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趾心颅跳鼠是 全世界最小的跳鼠,生活在环境极为贫瘠的戈壁荒漠和沙漠环境中,喜欢在怪柳等灌木基部的小沙丘打洞。有趣的是,它们冬眠时是依靠尾巴中储存的脂肪过冬的。
动物分类: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啮齿目 跳鼠科 三趾心颅跳鼠属
英文名称:Koslov's Pygmy Jerboa
分布区域:中国见于新疆(东北部和天山以南)、蒙古、宁夏和甘肃,国外见于蒙古国南部。
物种小科普:
三趾心颅跳鼠的食性较杂,以植物的嫩叶种子和小昆虫为食。因为体型小,它们的皮下脂肪层不发达,为了应对冬季的寒冷和食物短缺,三趾心颅跳鼠会在食物充足的时候大量进食,并将脂肪储存在尾巴中。冬季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身体的新陈代谢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依靠尾巴中储存的脂肪过冬。因为三趾心颅跳鼠非常少见,人们对它的了解也相对有限。三趾心颅跳鼠体长约5cm,尾巴约12cm,体重为10g左右。相对于其他跳鼠,它的后爪只有三个脚趾,耳朵较小、白色的胡须很长,嘴周有一圈白色短毛,跟猪鼻接近,非常好认。三趾心颅跳鼠的背部体毛为灰棕色,秋季变为灰白色,腹部为纯白。它的尾部毛发稀疏,末端有笔刷状毛束,不形成尾穗。
种群现状:
种群数量未知,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但数量稀少,无保护等级,《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 评估为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