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記者手記 揭秘盛典背後的故事

作者:第二條河說曆史
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記者手記 揭秘盛典背後的故事

齊魯網濟南3月10日訊(記者 滿倩 白少光)大愛齊魯,溫暖中華,3月10日晚19:15,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與觀衆網友溫情相約在山東廣播電視台齊魯頻道。本年度公益盛典評選出了“年度生命救援”等十大獎項。齊魯網全程直播,山東廣播電視台、齊魯網官方微信也同步手機直播。

剛過去的一年,在齊魯大地,在山東人身上,又湧現出一個個動人的公益事迹,這些人成為我們的榜樣,這些事給了我們力量。在今晚的公益盛典上,平邑石膏礦生命大救援獲評“年度生命救援”;8.5濟南捐血群體獲評“年度愛心接力”;耳聾學霸重回有聲世界獲評“年度圓夢行動”;“警察爸爸”高喜祥獲評“年度身邊好人”;“猛禽衛士”胡海磊獲評“年度猛禽衛士”;“最美訂票哥”甘宜強獲評“年度微公益”;女童保護行動獲評“年度公益倡響”;“新環保法公益訴訟首案”獲評“年度公益先鋒”;濟南消防員防空洞接力救人、濟陽居民撿七萬鈔票還失主、青島“托舉哥”力救爬窗男童、巨野“彩票哥”人工呼吸救人這四個事件獲評“年度最美瞬間”;武警成武中隊獲評“年度模範群體”。

本年度齊魯公益盛典由山東廣播電視台齊魯頻道、山東商報、齊魯網聯合主辦,齊魯頻道承辦。盛典全程由齊魯頻道現場直播,齊魯網同步直播,山東商報等省内外衆多媒體全面報道。

在這些公益行動的背後,到底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有哪些觀衆網友不曾了解的感人細節?也許齊魯頻道記者的采訪手記,能為您呈現一個個更真實、更立體、更全面的公益形象。

“年度生命救援”——平邑石膏礦生命大救援

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記者手記 揭秘盛典背後的故事

齊魯頻道記者姜磊

記者姜磊:2016年1月29号,平邑縣玉榮石膏礦四名被困礦工獲救,齊魯頻道的采訪團隊就在現場,在那之前同僚們和我已經在現場呆了一個多星期。而當他們知道救援專家會出現在齊魯公益盛典時,紛紛激動地表示一定要到現場來當面緻謝。那麼,在公益盛典的舞台上,就讓我們一起見證這場生命大救援給所有人帶來更多的感動和正能量吧。

“年度愛心接力”——8.5濟南捐血群體

記者姜磊:盛夏的濟南,上千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熱心市民從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趕到經六路,隻是為了挽救一名素不相識的産婦。血是熱的,心更是熱的。被救産婦母子平安,是給所有熱心人最好的回饋。現代城市人情冷漠?“8.5捐血群體”用行動給了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

“年度圓夢行動”——耳聾學霸重回有聲世界

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記者手記 揭秘盛典背後的故事

齊魯頻道主持人&記者王羲

記者王羲:這個男孩是齊魯頻道一直關注的“耳聾學霸”——山東滕州的劉騰遠,雖然耳聾,但憑借自學考出了675分的成績。通過北京的慈善人士張和勇先生,我們再次聯系到了北京協和醫院“亞洲電子耳蝸第一人”曹克利教授,成功的為劉騰遠安裝了人工電子耳蝸。如今,考上同濟大學的劉騰遠已經入校半年,這次來上海看望他,我有點小“雞凍”,因為他再也不用紙筆和我們交流了,雖然跟他說話要慢一點,大聲點,但他終于回到了有聲世界。每次和劉騰遠見面,他都帶給我撲面而來的陽光正能量,自強又謙和,平凡不平庸。加油騰遠,你是我的男神!”

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記者手記 揭秘盛典背後的故事

齊魯頻道記者李晨陽

記者李晨陽:從漸漸喪失聽力,到重回有聲世界,十幾年,劉騰遠一直在堅持,他忍受着無聲世界的寂寞,慢慢地磨砺着那顆堅強的心。騰遠從不認為自己是個殘障人士,是以他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學習,雖然他聽不到聲音,但卻一直用殘存的語言記憶來發出聲音,堅韌是這個大男孩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尋醫、手術、人工耳蝸開機,在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我們陪你一起經曆,幫你完成涅槃重生,重新回到有聲世界。劉騰遠身上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讓我感動,騰遠,幸好你沒有放棄過自己!

