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访|李德华:与时俱进转观念 提高品质迎挑战

作者:中国棉花网

中国棉花网专讯:5月3日,储备棉轮出正式开始,竞买企业积极参与,成交率持续高位,对市场现货成交造成了一定影响。作为主产棉区的新疆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经营现状如何?在新年度又有什么计划?带着诸多疑问,中国棉花网记者采访了新疆利华棉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华。

李总说,公司自2004年成立至今,历经了棉花市场风风雨雨的考验,公司上下始终以诚信、质量为经营宗旨,在各级政府和各界朋友的支持帮助下,通过多次并购重组,利华棉业已经控股了九家国内外企业,参股三家公司,拥有十四家棉花加工厂、一家棉纺织厂、一家油脂厂,形成了集棉花种植、收购加工、纺织、食用油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农用物资生产为一体的跨国集团公司,也是行业内唯一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专访|李德华:与时俱进转观念 提高品质迎挑战

新疆利华棉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华先生

李总表示,随着国家储备棉轮出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推进,过去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改变。由于储备棉轮出政策影响,皮棉价格随行就市,纺织企业用棉习惯正在发生改变,至少纺织原料可以保持较低库存,不用占用太多周转资金,但这对传统的大型棉花加工经营企业和中间商来说,则是一大挑战。棉花收购加工季节性较强,如果棉花销售进度放缓库存过高,财务压力和经营风险也将随之加大。

李总指出,预计新疆2016年棉花种植面积同比下降8%左右,在不发生极端气候、灾害的情况下产量的降幅应低于8%,因为减少的面积基本上是籽棉单产低于300公斤的次宜棉区。而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李总强调目前形势下企业不宜盲目扩大规模,而应把精力放到改变经营意识上来。首先在棉花种植、收购、加工环节,国内劳动力、税收成本无法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相比;在劳动效率、机械化种植、产品质量等方面又无法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比。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走规模机械化道路,降低种植成本,盘活整个产业链。因此利华棉业扬长避短,努力在棉花品质、一致性及“三丝”含量上下功夫。首先,旗下80%的轧花厂建有“三丝”精拣车间,成本虽增加约300元/吨,但“三丝”含量大幅下降,满足了高端客户的需求。为了确保棉花品质,公司专门成立了优质棉推广服务中心,通过两年的品种跟踪挑选,2016年推广了40万亩的优良品种,承诺预收棉农50%的棉种款,籽棉采摘后只要该品种的棉花交回企业并将全额退还棉种款。公司还与80%优良品种种植户签订了保底价收购合同,不仅提高农户的收益,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优质原料。

专访|李德华:与时俱进转观念 提高品质迎挑战

利华棉业“三丝”精挑车间

的确,储备棉轮出对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面对今年复杂的市场形势,企业只有改变旧有的生产、经营意识方能在大浪中淘得真金。

专访|李德华:与时俱进转观念 提高品质迎挑战
专访|李德华:与时俱进转观念 提高品质迎挑战
专访|李德华:与时俱进转观念 提高品质迎挑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