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狂怒》:一场献给人性的葬礼

作者:新华社客户端

我很少看战争片,甚至这一次也是在单位内部放映时凑巧观看的。如果问我这部电影能打多少分: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大妈睡着了,而我泪流满面。

说起它的核心剧情,无非是一辆被炸坏的坦克在敌人前线一个十字路口的决死战。好心的导演安排了坦克底部的逃生舱门,于是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是真男主最后45度的窗边凝望,而除他之外,全军覆没。

一辆坦克,一个路口,一个晚上,五名男主,剧终。

然而,导演和编剧在如此促狭的时空中构造的生与死的临界、子弹与炮火的狂怒、绝望与希望的交锋、鲜血与泪水的重叠却让它的力量以几何倍数增长,甚至不啻惊心动魄的战争史诗。

《狂怒》:一场献给人性的葬礼

但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的另外一个主题,是人性的扼杀与挣扎。

饰演真男主诺曼的是一位92年出生的小鲜肉。从他被调入坦克排开始,到十字路口战争结束时,他的所见所闻一点一点扼杀着他在原本世界中的人性,从坚定到妥协、从善良到残暴、从怜悯到无情、从理智到疯狂,最终,随着他“机器”绰号的诞生,他的绝大部分人性被战争与战争中的人们完全吞噬,只留将灭未灭的火苗留在德国女孩那里死守。

《狂怒》:一场献给人性的葬礼

而将他人性吞噬的他的战友们,也最终多少承认了诺曼世界观中人性的存在,以此作为他们并没有完全沦为杀人机器的证明。

但是诺曼从底部舱门逃生,然后躲在坦克底下的时候,他却没有听从一手栽培他成为“机器”的皮特老大的劝告,而是举手投降。随着德国兵的手电筒照到坦克底下诺曼的脸,对人性的信任最终坍塌。

就如同诺曼钟情的德国姑娘之死一般,无法避免、无从逃避。

《狂怒》:一场献给人性的葬礼

这是整部片子的绝望之处所在。即使是以世界霸主自居的美国,尚自如此摊着两手,鲜血淋漓地诉说着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以及对人性丧失的无奈。

好在这场葬礼中,仍有对诺曼网开一面的德国兵来继承仅存的人性,作为这场葬礼中最后的点缀。

《狂怒》:一场献给人性的葬礼

而我想说的,并不止这些,我不知道这部影片有没有在向什么致敬,或者在为什么纪念。我所想起的所有,是在叙利亚战争的现实中经历过的日日夜夜。

熟悉的血,不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废墟,不熟悉的枯骨。

在死亡面前,没有意识,没有时间,没有情感,有的只是大脑的空白和冰冷的结局,如同战场废墟中怪叫着的狂风,狂风下鲜血淋漓的尸体,和尸体旁边锈迹斑斑的机枪。旁观的你,一遍又一遍地声嘶力竭地大喊:停下!别再继续了!没有人在听。而最终,这战争的疯狂蔓延终于让你麻木地闭嘴。正如同你眼睁睁地看着这场电影中的人们一步一步走向毁灭,这是对生命的凌迟。

我在前线时见过满身弹片的士兵,在即将告别的时刻,他的表情往往并不是非常狰狞的,甚至流露着一种对告别这场肮脏战争、告别这个虚伪世界的解脱。

《狂怒》:一场献给人性的葬礼

这令我想起了一句台词:虽然被地狱的业火焚烧,但我依然向往天堂。

面对战火的裹挟,人们无从选择,正如一个内心纯净的诺曼无从选择这个世界一样。在叙利亚战争中,千千万万的诺曼被这场举国焦土的战火灼烧得体无完肤,而挺身跳入这个无法超脱的炼狱。而他们大多是不幸的,并不是每一个诺曼,都能邂逅一个情投意合的德国女孩。

然而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残酷的,世界往往是大浪淘沙的。所有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事物,即使属于美好的人性,也终究无法在这浊世中长存。

所以有了我心中的这部影片,算作对美好的纪念,给人性的葬礼。

但是,我还是想把自己内心中的诺曼留得更久一点,一如电影结尾时仿佛意有所指的诺曼凝望的大特写。因为人们即使生活在最阴暗的地方,也终归都是向往光明的天堂的吧。

《狂怒》:一场献给人性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