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發】Telsa緻命車禍細節報告:人為設定超速15%(下載下傳)

【突發】Telsa緻命車禍細節報告:人為設定超速15%(下載下傳)

事故發生後的幾天,媒體一度蜂擁對此進行分析,當時我們也湊熱鬧還寫了一大段事故描述:

“一如既往藍天白雲且風和日麗的天氣,一輛橫在路上的白色重卡,一個熱衷嘗試新技術且對此深信不疑的駕駛員,一條筆直到讓人犯困的公路,一套尚在完善的自動駕駛系統,車-路-人聯手為新銳車企tesla乃至整個自動駕駛産業“量身定做”了一個大新聞。”

事故發生後,ntsb(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派了五人調查小分隊來到williston做現場,該機構創立于1967年,并不屬于交通部,也跟任何dot的官方機構沒關系,沒有執法權,調查結果也不會作為呈堂證供,就是為了調查清楚事故原因來改善駕駛安全。

由于事故的代表性比較突出,ntsb采用三維雷射雷達掃描技術對事故場景進行建檔,包括事故地點,涉事車輛等,用于後續的事故分析。此次ntsb的報告中細化了事故場景:

“卡車是2014 freightliner cascadia,帶了個53英尺拖車,tesla是2015 model s,并且根據其車上資料顯示,事故發生時速度為74mph,而該路段限速65mph。資料還證明了當時autopilot處于開啟狀态,而aeb(自動緊急刹車)和氣囊均未被觸發。”

事故全貌

【突發】Telsa緻命車禍細節報告:人為設定超速15%(下載下傳)

2015年5月7日,周日,下午4點40分。佛羅裡達williston西部27a高速的一個匝道口,一輛tesla 2015 model s西向東行駛,從一輛2014 freightliner cascadia卡車的主車底下穿了過去。事故發生時,卡車橫在路上正在試圖左轉到ne 140鄉間公路。發生事故的27a公路是雙向兩車道,标稱限速65mph,中間有個75英尺隔離帶,跟ne140交界的寬度大概132英尺,事故發生當時天氣晴朗幹燥。

撞擊發生那刻,tesla的電池包就跟電機脫離,車體擠壓穿過卡車底部,向右前方沖下公路,297英尺後撞毀立柱,繼續前進50英尺,旋轉最後面向公路垂直方向停下,40歲男性司機死亡。

【突發】Telsa緻命車禍細節報告:人為設定超速15%(下載下傳)

上圖是涉事卡車,okemah快遞公司用來向當地工場運送藍莓。圓圈部分是跟tesla撞擊的位置,距離車尾23英尺,撞擊角度幾乎垂直,卡車側面僅有輕微破壞,經檢視,該車輛底盤也未有明顯損壞。

【突發】Telsa緻命車禍細節報告:人為設定超速15%(下載下傳)

上圖是涉事tesla,就比較嚴重了,可以看到整個車窗以上已全部被削平,整個後窗被掀起。事故發生時速度為74mph,而該路段限速65mph。資料還證明了當時autopilot處于開啟狀态,而aeb(自動緊急刹車)和氣囊均未被觸發,更多的分析還要等到ntsb提取出更多資料。

最後,我覺得最終的結果很可能tesla要為此次事故負責,因為elon musk回答不了這些系統設計的問題:

為什麼車速可以限定超過限速?

為什麼雙手離開方向盤還可以自動駕駛?

為什麼本來是變速巡航和車道保持卻成為autopilot一個整體?

elon musk的日子不好過了,然而業界還在用改裝車半夜路測的各位,上面的問題又能回答幾個呢?

結語

很多人問我對mobileye甩了tesla怎麼看,我覺得可以從兩家公司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界定來讨論一下原因:mobileye一直跟車企綁定在一起,旨在通過提供l1-l2層次的輔助駕駛技術來優化駕駛體驗,公司也一直在此基礎上發展的很好。在tesla來講,官網上一直宣傳自己是站在車企行列的,而autopilot的産品描述也是l2。

然而,從非正式的宣傳甚至elon musk自己的言語來看,autopilot在處處散發着全自動駕駛的優越性,對使用者錯誤的教育和引導直接導緻了多起車禍出現。我非常主觀地認為,兩者之間的沖突在于對自動駕駛系統的推進方式。mobileye趨向安全飽受,而tesla則趨向高調激進,問題是目前mobileye單目産品其實并不能完全搞定tesla這種激進的需求。訂單量小還要背鍋,是我也直接終止合作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