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以青春的激情展示丰富的可能性

原标题:"2021广州美术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作品展"第二阶段发展(简介)

以青春的激情展现丰富的可能性(主题)

温/阳城晚报 记者 朱少杰

6月22日至7月6日,"2021广州美术学院本科生作品展"二期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展出(目前仅对校园内师生开放)。来自中国画院、绘画艺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文艺与人文学院、美术与教育学院的600多名本科生,以开放的人生视野,展示了世界的丰富性和可能性, 创新和青春的激情。

以青春的激情展示丰富的可能性

郑曼林《血黄昏》(国画)

以青春的激情展示丰富的可能性

"礼物"(陶泥)人物/赞助商由Binyu提供

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表达

岭大的艺术文化一向是重生、创新,本次毕业展可以看到年轻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表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来自中国画系的郑曼林以革命性的浪漫方式表达了红色典故"酷刑场上的婚礼"。作品《血黄昏》描绘了广州起义期间陈铁军和周文军在广州公安局前相遇的场景。这幅画采用了对称的构图,两人看向相反,棉花落到地上,展现了"暴风雨前的寂静"。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社会活动也在发生变化。韩继欣在画艺学院创作的《便捷社会化》试图探索人与社会关系之间"快捷而廉价"的距离。跨媒体艺术学院的郭定英出生在农村,他的很多家人都去城市工作,所以他的《脚手架上的人生》聚焦于城市建筑工人。他去工作,和表兄弟们一起生活了一个月,拍纪录片,把自己拍摄的经历和感受刻在砖头上。

关注传统,与当下接轨,是新一代艺术创作者的重要课题。胡贵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遥远的现在》用中国传统壁画、浮雕的线性造型语言和麦继山"薄肉塑料"的表达,描绘了他周围的人和事,让传统的壁画片段成为历史与今天、民族与个人之间的纽带。

突出艺术的治愈力量

"全球疫情仍未结束,人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创造。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齐琦对《阳城晚报》表示,在工艺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创作中,艺术的疗愈效果得到了凸显。

记者注意到,该研究所有两部作品名为《礼物》,但视角不同。斌的陶泥作品《礼物》,将人与动物融合成一种奇特的形状,探索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当人类伤害动物时,动物也会像"礼物"一般"反礼"一样伤害人类;

黄琦的《来哪儿》是一组岩彩装饰画,由六幅组成。图片切割呈现拱门的形状,结合半立体框架,表达失落、搜索、守卫三个阶段。根据介绍,《来吧》旨在表达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带着很多迷失的眼睛,迷失自己,这样他们才能回头看,不忘初心,让自己不断前进。

据悉,今年的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展强调工艺美术回归源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毕业典礼,我们可以为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新的可能性和想法。齐说,随着中国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工艺美术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在边村,年轻学生都有很大的潜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