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办实事——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服务处处长张慧

天山网记者 马伊宁

截至今年6月底,我区登记在册各类市场主体209.5万户,与2015年底相比增长88.7%,市场主体与全国同步增长向好。这是我区稳定红利、防疫红利和政策红利充分释放,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的结果。我区如何多措并举,加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支持力度,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如何强化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服务保障?下一步,在立足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办实事上有哪些做法?7月21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服务处处长张慧。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治区及时出台惠企扶持政策,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复工复产。特别是‘减免退补降延缓展清’各类扶持政策落实,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中累计受益资金1317.32亿元。”张慧表示,去年,全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108.77万户,其中,中小微企业21.37万户、个体工商户87.4万户,复工复产率分别达95.42%、95.02%。

张慧说,2021年上半年,自治区制定印发《自治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有关工作的通知〉工作方案》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考核规则(试行)》,进一步巩固清欠工作成果,截至6月底,已清偿总额超4亿元。在扎实推进减免市场主体房租方面,全区共为95.19万户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屋租金53.65亿元。

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办实事——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服务处处长张慧

2020年5月15日,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的中国长城(新疆)自主创新基地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组装中国长城(新疆)“天山系列”计算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邹懿摄

同时,自治区持续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9000万元,积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9439万元,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严格落实社会保险“减免缓”政策,全区1—5月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降费1.58亿元,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降费8亿元。

“我们一方面精准对接银企融资信息,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一方面强化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服务保障,多渠道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张慧说。截至5月末,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5556.87亿元,同比增长5.83%。

2021年新认定自治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6家,推荐37家企业申报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100.2万元,分三档对新认定的46家“小巨人”企业给予支持。争取国家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437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截至5月末,中国银行新疆分行为4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授信,授信余额7.22亿元;为3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贷款余额2.42亿。

为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支持和服务,2020年,自治区工信厅成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服务处,今年6月牵头建设“自治区私营经济发展服务平台”(个私宝),制定“奖补保贷训”五项措施,并推出免费保险。今年“爱心保险”共计推出15万份,免收保费合计500万元,涉及保额47.5亿元,将覆盖全区十四个地州市的农、林、牧、渔、制造等9类行业和领域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进一步优化私营经济发展环境。

“自治区工信厅立足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办实事,今年,通过开展一系列‘走千家、访万户、入企帮扶’活动,把我们服务对象的急、难、怨、盼变为工信部门的政策与行动。及时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帮扶。”张慧说,同时加大人才培养,落实自治区人才各项决策部署,用好“天山网信计划”和“天山企业家计划”资金,依托国内优质大学和疆内培训机构所拥有的先进教育资源,积极为基层一批企业解决人才难题。

下一步,自治区工信厅将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关于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多层次开展中小企业线上服务,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同时,自治区工信厅将在项目规划实施、产业发展、园区建设、金融服务、创新驱动等方面将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促进新疆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