧不如。值此一事,芝林在衛公子眼中自是奇特無比,自然的敬慕之至,早不将她看作為煙花女子。

又在山中盤桓了三兩日,衛公子須的起身。芝林送他到路口,二人灑淚相别。

到了京城,在城郊的一座莊園找到了袁定,袁定接他入内,叫夫人小姐出來相見了。便設酒席招待他,席間,袁定說于衛公子道;如今的考試,一則憑的是學問,可也需在人情上走動走動。我回來後已給公子做了些活動。舍下也還清靜,公子就住在這裡吧。衛公子拜謝。就在這莊内一所别緻的跨院裡住下。袁定如此厚待衛公子,一來是他喜交朋友。二來他喜歡衛公子溫文爾雅,有意将女兒許配于他,與夫人商議,等衛公子取得功名後再說。

又過幾日,到了考期。袁定送衛公子到考場。連考三日。完結那天,袁定又來相接,見衛公子喜形于色,忙問考的如何,衛公子成竹在胸:料定功名可取。袁定大喜,回到莊園後,忙喚夫人女兒出來一同為公子設宴席慶賀。酒席過後,夫人與女兒退出,二人喝茶,袁定趁着酒勁,便向衛公子提起親來:袁某隻有一女,欲許于公子,非圖公子功名富貴,隻為公子書香門第。衛公子聽罷,沉吟片刻,起身向袁定一拜,說道:自山中與長輩相識,多蒙照顧,隻是這婚姻一事,卻不敢答應。袁定問為何。衛公子便将在山中于晴林定婚一事相告。袁定說道:清林雖好,奈何總是妓者。公子答道:清林為妓,實不得已,實是女中英傑。況我們相定之時,已經知清林之妓身,現在企可相負。袁定又問:你雖不嫌棄,可你父母能願意嗎。公子長歎一聲,說也正為此事犯愁,不知如何處理。這時,簾後突然轉出老婦人來,贊道:公子真信義之人,你雖不娶我女,我亦不恨。方才聽公子之難事,我有一法,可解公子之難。袁定忙問何法。老婦人說道:我們可将清林收為女兒,再向公子行聘,也不辱沒了他。公子聞言大喜。袁定也連連點頭。又在莊園裡住了一夜。第二日衛公子便起身回家。袁定也着兩個得力家人跟随,去山中接清林回城。

衛公子心裡想着清林,馬也打的快,不兩日就到了山中的酒店。見了清林。将前事告之。清林自然大喜。引公子來見白蓮花做辭。白蓮花見清林有了依靠,心裡高興,設宴為他們慶賀,又贈些金銀。是夜,衛公子仍宿于清林房内,小别勝新婚,二人恩愛一夜。

第二日,各分東西,清林随來人到京城袁定家,衛公子引家人回見父母。到家後,衛公子拜見父母,衛父忙問兒子考的如何,衛公子回說十有八九可中。果然,沒幾日,省府派員下來喜帖,衛公子高中會員二名。一時間,衛公子聲名大振。有官府來賀喜的,有親戚朋友來道賀的,更有那豪門權貴家有女兒待聘的,都着媒婆前來提親。衛公子見此情景,再不敢拖延,便向父親說了在京城袁府招親之事。衛父也覺得門當戶對,又感激袁定對兒子的幫助,就應允了此門親事。便着跟随公子的那位家人帶了聘禮前往京城袁定家下禮。又擇吉日,将清林迎娶進門。

新婚燕爾,小兩口恩恩愛愛,形影不離。可是好景不長,不到一月,京城就發下公文來,着衛公子去外地任職。宋朝年間,新官上任,一年内不得帶家眷。夫妻二人隻好分别,衛公子去外地上任,清林在家侍奉公婆,也做些家務。時光荏苒,不覺過了多半年,清林白天忙完活,每到夜晚,回到自己小院,樹下看望月,思念自己的丈夫,久久不能入睡。

卻說那個曾經跟随公子赴考的家人,因這些時日出力多,功勞大。被衛老員外提成管家。此人心術不正。他對少夫人的美貌早就垂涎三尺,今見清林寡居,就起了壞意。一日在清林午睡時,偷偷溜進屋内,想要調戲。清林驚醒,大聲怒斥,那管家見事不好,跑了出去。清林礙于臉面,也沒聲張。那管家卻懷恨在心,四處将清林在山為妓一事亂說。弄的下人盡知。在清林背後指指點點。清林縱有所覺,喚一個侍女來問,方知原委。

思想半夜,清林覺得,若在待下去,難免要給夫家蒙羞,便收拾些行李盤費,到江邊雇一小舟離去。

老員外得知清林離去,慌的沒了主意,一封快信送到兒子手裡。衛公子得知,快馬趕回,找下人問清原委。将那管家痛打一頓,趕出府去。卻不敢向父親說出真相,四下裡派人尋找愛妻。一晃半月過去,蹤迹不見。

官府多次派人來催回去。無奈,衛公子隻好又去赴任。這一日行到江邊,天已傍晚,無船可渡,翹首望去,但見岸邊山上有一寺庵,便去投宿,上到門前,舉手扣門,門開時,一尼正是清林。

夫妻二人此處相逢,悲喜交集。後帶清林于任上,終身不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