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梁武帝和达摩切磋佛法,想得赞赏,达摩:你,佛法一般,没有功德

作者:子桑猎奇

前因

梁武帝崇佛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梁武帝是一痴迷佛教之人,而且崇尚吃素。

527年左右,梁武帝崇尚佛教达到痴迷程度,曾多次出家,大力扶持佛教发展。

526年,菩提达摩从印度航海到达了中国南方,历史上称这件事为“达摩东渡”。

梁武帝和达摩切磋佛法,想得赞赏,达摩:你,佛法一般,没有功德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始祖。按照《续高僧传》所说,菩提达摩是南印度人;《洛阳伽蓝记》中则记载他是波斯人。

达摩曾跟着印度高僧般若多罗学习佛法。他曾问般若多罗自己以后要去哪个地方传播佛法。

般若多罗让他先不要远游,等时间到了,就去震旦(中国)。师父还特意嘱咐达摩,说到了中国,千万不要在南方逗留太长时间,那个地方只讲究功业作为,不懂佛家道理。

般若多罗圆寂多年后,达摩听从他之前的教诲,开始东渡前往中国。

梁武帝和达摩切磋佛法,想得赞赏,达摩:你,佛法一般,没有功德

达摩

那么,达摩东渡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第一,达摩东渡到南方,与梁武帝讨论佛法。

相传,达摩在海上漂泊了很长时间,才到达了中国,第一站是广州。此前,他早就听说过南朝的梁武帝崇尚佛教,准备前去拜见。

梁武帝在建康(今南京)接见了达摩,二人就佛法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梁武帝问:

“我继位以来,营造了很多佛寺,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道有多少,有什么功德啊?”

达摩说:

“并没有功德,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功德不是世间有为之法能达到的。”

梁武帝可以算做当时佛教的最大赞助者,自己对此志得意满,却万万没想到达摩评价佛法一般造化,流于表象,随后又继续问了几个问题,达摩的回答都让他很不高兴。二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回去后,梁武帝和禅师说起了达摩,经过禅师开导才明白达摩是在点化他,可惜自己当时没有领会佛法的奥妙。梁武帝后悔莫及,派人去找达摩。达摩知道南梁不是久留之地,就悄悄地乘着一叶芦苇渡江,跑到了北方。

梁武帝和达摩切磋佛法,想得赞赏,达摩:你,佛法一般,没有功德

梁武帝

第二,达摩到达北魏,在少林寺面壁修行。

渡过长江后,达摩到达了洛阳。当时,北方正处于北魏孝明帝统治的时期。根据《洛阳伽蓝记》的记载,在洛阳时,达摩看到了佛寺里的宝塔,说自己游历诸国,从来没见过这么精美的,就“口唱南无,合掌连日”。

后来,达摩在嵩山少林寺落脚,一待就是九年。这期间,达摩在石洞里面壁修行,并且把自己的佛法整理成了一套完整的佛学体系。这成为了中国禅宗的起源,少林寺因此成为了禅宗发源地。

达摩在北方,把他的衣钵传给了弟子慧可,慧可成为了禅宗二祖。此后一直到六祖惠能,禅宗都是一脉相承。

梁武帝和达摩切磋佛法,想得赞赏,达摩:你,佛法一般,没有功德

达摩修行

“达摩东渡”在历史上广为流传,已经成了禅宗的著名公案。实际上,根据胡适等人的研究发现,这段故事有很多虚构成分。

达摩“渡海”而来,是受到普遍认可的,问题是,他到底是怎样渡海的。

按《宝林传》的说法,天竺的异见王为达摩亲自准备了大船,这样达摩就具有了使臣的身份。《佛祖历代通载》则记载,达摩是依附着商船渡海的,活动比较自由。后来流传的故事,把这两个观点整合了。

据记载,他的师父般若多罗曾指点达摩说,东方(中国)获得佛法智慧的人不计其数,说明达摩东渡之前,百姓已广泛地接受了佛教。当时佛教的兴盛,是达摩东来传播佛法的基础。

梁武帝和达摩切磋佛法,想得赞赏,达摩:你,佛法一般,没有功德

达摩东渡为题之画作

南北朝时,佛教得到了统治者的扶持。这个过程中,北方又一直走在南方的前面。北魏供养了大量的僧尼,461年,僧祇户遍布全国,掌握着“僧祇粟”,也就是粮食救济事业。

寺院广占良田,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地方。大量的人口被寺院吸引,534年,僧尼居然多达200万。

僧众越来越多,佛寺却不够用。这些人要保留合法的僧侣身份,就打着游化行禅的旗号,形成了禅宗的庞大社会基础。

作为禅师的达摩活动在北魏境内,游化于洛阳。 “达摩东渡”就成为了禅宗形成的必要部分,被后人逐渐神化。达摩因此被奉为禅宗始祖,成为了符号式的关键人物。

梁武帝和达摩切磋佛法,想得赞赏,达摩:你,佛法一般,没有功德

达摩禅宗

后果

禅宗兴起

南北朝时,禅众和禅师越来越多,禅宗逐渐形成。

笔者认为“达摩东渡”是中国禅宗兴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且达摩也不被世俗权利所困扰,不论你是皇帝还是百姓,都会坚持自己的佛法理念,也因此,佛教在中国得以传承和兴盛,并深深的烙上中国的痕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