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装备精良、套路老套——电影《狂怒》简评

作者:坦克装甲车辆杂志

节选自 暴怒战车——坦克战影片《狂怒》评析

原作者 窦超

影片中出现的美军坦克均为m4“谢尔曼”系列中型坦克,但却型号繁杂。大家都知道,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型号非常多,仅官方公布的改进型号和变型车就有50多种。本片中的m4坦克也可以称之为“大杂烩”,几乎涵盖了二战中美军使用的m4系列的主要型号。从片中镜头来看,既有早期整体浇铸车体的m4a1坦克,也有焊接车体的m4a2和m4a3坦克。更容易让人搞混的是,美军各个型号的m4坦克均配备了不同的主炮。

装备精良、套路老套——电影《狂怒》简评

一般来说,使用火炮的不同通常会成为区分不同型号坦克的主要标准之一。如美军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使用的是105毫米线膛炮,而其改进型m1a1主战坦克则使用120毫米滑膛炮。德军的“豹”1主战坦克也使用105毫米线膛炮,而“豹”2主战坦克则换装120毫米滑膛炮。也就是说,坦克换装主炮后一般就会被冠以一个新的型号,至少是一个新的改进型号。而美军m4坦克却是一个特例,其m4a1、m4a2和m4a3坦克配备的主炮均包括不同口径的种类。上述3种型号的m4坦克装备的主炮既有40倍径的m3式75毫米火炮,也装备52倍径的m1式76.2毫米火炮。按照英国人的统计数据,早期的8 400辆m4和9 700辆m4a1坦克,有三分之二装备75毫米火炮,剩下的三分之一则装备76.2毫米火炮。而生产数量达到11 500辆的m4a3坦克,装备75毫米火炮的有5 000辆,装备76.2毫米火炮的则为3 500辆,剩下的则装备105毫米的m4型榴弹炮。m1型76.2毫米火炮也有不同的改进型号,如m1a1、m1a2和m1a1c等,有的加装炮口制退器,有的则没有。这种情况造成识别不同型号m4坦克的很大困难。具体到《狂怒》一片中出现的m4坦克,科利尔车组的座车是一辆装备带有炮口制退器的76.2毫米火炮的m4a3坦克,而同在一个排的其它坦克则既有m4a1(即使同为m4a1,炮塔也有不同,当时什么炮塔有货就装什么炮塔)、也有m4a2。后两者的主炮则分别是76.2毫米长身管炮和75毫米短身管炮。战时情况下,美军确实有在一个单位中配备不同型号的m4坦克的情况出现,但是在一个坦克排里就配备火炮口径不同的3种型号的坦克却是不太可能的。从影片内容来看,科利尔所在的坦克排只剩下他的坦克后,应该是与同一连队,至少是同一个营里的坦克排合编。除非是极端情况,否则就会造成相互之间互不相识,给战斗过程中的协同动作等造成极大不便。从片中其他车组的人员认识科利尔这一情况来看,是同一个连队的两个坦克排合编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在一个坦克连里配备如此多型号的坦克,将会给后勤补给工作带来灾难。如此看来,片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同一型号的坦克道具难以凑齐的原因吧!

