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安VS洛阳谁才是真正十三朝古都

在中国浩荡千载的历史当中,做过都城的地方还真不少。这些地方要么高于锦绣之地,要么是山水兴盛城。在这么多城市当中,要说哪两个城市做都城的次数最多,那就是西安和洛阳。那西安和洛阳谁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呢?

在此之前我们要确定一下古都的评判标准。

首先,建都于这座城市的王朝应该是正统历史所承认,过渡政权不能算。比如说王莽篡汉的新蟒政权,武则天的武周政权,大顺政权等。其次,在这座城市应该出纳最高政令之所,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不是皇帝中央铸币之地陪都,别的都不能算。

好了,有了以上的标准,我们就以历史的进程来谈谈西安和洛阳。都做过哪些政权的首都。

西安VS洛阳谁才是真正十三朝古都

西安古城墙照片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这座底蕴深沉,积淀厚重的历史名城得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姿,向四赛之国天险之力。进可以长驱东进,荡绝天下,,退可聚居险自守。养兵待时,如此得天独厚之城,让西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很多王朝建都的首选。

历史上最早的西安一带建都的王朝是西周,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后将都城定在了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带,是为西安做都城历史的开端。

公元前七百七十一年,西周被犬戎所灭。

此后第二个在西安一带建都的是秦,秦至公元前三百五十年迁都咸阳算起,直到公元前二百零六年灭亡,都城一直在咸阳。

目前学界对秦都咸阳的城市范围说法不一,但其和今天西安市的辖区有所重合,当然是无疑的。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秦都咸阳的历史也可以被算作西安建都的一部分。

秦灭亡以后,在西安建都的是西汉王朝,汉长安城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北。当时这里承载了汉帝国的勃勃生机。同时也见证了那个时代中国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东汉建立以后,刘秀将都城迁至洛阳。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把持朝政的凉州军阀董卓,迫于关东讨董的军事压力。于公元一百九十年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长安又一次成为汉帝国的都城。不过这时的长安城并未带给董卓长久的安全。西迁长安才两年,西迁长安才仅仅两年,董卓就成了吕布的刀下亡魂,

西晋末年,长安再次短暂扮演了都城的角色。永嘉之乱后,司马业于公元三百一十三年在长安称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晋愍帝。当时西晋王朝已经是大厦将倾,愍帝君臣在风雨飘摇之中苦苦坚持了四年。最后,迫于公元三百一十六年向匈奴人建立的汉国投降。就这样西晋王朝在长安过完了他最后的光景。

西晋灭亡之后,中国北方进入到了十六国的时期。

在这一段遍地狼烟的岁月里,长安先后做过前赵,前秦,后秦,三个政权的都城。

北魏晚期北魏孝武帝元修,因权臣高欢的欺凌,于公元五百三十四年率宗室朝臣西奔长安,自此北魏分裂为了西魏和东魏,长安就成了西魏的都城。

公元五百五十七年,西魏权臣宇文护拥立宇文觉为帝,建立了北周政权,依旧以长安为都城。

公元五百八十一年,北周权臣杨坚代周称帝,建立了隋朝,杨坚就是著名的隋文帝,中国的历史自此步入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时代。

隋朝开国之后,杨坚认为汉长安城从西汉沿用至今,受所处之地空间狭隘的限制。汉长安城已经无继续扩大的余地,此时汉长安城已不再适合新朝的首都了,杨坚决定要再建新都。开皇二年,公元五百八十二年六月,杨坚命令在汉长安城东南经西安市市区一带建立新都城。由于杨坚早年曾经被封为大兴公,故新都城被命名为大兴城。

隋朝迁入新都,隋朝短命,后唐王朝继续以此为都,直到唐昭宗,李烨在朱温的逼迫下于公元九百零四年迁都洛阳为止。

唐代的长安曾是世界性的大都市,这里见证了初唐的锐气,盛唐的辉煌,同时也见证了中唐的挣扎,晚唐的衰亡。

唐朝灭亡以后,西安不再被此后的中国历代王朝选为帝都。

虽然闯王李自成曾在西安建国称帝,但由于大顺政权不在正统之列,故这一段短暂的历史也就不计入西安的建都史了。

由此以上我们可以来统计,曾以西安为都的王朝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计十个,但是又有两种特殊的情况,一是东汉末年汉献帝被迫迁都长安。另外一个是西晋末年,晋愍帝在长安只待了三年就亡国了。

但东汉西晋梁朝毕竟是正统王朝,而两朝末年,在长安定都也都是国家意志主导的行为,因此也算得上,这样算下来西安一共当过十二次首都。

说完西安,那我们再来说一说洛阳。

西安VS洛阳谁才是真正十三朝古都

洛阳钟鼓楼照片

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便利,自然条件是得天独厚的。问鼎中原的典故就发生在今天的洛阳。

得益于上述的优势,中国历史上的很多王朝都看中了洛阳。

历史上第一个定都洛阳的朝代便是夏朝。

在以后商朝,也曾经定都在洛阳附近一带。

周王朝灭掉商朝后,出于更好的控制殷商移民,在邙山以南,洛水以北,起了洛邑城。犬戎攻破镐京以后,周平王见镐京残破,于公元前七百七十年东千落邑。

周王朝灭亡后,洛阳再一次成为全国性王朝的都城,是在东汉时期,自光武帝刘秀开始一直到汉献帝被董卓胁迫西迁长安为止。

东汉末年,汉献帝曾一度随曹操,居于许都。曹丕代汉以后,又将都城迁回洛阳。

此后,取代曹魏的西晋,继续以洛阳为都。

直到公元三百一十一年,洛阳被匈奴人立的汉国军队攻破为止,北魏终结了十六国时期的战乱后,北魏的第七代皇帝孝文帝拓跋宏就是一位仰慕汉文化的君主,为了进一步推进汉化改制,他于公元四百九十四年将北魏的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洛阳再次成为了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时代以大兴城为都。到了隋炀帝时期洛阳的政治地位上升,隋炀帝下令营建东都洛阳,并将都城迁到了这里。

到了唐朝末年,公元九百零四年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在唐朝的最后几年时光里,洛阳成了唐朝的首都。

到了公元九百零七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了后梁,都城初在开封,于公元九百零年迁都洛阳。

除后梁之外,在五代十国时期曾以洛阳为都的王朝,还有后唐和后晋。

通过以上历史顺序的总结,历史上曾在洛阳建都的朝代分别是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一共十三朝。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知,在西安建都的朝代或政权有十二个,在洛阳建都的朝代或政权是十三个,所以洛阳应该是这十三朝古。

当然了 西安,洛阳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都承续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生生不息的生命血脉。堪称是中国历史星空中双子星座,中华文明群山中的两座高峰。

今天,当我们行走在西安的街头,徜徉在洛阳的事情,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来自文明深处的厚重博大,依旧能够触摸到源于历史沉积的浊而不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是建都的朝代多,西安和洛阳都同样的卓越非凡和伟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