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纪念文学史和前世金华系列丛书

作者:浙江日报

2018-11-06 15:43 |浙江新闻客户端

纪念文学史和前世金华系列丛书

编者按:"小鹿"金华,文化资源丰富,地位独特。为了充分挖掘和展示这一丰富资源,增强浙江生态走廊的文化内涵,金华市文化历史委员会联合发起了"文化记忆",以寻找八年联合融合共享的文化力量,共赢文化力量。

1946年3月初的一天,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克应邀到哥伦比亚大学演讲。当晚,"他三个鸟"之一,石学泰斗浩和胡石一起吃晚饭,坐在胡石的左边。在就座前,胡适询问了何厚铧的背景。他说,他来自浙江省金华市,出生于天津,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胡石立刻谈起中国南方宋代的人文主义:"试试看现存的金华系列,多么伟大。"

何先生的自传《阅读历史的六十年》中对此有充分的记载。

纪念文学史和前世金华系列丛书

金华系列封面

"金华系列"在地球上已经"不止于此",让胡石如此赞不绝口?

金华自六朝建城以来,自古人文以来,一直入选县志志的著作目录不少于千种。有人叹了口气:"哇,小区一县,而笔者是,它的财富不是很旺盛?然而,正如引言所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化,许多作品逐渐分散,甚至被彻底摧毁。

清代时期,永康胡奉丹对此深感忧虑,决心编纂金花贤留下的作品,并从《四份清单》中记载了金华名人遗骸165种书目。由于当时的条件,胡凤丹只发现了近70种书,他"精心修书,十年寒窗",按书、史、分,套四套编入金华系列,共340卷。之后,胡凤丹的儿子胡宗璇跟着自己未竟的事业,又找了42种,修成了《续金花系列》,共120卷。两本书共收录112册,460卷,约4600万字。

《金华系列》包括《东莱藏书》《东莱左文》《金华第一人传》《金华正宣》《金华仙达传记》《金华唐传》《义武志书》、《濮阳人民书》等反映金华地区古代情况的作品,还包括《东汉史节》、《东汉精华》《唐代史概》《历史概要》, 《西汉时代》(陆祖谦)等金华名人作品。

金华系列的问世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说第一代本土系列可以编纂。清代著名收藏家傅增祥表示,自金华系列以来,"杭州有丁的'吴林托哲的遗产''大师系列',嘉兴有孙的'李立的遗产',湖州有"鲁氏系列",绍兴有徐的"第一遗产",温州有孙的"永嘉的遗产",江宁有傅的"金墓系列", 常州有盛的"舍勒的遗产",全部来自金华。但这些本土系列,无论规模大小,社会影响力都无法与金华系列相提并论。

纪念文学史和前世金华系列丛书

金华系列内幕

据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博士生导师、《再学金华丛书》编者之一黄灵轩介绍,《金花系列》为浙江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从南宋到南宋初金华作品的保存和流传 元,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金华系列。

由于金华系列知名度高,学术价值高,在短短100年的时间里,已经重印了四次,还传播到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国家。

为了编纂金华系列,胡父子献身于家庭,耗尽了精力

清代,永康胡凤丹和胡宗璇父子编纂了《金华丛书》、《金华丛书》,这是金华历史上第一部大规模的本土文学作品集。为了修复金华系列,胡父子俩奉献了家产,用尽了他们一生的精力。

事实上,胡凤丹的家族(1828-1890)相当富有。据史料记载,胡枫丹的父亲叫胡仁凯,其坚实的大本营,还有剩余的"荣路地"作为证据,这座巨大的房子由72栋房子组成,其大小可称为永康。

胡凤丹是胡仁凯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就接受传统的道德文化,但放学后进县去考人,怎么考都不行。然后他的母亲让他去北京寻找机会。胡凤丹带着钱来到北京,"捐给广路寺是眼法"。

