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虞洋:高分上“三本”,高考制度改革不该背锅

作者:荆楚网

近日,浙江高考普通类平行第一段专业分数揭晓,结果颇让人意外,五六所独立学院最低投档分数线杀入了100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646分的最低投档线,甚至超过了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的最低投档线。而四川大学锦城学院(637分),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614分),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631分),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609分)等,也都远超过原来一些一本院校的最低投档线。(7月19 《中国青年报》)

所谓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也就是社会上俗称的“三本”。因其高昂的学费、良莠不齐的教学质量,独立学院在社会上一直备受争议,甚至其毕业生在求职招聘上也被打上了莫须有的标签。但是这些独立学院创纪录式的高分除了让人大跌眼镜外,更多人在为这些高分考生唏嘘之余,困惑原本位于第二批次招生的独立学院何以受到了高分考生的青睐?

众所周知,近年来本科批次合并一直在如火如荼得上演。早在2015年,浙江就合并了第二、三本,而今年浙江高考志愿填报制度更是率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采取了“不分批次,专业平行投档”,之前的分批次录取原则不再适用于今年的志愿填报。这也使原本位于第二批次录取的独立学院,有机会和原来的一本高校一起竞争,继而出现了独立学院碾轧名校的情况。

独立学院碾压名校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口水战。不少人质疑高考志愿填报制度改革步子太大,将原本秩序井然的填报工作搅得一团糊涂。也有人辩称改革的出发点甚至制度本身没有问题,反而是这些错填了独立学院的高分考生没有仔细研究院校才引发的恶果。但是,更多人还是将这遗憾的结果归咎于首次施行的志愿填报制度。

首次施行,不论是谁都没有经验,也无法预料到会产生如此大的偏差。批次合本是好事,至少为那些敢于进取,却受困于“出身”的独立院校提供了和名校竞争的直接舞台。其次日益激烈的院校竞争还能倒逼一些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增强教学质量。

反观那些高分上“三本”的学生,600多分的高考成绩,拥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却在志愿填报上折戟,仅仅是因为首次实施的填报制度,怎么都说不过去。笔者认为他们对志愿填报工作的轻视和疏忽同样难辞其咎。虽说今年不再明确划分批次,但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想查到近几年的投档分数和具体排名并非难事。如果在志愿填报之前他们做了充足的研究和咨询,何以会出现这样的纰漏。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志愿填报也不容忽视。

什么分数上什么学校,分数高的学生上名校,分数低的学生上“三本”,本就没有这样的规定,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一定比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优秀也难以一概而论。但是这次出现的遗憾结果却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不过这或许是对高考改革的一次质量评估,试验之余也是在提醒相关部门在开启高考改革的同时,也要兼顾预防措施的跟进,莫让类似事件重演。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