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总听人说“杨老令公自尽殉国”的故事,怎么聊聊真实的杨继业?

作者:影视粤案

京剧《李陵碑》和许多地方剧种,都演绎过杨老令公壮烈殉国的故事:杨门老将杨继业受奸臣陷害,被辽军包围,不愿被俘,撞碑而死。

这么悲壮的死法,肯定是出于戏曲创作的需要。历史上的杨继业,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根据《宋史·杨业传》记载,杨继业被辽军生擒,坚强不屈,绝食三日而死。

辽史的说法,与宋史有较大的出入。在《辽史·耶律斜轸传》中,杨继业被俘以后,受到辽国大将耶律斜轸(zhěn)的责问:“你当年与我大辽联手抗宋,现在却帮着宋朝打我辽国,有何面目见我?”杨继业的反应是什么呢?“(继业)但称死罪而已。”宁死不屈的英雄,成了羞愧认罪的俘虏。

人们通常认为,杨继业是第一代杨家将,他的后代子孙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个个青出于蓝,把杨家声威发扬光大。而真实的历史恰恰相反。杨家将成名很早,北宋还没建国,杨继业及其祖上就已经有了威名,杨继业的后代反倒默默无闻。顺便说一句,杨宗保和杨门女将都是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

杨家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起家的。唐末大乱,军阀混战,西北地区出现几个军事家族,其中就包括杨家。后周建国时,杨继业的父亲和哥哥被后周皇帝聘为大将,杨家就此开始发迹。

在父兄被后周重用的时候,杨继业却被父亲送到敌国北汉,成了北汉皇帝的养子。父子两代分处两个敌对政权,就是为了保存家族香火,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在北汉的日子,是杨继业战功最多的辉煌岁月。北宋建国后,宋太祖和宋太宗先后攻打北汉。杨继业武艺出众,作战勇猛,为北汉坚守首都太原。同时他与辽国军队联手,二十年内多次击退大宋军队。直到北汉被灭,年过五旬的杨继业才与北汉皇帝一起归降宋朝。

入宋以后,杨继业并没有受到重用。他在北汉是“建雄军节度使”,官居二品;降宋后却被任命为“郑州防御使”,还不许到郑州就任,只是一个六品虚衔的闲职军官。

骁勇善战的大将,为何不被宋朝皇帝重用?一是宋帝对降将不放心,二是因为杨继业曾经联合辽军重创宋军,如果让他当大将,会让宋朝大将不满。

好在杨继业没有被闲置太久。980年,辽军攻宋,宋太宗想起杨继业当年的战绩,派他驻守雁门关。他在那里击退辽军,斩杀和生擒辽国大将各一人。

凭借这次战功,杨继业虽然升任了“云州观察使”,但也只是从六品升为五品,并没有真正被重用。

杨继业真正受到重用,是在入宋六年以后。986年,宋太宗大举伐辽,其中一支军队由大将潘美担任主帅,由杨继业担任副帅。

戏曲和影视作品将潘美刻画成奸臣潘仁美,说他妒忌杨继业的战功,故意把杨家父子引入绝境。而在《宋史》上,潘美始终是正面人物。倒是一个监军太监指挥失当,致使杨继业被俘牺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