“年度身邊好人”——“警察爸爸”高喜祥

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記者手記 揭秘盛典背後的故事

齊魯頻道記者劉端濤

記者劉端濤:這是一段關于資助的故事,但不僅僅是資助。高喜祥默默資助,在地震中失去父親的北川女孩張雪近8年,并在張雪的生活中擔起了父親的角色。而難能可貴的是,8年裡,高喜祥隻是默默地做,不圖名不圖利,父母、孩子、同僚都不曾知曉。他對身邊好人走了新的诠釋:他是存在于大家身邊的,他給大家的印象普通、安靜,但實際上,他卻默默地做着一件極為不普通的事。

“年度猛禽衛士”——“猛禽衛士”胡海磊

記者劉端濤:胡海磊在妻子眼中是個幾乎瘋掉、沒救的人。他花光所有的積蓄,在大山裡建了一個不會有任何收益、投入還要不斷持續的猛禽救助中心。而且在大山裡的生活有點滑稽:被救助的猛禽吃着最好的肉,而胡海磊和志願者們卻啃着最普通的食物,冬天零下十幾度,裹着棉被硬挨。對于胡海磊的所作所為,大多數人都不了解。而他的回答是:你不喜愛猛禽,說了你也不會懂,當擡頭看到有猛禽從頭頂飛過,我心裡就高興了。胡海磊的猛禽救助中心,接受受傷猛禽70多隻,已成功放飛猛禽50多隻,那20多隻是他的痛。

“年度微公益”——“最美訂票哥”甘宜強

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記者手記 揭秘盛典背後的故事

齊魯頻道記者鄭立猛(圖左)

記者鄭立猛:如果有人問我山東人什麼樣子,我就會請他認識一下甘宜強。如果有人問起年輕人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我就會說‘就像甘宜強那樣的’。因為一次采訪和阿甘偶然相識,這個貌不驚人的小夥子給我越來越多的驚喜和震撼。他沒有什麼特殊才能,卻憑一顆熱心溫暖了無數外來務勞工員。他長得也沒那麼帥氣,在火車站的茫茫人海中很難被發現,但是當他帶着一臉真誠上前幫忙的時候,那種少有的單純總能讓人感動。積跬步緻千裡,積小善成大德,阿甘的所做所為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但隻有他付諸于行動了。是這個年輕人教會了我,熱心和真誠可以打破冷漠和防備,希望阿甘精神能傳播下去,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阿甘。

“年度公益倡響”——女童保護行動

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記者手記 揭秘盛典背後的故事

齊魯頻道記者王靜

記者王靜:保護女童,一堂課能改變什麼?第一次聽到女童保護,是年後公益盛典任務布置時。之後查詢才知道,這個公益項目是由全國百名女記者共同發起的,時間為2013年5月份,海南萬甯國小校長帶6名女生開房事件,引發輿論對女童性侵的關注。同年六一,女記者們将職業天性中的社會責任感付諸行動,發起公益項目:女童保護,為孩子們上一堂防性侵的課。作為一名女記者,這個遲到的了解,除了自責,還有擔憂,因為從另一個側面說,“女童保護”成立近三年還沒有引發社會大範圍的關注。現實如此,采訪中獲知,目前,女童保護并沒能撬動政府資源,面臨志願者缺乏,教育部門拒絕等現實問題。對一個健全的社會而言,關注羸弱、傳播常識,不能依靠一群女性自發行動,她們的努力雖溫柔卻微薄,我們更需要社會合力。

“年度公益先鋒”——“新環保法公益訴訟首案”

記者王靜:身處霧霾,我很絕望(圖:霧霾照片)這張照片拍攝于2015年12月23日19:48,濟南舜耕路泉城公園東門。您看到了,是霧霾。而在這之前,霧霾已經持續三天。時隔三個月,我仍清楚記得當時感受:絕望。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部悲劇的演員。同一天,德州的霧霾成為全省最重的一個地方。基于對華北地區霧霾的擔憂,2015年,中華環保聯合會将德州晶華集團振華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長期污染大氣。這個案子也被解讀為新《環保法》修訂後全國第一起針對大氣污染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除了第一的符号,代理律師坦言,大氣污染驗證太難,是造成目前國内大氣污染訴訟案少的主因。相比之下,德州案子是幸運的:關掉污染源,倒逼企業轉型更新。但我們期待更多的環保案湧現,期待相關機構、法律完善。

“年度最美瞬間”——濟南消防員防空洞接力救人、濟陽居民撿七萬鈔票還失主、青島“托舉哥”力救爬窗男童、巨野“彩票哥”人工呼吸救人

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記者手記 揭秘盛典背後的故事

齊魯頻道記者宋斐

記者宋斐:七萬鈔票撒路面,路人幫忙撿錢分文不少; 消防官兵不懼危險,接力營救被困勞工;52歲托舉爺爺,破窗力救遇險男童; 彩票哥臨危不亂,一技救人不留姓名。2015年裡發生的四個新聞事件,都是典型的暖新聞,傳遞出的是滿滿的正能量。幸運的是,它們發生時都留下了現場的影像,這一幕幕感人的畫面,定格成了我們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最美瞬間。在彙編這條短片時,我也被他們的善舉感動,在跟他們接觸的過程中,我更是強烈地感受到,他們做的這些好事并不是偶然,而是他們的身體裡,本來就流淌着善良的血液。

相信榜樣的力量,事實上,榜樣離我們并不遙遠。隻要心中常存善念,好人就在身邊,好人就是我們自己。

“年度模範群體”——武警成武中隊

2015年度齊魯公益盛典記者手記 揭秘盛典背後的故事

齊魯頻道記者蘇恒

記者蘇恒:遠離繁華都市,軍營裡綻放青春。每個戰士的成長都是一段故事,凝聚着他們從平凡到不平凡的點點滴滴。把簡單的事情做到精細,且要一代傳一代地堅持下去,這就是了不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