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海關口岸為例,詳述AI視訊監控系統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應用

以海關口岸為例,詳述AI視訊監控系統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應用

去年,我國安防行業總産值達5400億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花了35年時間便占據了全球50%的市場佔有率,成績喜人。

但在這個大環境下,我國安防産業還存在一些問題。

目前政府采用的很多視訊監控裝置都相對老化,如今各國恐怖事件頻發、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高明,大部分裝置都無法應對目前遇到的棘手難題; 再者,現在很多智能化裝置在實驗階段表現正常,但一旦應用到實戰就問題重重,前端采集能力不夠、視訊的動态人臉識别不理想等; 另外,如今大多數安防廠商都一窩蜂地鑽到公安、交通等“大單”領域,城市的水資源防控、橋梁防控等“小單”領域卻鮮有問津。對此,安防廠商也許可以轉變視角,關注一些行業細分領域,一起将公共安全工作做好。

本文以深圳灣口岸的人流/車輛分析管控為例,談一下基于ai的視訊監控系統在包括監獄的管控以及環境的綜合管控三個方面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雷鋒網了解到,現在很多國家都在想着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服務效率。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唯一“通道”,在這個“通道”中,總是會出現一些問題,不管是人、車還是其他的一些東西。

據相關資料統計,目前深圳灣口岸每天的人流量最高峰在20多萬左右,最低也有五六萬,口岸流動人口較多、密度大;另外口岸管理部門存在人手不夠的問題,面對快速流動、高密度人群中的犯罪分子,無法快速排查與識别等。

在這其中,主要包含三大塊問題。

以海關口岸為例,詳述AI視訊監控系統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應用

一、對于大資料存儲和管理問題。口岸每日采集的資料是否可以儲存三個月或者是一年時間?每次采集的資料如何建立大資料庫,并對該資料進行分析和分類,并能使該資料與其他政府部門進行對接?

二、對于人員管理問題。應該選擇怎樣的算法才能對所有進出口岸人員進行識别、篩選和排查?是否可以對不同人種或者明顯特征的人員識别并篩選?是否可以在人員高密集、流動強地區以最少的人力基礎及非介入式的方式進行排查工作?

三、對于車輛管理問題。每日口岸車輛的流量達到4萬,對車輛合法性、車内危險品和偷渡藏匿人員的排查和檢測工作量大。車輛管理包含小車、客車和貨車三類。(包含載人和空車)。車輛管理方面也有很多需求。是否有裝置對小車進行車牌識别和車内危險品、人員藏匿、一分鐘快速、精準排查,確定車輛合法性、安全性?是否有裝置對出境車輛在檢查期間防沖撞的防範?是否有裝置可以遠距離并穿透玻璃進行排檢?對于空載的貨車或客車是否有裝置可以進行對危險物品和偷渡人員的無輻射、快速檢測?

而以上這些問題,需要建立智能化人臉識别分析系統解決。

人臉識别分析系統能對通行人員進行人臉抓拍,并實時與資料中心的“黑名單庫”進行比對,對于進入中國的所有人員,都會全部抓取。偷渡、走私在每個國家、每個口岸都存在着,很多國家都還是采用x光機進行掃描檢查,但這裡面的輻射都人體有很大傷害,現在通過視訊可視化、對資料的智能分析,自動判斷并實作與口岸綜合管理平台的關聯處置,輕松解決這些問題。

同時,通過建立大庫檢索平台,并進行長時間的自動抓拍、人臉存檔,有效保留人員的人臉圖像,以備事後的查詢。

另外針對車輛,對進出口岸的車輛建立資訊檔案。考慮到攝像頭24小時運作,晚上大燈照在錄影機上面,畫面無法顯示,是以停車場入口錄影機還要做逆光處理,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除了硬體和寬動态處理,更多的是在背景利用算法處理;再者,可以覆寫車流量監控技術,貨車查驗通道管控設施建設。

口岸車輛檢查通道安全管控措施是指除了所涉及的每條車輛檢查通道部署的管控措施外,還可結合出入境貨車查驗特點,針對貨車查驗通道額外部署關于車體藏人檢測的相關管控措施,具體可以結合貨車結構,增加車底、車體、整流罩藏人檢測等技術手段。

以海關口岸為例,詳述AI視訊監控系統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應用

據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了解,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視訊解決方案的确幫助政府管理人員解決了不少難題,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尚存一些問題。

從內建商和使用者那邊得到的一些回報來看,很多解決方案在平台上應用都很不錯,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就有很多問題。前端采集能力不夠、視訊的動态人臉識别不理想。目前很多解決方案在視訊中的動态人臉的采集與識别成功率不到50%,提升空間還很大。比如說在監獄看管問題上,監獄有個明文規定,每隔半小時就要點次名,每到這時候,獄警就很頭疼,一個監獄兩三千個攝像頭,沒有哪個監獄值班人員願意在平台前坐上七八個小時去鑒定視訊監控抓取的準确度。

如今很多大型産商的監控攝像頭都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不管裡面的人走到哪裡,它都能很好的識别,出現問題會及時報警。是以說,以後的類似方案最少得做到三點:能聽、能看、能講,要不然離智能化還存在一定差距。

另外,現在很多安防廠商都在做基于人的防控系統,但忽略了一個方向——環境安全的綜合防控。這其中涉及了很多問題,水資源安全、山體安全、氣候安全等等,這些細分領域都帶來了一系列的應用問題。現在很多行業部門都需要安防企業,比如水利部門需要對9大庫區、16條河流的沿途水質進行監測,高鐵的沿途橋梁也需要加裝視訊監控防護系統等等,但這些目前還很少有企業在做。

雷鋒網了解到,國家十三五就提出了針對環境安全的相關解決辦法,包括全面關閉電鍍廠等。如果現在有智能監控系統能自動地監測、分析土壤、水質等問題,聚焦大安全體系,這無疑是相關企業的又一大發展契機。

我國平安城市的建立自911事件開始到2008年結束,之後由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轉變,如今很多城市傳統的裝置已經老化、損壞,是以相關企業應該努力提供一個統一的360°的整體解決方案,去更好地分析判斷提升社會安全性。

本文作者:張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