他游历期间在京城广泛服役,靠义人省钱,名声不小,后来被推荐为外军人。庆同济六年(1867年),湖广总督和湖北省省长李汉章要求朝廷在武昌设立湖北图书局,胡凤丹来到这里主持书局。在位九年后(1870年),李汉章将官方图书局转变为具有商业性质的"绅士主管制度"风格,武昌崇文局,胡凤丹担任图书局编辑和管理主任。写书、雕刻书已经成为胡凤丹的主业,也是最大的爱好。

在崇书办工作期间,胡凤丹为了避免扫盲游客在当地景区留下的诗意,经常出门参观,编纂了《大碧山志》《黄庐山志》《鹦鹉岛小志》。来自永康的"外国人"胡凤丹,写了湖北的风景,让当时湖北的识字者不禁汗流浃背。

当然,胡凤丹最大的成就是《金华》系列的编辑和出版。当时,江浙地区珍贵的图书。经历了太平洋战争。破坏已经完成,金华的历史文献也遭到严重损坏。为了拯救金华圣人文学,胡凤丹多方搜寻、收藏,尽最大努力制作,不遗余力。后来,他去杭州开了一家"后备快"书吧,专门刻金华文学。

纪念文学史和前世金华系列丛书

年轻时的胡宗轩

起初,胡凤丹用《金华文摘》题词,分为四卷,历史、子、集,汇集了唐代至明代67种古籍,最后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其儿子雕刻成一本书,共340卷,称为"金花系列"。

别看这样的"金华系列",在当时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准备的书籍,所有的资金都要由胡凤丹个人出资,为这个"金华系列",胡凤丹倾注了家族财产。

胡凤丹刚当官的时候还很有钱,他回国后建了一座"13万册楼",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图书馆,藏书量在地方一二。但在他去世后不久,13万册藏书被卖给了书商。

学习过金华系列的胡宗轩(1867-1939),是胡凤丹的第四个儿子,非常喜欢读书,因为家里有一个"图书馆",经常上课进入书房,让人忘了吃饭睡觉。他从小就以神童著称,20岁参加县立大学考试,三次获得第一名。也许世人爱和自己的父子开玩笑,胡宗璇也是参加考试的失败者。光绪十六年(1890年)父亲去世,胡宗璇泪流满面地接受命运,誓言要把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作为自己的责任。

他无意再次参加考试,因为对考场的意外打击。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在奉化县担任教职。在业余时间,他致力于整理父亲的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终于把父亲一生中花费了大量精力,将《金华系列》系列画册出版。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胡宗璇在老师的反复劝说下再次参加考试,并参加考试的人,当时知礼周智舟。虽然他想在官方舞台上有所作为,这样他的才华才能才能在世界上得到利用。但很快失望了,海与著名实业家、上海裕丰创始人孙多森兄弟走上了产业救赎之路。1919年,在他才华横溢的老板和密友孙多森去世后,胡宗璇辞去公职,定居天津,专注于父亲的遗产。在宋代金华圣人郑岗忠作品的收藏中,由于郑刚的著作《周轶雨》,各种相关文献集很少见,只有北京大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四馆藏书"收录。但要北京大师图书馆抄录必须先购买凭证,购买凭证需要用重钱作为押金,时间有限。胡宗璇从他的住所到北京市教师图书馆来回走了10多公里的路,九天寒冷的日子里,他冒着风雪走出来,徒步把干粮藏在怀里,为了节省时间,中午用干粮来填补饥饿感。有时,为了复制更多关于饥饿的书籍,带上干粮为时已晚。

胡宗璇在《续金华系列》序言中说:"自从泪流满面地接受了父亲的去世,一刻不敢忘记。即使被迫在河南北走以谋生,一边也总是背着书本,供检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10年后,胡宗璇终于完成了家乡圣贤、历史、儿童等系列作品共58种,于1924年成书120卷,名为《续金华丛书》。

黄教授说,胡凤丹父子对地方文学的关注和贡献,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100多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要修金华系列呢?