装备精良、套路老套——电影《狂怒》简评

从片中提到的美军坦克远比德军坦克薄弱的说法来看,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是美军坦克仅在装甲防护力上弱于德军坦克,实际上美军坦克的火力也要比德军坦克差上一大截。无论是40倍径的75毫米炮,还是52倍径的76.2毫米火炮,其穿甲能力都是比较弱的。m4坦克装备的40倍径m3型75毫米火炮,使用早期的m72穿甲弹能够在914米距离上击穿60毫米/30度钢板。但面对德军主力坦克——四号坦克h型80毫米的正面装甲,却只能在100米处有效击穿,而此时m4则早已进入了德军四号h型坦克的有效攻击范围之内。在1944年以后,m4坦克大量换装了m61型被帽穿甲弹。这种穿甲弹改良了对付倾斜装甲和表面硬化装甲的能力,且穿甲能力达到了500米击穿94毫米/30度钢板,穿透力大大优于m72穿甲弹,可以在500米的距离击毁德军坦克部队的主力——四号h型坦克。其火力已与4号h型差距不大,但面对装甲更厚、火力更强的“虎”式和“豹”式坦克,还是无能为力。m4坦克换装m1型52倍径76.2毫米火炮后,在常规作战距离下能有效对付四号坦克和三号突击炮,面对“豹”式和“虎”式坦克时仍显得有所不足。该型火炮无论使用m62型被帽穿甲弹或是m93型高速穿甲弹,都无法击穿“豹”式g型坦克的大倾角首上装甲,但m93型高速穿甲弹可在1 000码(914米)距离以上击穿“豹”式g型坦克的110毫米炮盾,而m62型被帽穿甲弹则需迫近到200码(182米)以内。有不少美军老兵回忆自己的坦克在数百米到数十米不等的距离向德军坦克开火,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射的炮弹在德国坦克装甲上反弹,飞到几百米的空中。据说,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得知m4坦克换装的76.2毫米火炮仍然无法击穿德国“豹”式和“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时大发雷霆:“怎么我们的76炮还是不顶用?我一直以为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军械委员会告诉我这门炮能干掉德军所有的坦克,为什么我总是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美军坦克在火力方面就处于很大的下风,必须通过一定的战术手段才能得到弥补,否则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这也是当年美军坦克部队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应该说,《狂怒》一片中对于这一细节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

装备精良、套路老套——电影《狂怒》简评

《狂怒》一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美军坦克在搭载步兵作战的时候,往往会在炮塔上留下一名步兵操纵车顶上的m2大口径机枪。这也是与m4坦克的武器配备特点有关的。东方的坦克通常会在炮塔顶上安装高射机枪,而美军却不是这样。其在炮塔顶上安装的机枪即使是大口径机枪,其任务也是以平射为主。当然,这也是与美军通常都会掌握绝对制空权紧密相连的。具体到m4坦克,其车顶装有m1919a4机枪和m2机枪各一挺,另有并列机枪和航向机枪(这挺机枪需要副驾驶兼机电员操纵)各一挺。其中,m2机枪由于体积较大,其安装位置比较靠后,需站在炮塔后面才能够操作,而不像车长舱门上的m1919a4,打开舱门探出身子即可操作。m4坦克有5名乘员,都各司其职无法到炮塔后面操作m2机枪(当然,硬抽出一个人也是可以的,但会降低车组作战效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有随车步兵配合作战时,美军坦克兵就会找个步兵站在炮塔后面操作m2机枪。这样既不影响车组人员配置,而且可以提供比并列机枪和航向机枪更为猛烈的火力。在解救被德军压制的步兵排后,就是用操作m2机枪的步兵使用曳光弹引导坦克火炮击毁树林中的德军反坦克炮的。

从道具方面来说尤为可贵的是,本片中出现的德军“虎”式坦克从行动部分的特点来看是一辆货真价实的“虎”式,而不是一辆用其它坦克底盘改装的冒牌“虎”式。这要比《拯救大兵瑞恩》等影片中用t-34坦克底盘扣个壳子改装为“虎”式,看着更为过瘾。此外,德军在夜战中使用“铁拳”火箭筒击穿科利尔座车时,火箭弹产生的金属射流在击穿炮塔装甲后又将格雷迪的身体打穿,造成格雷迪当场阵亡。这一细节也是在其它影片中很少见到的。

影片中双方的战术表现

如果说《狂怒》一片中关于武器装备方面的细节还算得上相当不错的话,那么本片中美军和德军的战术表现就差很多了。

作为影片中的重头戏,3辆m4坦克对决德军“虎”式坦克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只可惜的是,如果从军事角度对这一段情节做一剖析的话,也只能用“不着调”来形容了。且不说美军以相互妨碍的纵队队形行军,就是在遭到突然袭击之后的一系列处置上美军也犯了很大错误。当美军发现必须消灭这辆挡在必经之路上的“虎”式坦克后,他们选择迅速向前冲击与“虎”式坦克打近战的方式。这本身并没有错。当年苏军t-34坦克与德军“虎”式坦克作战通常也是采用这种“近身肉搏”的方式以多取胜的。但问题是需要采用一定的战术手段来降低己方向德军“虎”式坦克接近时遭受的损失。一方面需要己方坦克进行快速机动,以降低“虎”式射击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需要以宽正面、大间隔的队形向“虎”式坦克的两翼进行包抄。这一做法并不仅仅局限于绕到“虎”式坦克的侧翼攻击其薄弱的侧后装甲,而且也考虑到降低“虎”式坦克在短时间内对付多目标的能力方面。

