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京东城区:沉浸在红色东城革命的精神中

作者:中国教育报
北京东城区:沉浸在红色东城革命的精神中

北京市第109中学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同学们唱"阳光下的孩子"。本站记者,单一伟

奋斗百年之路扬帆起航,开启百年北京新征程

编者按:新文化运动在这里肆虐,马克思主义在这里迅速传播,五四运动在这里点燃......独特的红色文化在北京东城区构建了丰富的红色背景。东城市深度整合各级各类社会资源,构建红色文化教育社区,让红色教育在时代的启迪下熠熠生辉。

电视剧《觉醒时代》大受欢迎,让观众记住了北方的红砖红楼。而这个"红",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

北京东城区,这个面积41.84平方公里的紫禁城,拥有20所全市"百年制学校",也是党革命事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掀起了新的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这里迅速传播,五四运动在这里点燃......独特的红色文化,造就了东城区丰富的红色背景。

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东城区教育工业委、区教育委积极探索红色教育新模式,深化"三全教育"理念,利用区内百年革命史,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以实践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供给改革为突破口, 采取"绘制东城区红色文化教育地图"的形式,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1加10加N"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红色文化教育。

激活红色文化资源

探索深化红色教育

说起东区红色文化资源,用"独特"来评价并不算太多。"东城区有52个爱国教育基地,其中13个是国家级爱国教育基地,16个是市爱国教育基地,居北京市第一。"东城区委教育产业委员会秘书刘阿尔加说。

以著名的北京大学红塔为例,它就像一座矗立在东城土地上的纪念碑。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源地,蔡元培、李大昭等老一辈教育家、革命家从这里开始,把生存的先进理念从这里传播到全国各地。如今,简陋的红色建筑已成为东城的红色教育基地,是师生接受精神洗礼不可或缺的教育场所。

不仅是北京红塔,1925年,孔德中学(北京市第27中学)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组织"健民会"团结进步学生。次年,在李大昭的悉心呵护和帮助下,北京一个中国联盟分会正式成立。

早在2004年,东城区教育工业委员会、区教育委员会就广泛开展了"走进爱国教育基地"主题的实践活动。然而,新时代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更好地激活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呢?2019年,东城区教育工业委、区教委组织实施了全区中小学德育乾部"传承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教育"专项研究,并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讲座、数据分析、实践示范等系列工作, 了解学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总体情况和师生的实际需求。

正是这种面对面的研究,让东城区的教育工作者发现,存在东城区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空间分布不均、学校中红色教育资源深度、广度、厚度的开发利用等问题,无法满足新时代中小学生的需求。

要找到问题,需要精确地提高功率。东城区立即确定了社会各界教育力量的纽带,深度整合各级社会资源,构建红文化教育社区,引领多元实践,以打造东城红文化教育生态红文化教育的目标。

依靠红色地图

创建全日制和空间课程

根据调查结果,东城市首先做了两件事:一是绘制红色文化地图,二是开发基于地图的红色文化在线课程。"我们用这两个关键步骤,激活了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实现了线上线下全日制和线下教育。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红色文化地图是实体对该地区红色资源的直观指南。东城区委教育产业委、区教育委多方征求意见,在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等10多个单位,配合《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地图》,并于2019年12月发布,全区中小学生交出一本书。地图分为中小学版,两个版本涵盖了该地区多个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突出了16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地理位置、历史前景、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地图在师生中非常受欢迎。"地图让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和理解东城区的红色文化,为东城区红色教育的广泛深入发展和红色教育新方法、新路径的探索提供了保障。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东城区委教育工业委、区教委制定了两个版本的红色教育地图网络学习学习清单,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2020年7月,依托数字德育网络,"东城红色文化教育地图"线上平台开通。仅夏季,东城数字德育网红色教育平台页面的总浏览量就接近17万。

在在线平台上,来自不同部分的学生可以回答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论坛讨论。海量的背景数据为区域在线红色研究平台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迭代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为解决不同学校之间难以融合的红色教育问题,东城区组织不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和学科专家,形成学习社区,探索综合实施的原则、方法和路径。东城区瞄准同一个红色资源基地,努力打破学校细分的壁垒,形成德育内容的融合。

至此,线上线下全时空红色教育格局初步形成,"1加10加N"三级联动的运行机制("1"指东城区教育研究院学术领导,"10"指东城区教育科委对东城区八个学区10所中小学的初步实践探索, "N"是指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参与实践)先到先得。

此外,东城区积极打造中小儿童思想政治一体化新时代课堂,将思想政治课程转变为课程思维政治,启动教师课程思维和政治领导计划,推动实施教师思想政治"三个一"工程。在此基础上,东城区与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开展战略合作,通过联合合作打造政治课程基地,共同开发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建立基础教育思想和政治教师培训基地等项目,认真做好重点课程, 积极落实利德沧人的根本任务。

今年夏天,东城市还推出了"红文化传承,争做时代新人"数字夏令营活动,开启了"红文化传承,进入新时代"和"积极实践练功,力争成为时代新人"两大板块共12项网络互动活动, 让该地区的中小学生可以"云享受"一个健康而有意义的假期。

红色练习被完全覆盖

推出精品店和品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3月下旬,东城区启动党史学习教育体系,推进党员、职工、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组织"四一"调研、主题搜索、"对话时代英雄"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党史学习教育方面,东城区还依托数字德育网络,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全区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全面覆盖,营造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环境。

"我们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东城天然的红色肥沃土壤,传递红色基因,让东城师生了解他们周围的红色文化基础,通过体验、沉浸的方法,开展沉浸式、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红色教育,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刘说。

东城区学校积极开展线上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实地走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学生主导的志愿服务、干部教师的红色讲道、家长陪同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探索,形成一批校本红色文化教育的典型案例。

现在在东城区,学校有特色的情况正在形成:北京景山学校、北京第65中学分级实行红色文化教育,利用学校已围绕红色资源基地发展出更多优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红色调研、红色讲道等专题活动。石家小学结合经典著作《红岩》,以校长讲座、师研、同学分享、家长陪同全程参与的形式,推动红文化教育实践,传承红色文化,以及"我心中英雄榜样"红主题活动、"旗帜演讲系列微班"、"看红电影" 传承红色基因"少先队主题班等。

在实践中,东城区跨学科、综合性红色文化教育模式的成效开始显现。拥有众多革命英雄校友的北京汇文中学开展了"学生写口述历史"、"家书走进课堂"等学科的实践活动,学生采访祖父母,讲述家族在抗日战争、反美援朝、新中国后祖国建设中的事迹。口述历史已被编纂成一本散文集,用于推广和交流。

"东城区红色文化教育已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态,未来,东城区将与各级各类社会资源广泛衔接、深度融合,构建红色文化教育社区,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为思想政治阶层的第二课堂。"我们还将继续在课程建设中发挥高层次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进一步完善红色文化教育评价机制,评估和促进发展,使东区红色文化教育具有温度和深度。"

刘说,教育发展,任重道远,东城区红资源要发展好,好好利用,打造红色教育生态,培育红色品牌,让最自然、最朴素的爱党、爱国、爱民的情感发型和根植于年轻人的心中,让红色教育在时代的激励下有自信, 明。

作者:唐琦,本报记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