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酝酿了很多生物,经过数亿年的优胜劣汰,现存的物种,几乎每一种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求生技能。
有的长有锋利的牙齿,有的拥有庞大的身躯,还有的拥有一身超凡脱俗的伪装能力。有意思的是,不管这些物种如何强大,面对人类,要么选择井水不犯河水,要么选择臣服。

前段时间几位驴友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无意间发现了一只极其可爱的老鼠。对于老鼠,在生活当中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其无所不食的特性,让普通人颇为头疼。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用这句话来形容足以戳中每一个人的痛点。但是驴友所发现的这只老鼠,似乎完全颠覆了我们对老鼠的印象。
其实这次驴友所发现的老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老鼠。它是一种即将面临种族灭绝的跳鼠,同时也是我国濒危保护动物。在老鼠这个大家族当中有很多分支,跳鼠就是其中最为独特的一支。
通常情况下跳鼠拥有极其强健的后肢,移动方式也和一般的老鼠有所不同,会像袋鼠一样跳来跳去。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人类已知的跳鼠总共分为三个种类,驴友们这次在阿克苏地区发现的,就是其中非常罕见的一个种类,名为三趾心颅跳鼠。
网络中有人在看完视频之后评论三趾心颅跳鼠,就像一只移动的鼠标,事实上这样的形容极其贴切。三趾心颅跳鼠,出生时仅仅只有花生米一般大小,其后肢只有三个指头,因此才叫三趾心颅跳鼠。成年后,体长也不会超过六十毫米,与鼠标的大小非常接近。
如今三趾心颅跳鼠的数量急剧减少,已经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三趾心颅跳鼠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基本上都集中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或者戈壁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三趾心颅跳鼠自身在自然界中的竞争力太弱。
一般来说,三趾心颅跳鼠的寿命很短,从一只幼鼠诞生到去世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寿命短不说,生育率还极低。正常情况下三趾心颅跳鼠,一年只有一胎,虽然一胎数量不少,但成活率却极低。
原因嘛,当然很简单,刚刚出生的三趾心颅跳鼠,只有花生米粒般的体格,在自然界当中又存在很多天敌。最常见到的就是鼬类,可以轻而易举地吞下数只三趾心颅幼鼠。
除此之外,三趾心颅跳鼠的作息习惯也给它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其他哺乳类动物相似,三趾心颅跳鼠也有冬眠的习惯。
一般情况下,夏秋两季的时候,三趾心颅跳鼠会疯狂的猎食,将所有的能量储存在自己的尾巴上。而三趾心颅跳鼠的尾长几乎是体长的两倍,这样便于它们在冬眠过程当中,尾巴为全身提供能量。
相比其他哺乳类动物不同的是三趾心颅跳鼠,在冬眠过程当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苏醒一次,一方面是为了排泄,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补充能量。正是因为这样的冒险举动,苏醒过来的三趾心颅跳鼠,很容易遭到其他动物的袭击。
其实这个倒不尽然。三趾心颅跳鼠可以在自然界中存活到现在,本身也有一些硬本事。例如三趾心颅跳鼠移动速度极快,自然界中的一般动物根本就无法捕捉。其次它的听觉、嗅觉以及视觉极其敏锐,这些都可以帮助它们在猎食过程中躲避危险。
除了三趾心颅跳鼠之外,整个跳鼠的大家族中,还有一种长耳跳鼠。这种跳鼠最大的特点在于耳朵几乎占据了身体的一半,后肢比三趾心颅跳鼠更加发达,行动起来则会更加迅速。
长耳跳鼠成年后的体型大概在八到十厘米,活动空间比三趾心颅跳鼠要大得多。不过在部分国家,长耳跳鼠和一般老鼠一样会给粮食带来极大的破坏。
另外还有一种五趾心颅跳鼠,顾名思义,后肢拥有五个指头,体型方面比三趾心颅跳鼠庞大的多。
通常情况下,五趾心颅跳鼠,成年后的体型大概在十三到十五厘米之间,这个体型与我们一般见到的老鼠在体型方面没有多大的区别,同样对农作物拥有极强的破坏力。尽管五趾心颅跳鼠的数量,相对于三趾心颅跳鼠的数量会多一些,但同样属于保护动物。
这一次驴友们所发现的三趾心颅跳鼠,以其呆萌的外形,瞬间在网上俘获了一大批粉丝。很快不少朋友在脑海当中冒出一个想法,如果可以将三趾心颅跳鼠当作宠物来饲养的话,或许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不过奉劝大家这个想法还是趁早打消,一来三趾心颅跳鼠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将会让你面临法律的制裁。另外一点就是三趾心颅跳鼠,虽然外形比较呆萌,其体内所蕴含的细菌和一般老鼠一样多,最常见到的病毒就是猴痘。
猴痘起源于非洲西部的雨林,后来经过不断地扩散,如今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存在,而它们的载体通常情况下就是跳鼠。遗憾的是以现在的医疗手段,对于猴痘仍然找不到恰当的治疗方法,所以别看三趾心颅跳鼠外形比较可爱,其本身的危害可是一点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