一个经济的地方已经消失了,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如何开始文化建设,构建什么样的内容,往往需要对过去的历史文化有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

金华的历史和文化是什么?编纂《再修金华系列》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找出金华的"大本营"。比如历史上,金华出了什么样的人物,当时是怎样的影响,翻开系列丛书来理解。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或文化的学者来说,它还可以提供更丰富和方便的信息来验证。

那一年,胡的父子编纂了《金华丛书》、《金华系列》,投入了一辈子的精力去收藏金华文学,但受时代条件、个人精力和财力限制,这两套书共收录了125种书,当时一般通过梁朝到明朝末期。

在今天看来,胡锦涛的父子编纂了金华系列,金华文献集并不完整。这两个系列的书,只记载了明朝之前的文献,还有很多遗漏,至于清朝以后的古籍,一本不包括在内。

如宋瑜的《洛山集》五卷,据说早在明朝中期就已经传承下来,通过"再修金华系列"编纂小组调研,居然在日本内屋图书馆发现了这本书,是一本国内外唯一的钱书,共410多首诗, 而现存的《宋瑜集》中有320多首诗没有出现。

还有"北山先生四",即南宋和济、王波和元朝的金启祥、徐谦、"四先生"等,都以演绎朱琦的《四书》和朱字"四书"的先驱和继承人而闻名,但实际上其影响、关注度与其历史价值并不相称。在《再修金华系列》中,有20多本关于《北山先生四世》的书,文字内容至少500万字。

纪念文学史和前世金华系列丛书

除了前两个系列中历史文献遗漏的问题外,胡书记收录的文献版本也忽略了选择,未能用最好的版画作为依据。比如陆祖谦的诗集,是金华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胡凤丹用了二十卷《东莱的传承》,而不是完整的40卷《东莱诗集》。

版本选择不当,不能对胡的父子苛刻。毕竟,当时由于缺乏信息渠道,胡的父子俩无法收集或看到更好的版本。用个人实力编制的金华系列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准备《重编金华系列》,收集的信息齐全,'底层家庭'找出来,也做一些保护。如果没有胡的父子,也许有些古籍遭遇的意外是无法传承下来的。今天,通过如此大规模的编纂,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保护古籍,使其不断传播。"黄说。

《再学金华丛书》的编纂过程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金华在今天的中国很有名,"国家图书馆前常务副馆长詹福瑞说。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一般的印象中,经济发展......《再修金华系列》的出版,会让你知道金华不仅是经济之城,更是文学的现状。"

金华作为浙江的一个地方,虽然文献不能称得浩瀚,但也是富足的。而我国也以经济繁荣和修书传统著称,想必《再修金华》系列问世,也会在社会上引起地方文学编纂系列的连锁反应。据悉,目前,漳州、嘉兴、湖州等地,也开始写地方系列丛书。

7年后,如何重现"大书"系列?

2008年,当"再修金华系列"项目启动时,编纂小组定下了一条"规则":所有金华作家的书,或者非金汉专著,献给金华的作品都应该收录,清末的下限,必须完全收录,至少在一百年内,不要让来世重演这样的事情。

所以在胡父子原著两本书的基础上,《再修金华系列》保留了前两本《系列》的前提,补充了此前缺失的金华文献,附加了两本《系列》的附加文献,该系列就是《金华系列III》。

写书的过程,最难的就是找书,要查出金华历史上有多少本书并不简单。起初编纂组还摸了碰到过河的石头,先是从当地刊物开始寻找,民国出版后的地方书通常伴随着艺术,上面列出的书单提供了一些参考书目来寻找。但当地期刊记录的图书清单并不完整,编纂组随后询问了《中国图书总目录》、《浙江两部作品考试》......