装备精良、套路老套——电影《狂怒》简评

“虎”式坦克的炮塔采用液压驱动,通常先由液压驱动装置将炮塔转到大致方位,然后再以炮长手动方式进行精确瞄准定位。其炮塔旋转一圈的最短时间为60秒钟,如果液压驱动系统失效,炮长和车长以手动方式旋转炮塔的话,就分别需要转动手柄720圈和595圈才能完成。炮长和车长同时操作,可使炮塔旋转速度提高一倍。这也就是说,“虎”式坦克炮塔的旋转速度是很慢的,这也就意味着其对付大范围内多目标的时间间隔是比较长的。而使用电机驱动的m4坦克炮塔旋转一圈只需要15秒,仅为“虎”式坦克的四分之一。利用这一特点,如果m4或t-34坦克采用大间隔的队形高速冲击的话,那么“虎”式坦克在对其中一个目标实施射击之后,需要用比前两者长得多的时间才能转动炮塔并对下一个目标实施射击。这就大大提高了m4或t-34坦克成功接近“虎”式坦克的几率。而影片中科利尔率领的3辆美军坦克则是以几乎紧挨在一起的密集横队向“虎”式坦克冲击的,这种很小的间隔使得德军坦克在击中一个目标后只需要很短时间就可以调转炮口射击下一个目标。直到一辆美军坦克被击毁后,科利尔才下令剩下的2辆坦克分向“虎”式坦克左右两翼迂回。尽管“虎”式坦克又击毁了一辆美军坦克,但科利尔的座车已经冲到了很近的地方,并成功抗住德军2发炮弹的攻击后进到“虎”式坦克后面,随即以2发炮弹将其击毁。如果美军一开始就采用大间隔横队向“虎”式坦克两翼迂回的话,很可能德军只能击毁其中一辆美军坦克,至少可以拖长德军反应时间,科利尔的座车能够不挨2发炮弹就冲到“虎”式坦克近旁。

当科利尔的坦克在十字路口抗击德军步兵营的攻击时,其战术表现可以用令人匪夷所思来形容。本来,m4坦克相对于其当面德军最大的优势是其火炮远距离攻击能力和装甲防护能力(本来具有的机动能力优势已经因为履带被炸断而丧失掉了)。对面德军只是一个轻装步兵营,甚至连门像样的火炮和迫击炮都没有,唯一的反坦克武器——“铁拳”火箭筒也只能在很近距离内才能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美军要想更有力地打击德军就要充分发挥其远距离攻击能力的优势,而不是和德军打近战。而科利尔等人非但不发挥这一优势,反而将自己的坦克装扮成被击毁的坦克,放德军进到坦克周围后才开火。要不是当面德军都是些“脑残”,他们根本就连15分钟都支持不了(当时,已经绕过坦克的德军只需要打开影片中从不从里面锁住的舱门投个手榴弹,或者在车上放个炸药包就结束了)。当时,科利尔等人应该在沿着道路行进的德军刚刚进入视野时,即使用车上的火炮向其轰击,同时用机枪火力予以加强。这样,才能迫使德军在远距离上停止前进,并将其阻止住一段时间。实际上在片中那种情况下,单靠一辆没有机动能力的坦克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阻止一个步兵营的宽正面攻击的,发挥远射优势也只是拖长一点抵抗时间而已。至于后来的战斗场面,完全就可以用那种纯娱乐性质的枪战片来形容了,从军事角度根本就没有值得一提的地方。

装备精良、套路老套——电影《狂怒》简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