编纂团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粗略地统计了金华历史上的6700多本书,包括那些已经散落的书籍,今天它能找到920多本,其中877本收录在重新编辑的金华系列中。可以说,《再修金华系列》是最完整的金华文学系列之一。

877本书,不容易找到。为了查找和收集前两个系列的图书没有收到700多种图书和文献,编纂团队成员几乎跑遍了所有的收藏部门,他们从近到远,首先从金华县和市图书馆或博物馆发现了300多种图书,先后去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 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其中浙江图书馆涉及金华的图书最多,有400多种。

从2008年到2009年,编纂小组的成员带着笨重的扫描仪四处旅行,抄送了近千本古籍。目前,国内外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对古代文献的保护和管理都有自己的原则,每本古籍的复制也按出版标准收费。

而台湾和日本的一些零散的书籍和文件,编纂小组就把当地人抄下来再传回去。例如,明朝崇宣时期,金华,著名政府俞元生,写了一本名为《金华进行曲》的书,共20卷。清《金华志》、《康熙晋华盛顿志》都有书名,但在大陆怎么找也找不到。

有一次,黄灵轩教授在出差时遇到了一位台湾学者,请这位台湾学者在当地帮忙找,最后在台湾成功大学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的镌刻版。台湾成功的大学图书馆对抄本的孤独,好文案有严格的规定,一次只能抄一部分,老先生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帮忙抄袭,抄本只到了金华。

自"金华翻新系列"项目启动以来,草稿立即提交给全社会,并收到了许多私人收藏家的回应。

东阳赤乡镇民俗收藏家陈子秋在报纸上阅读了当地文献集结的报道后,立即联系了项目负责人,表示愿意免费提供古籍信息。在他提供的近40本本地古籍中,有10多本《歌唱书》和《精选类测试书》等书被收录在该系列中。

纪念文学史和前世金华系列丛书

正是这台机器从全国各地复制了大量古代文献

陈子秋是一个爱书的人,喜欢读书也喜欢收藏书籍,全家收藏了1万多本书,其中古籍占四分之一。他说,大多数古籍都是从民间收集的。当被问及为什么愿意把自己辛苦收藏的书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时,陈子秋诚恳地说:"这本书在我家一个人,最好是把大家一起拿出来一看,这样才能把一个变成一百个,变成一千个,更有意义。"

除陈子秋外,永康市统计局原局长李世阳还捐赠了17种自己收集抄送的永康古籍,供系列图书编辑组免费使用。金东区文化联盟原主席张根芳、浦江退休干部张文德等人也活跃在剧集的编排中。

与前两个系列不同,《重建金华》包含20卷地方家谱,有序列、序列和家族中著名人物的传记、诗歌和重印本。在编纂过程中,有些图书馆找不到书,而是在家谱中发现,这样的很多情况。

比如,在唐宋时期,东阳人舒元友做了一个屠宰阶段,其东阳家谱有大量的蜀元友文献,要研究他,总结起来是很可靠的资料。而且宋瑜流传下来的书也没有完整的家谱。

但是,为什么能找到920多种参考书目,而最后一种只包括877种呢?这是因为有些是重复的版本,有些是劣质版本,有些不清楚它们隐藏在哪里,而另一些则不知道它们在哪里而被复制。黄灵轩教授无奈地哀叹,至少有11本书不能收录。比如台湾大学图书馆有一本关于清代曹家人的书,北路书俱乐部创始人曹开泰,是一本孤书,对方一直不同意复制。

最后,《再修金华系列》为每本收到的书版本、真伪都进行了仔细的验证,并写了一篇总结,包括作者的祖籍、简历、生死和发行版,介绍了该书的基本内容、文学价值和优缺点。因此,该系列不仅是金华文献的完整集合,也是可信的文件。

看看原来的一套规则,其实也隐藏着未来的目标:一百年前,金华贤开了第一辑,一百年后这一代人,延续了第三部,希望在再过一百年,下一代晋华人在"更新"的基础上再拓展, 第四系列的续集;因此,金华矿脉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