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名称】覆盆子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干燥果实。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
【原形态】掌叶覆盆子 落叶灌木,高2-3m。幼枝绿色,有白粉,有少数倒刺。单叶互生;叶柄长3-4.5cm;托叶线状披针形;叶片近圆形,直径5-9cm,掌状5深裂,中裂片菱状卵形,基部近心形,边缘有重锯齿,两面脉上有白色短柔毛;基生五出脉。花两性;单生于短枝的顶端,花萼5,宿存,卵状长圆形,萼裂片两面有短柔毛;花瓣5,白色,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圆钝;直径2.5-3.5cm;花梗长2-3.5cm;雄蕊多数,花丝宽扁;花药丁字着生,2室;雌蕊多数,具柔毛,着生在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下垂;小核果密生灰白色柔毛。花期3-4月,果期5-8月。

覆盆子花果(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性状】干燥聚合果为多数小果集合而成,全体呈圆锥形、扁圆形或球形,直径4~9毫米,高5~12毫米。表面灰绿色带灰白色毛茸。上部钝圆,底部扁平,有棕褐色的总苞,5裂,总苞上生有棕色毛,下面常带果柄,脆而易脱落。小果易剥落,每个小果具三棱,呈半月形,背部密生灰白色毛茸,两侧有明显的网状纹,内含棕色种子1枚。气清香,味甘微酸。以个大、饱满、粒整、结实、色灰绿、无叶梗者为佳。
覆盆子中药(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产地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等地。
【有效成分】覆盆子含有机酸、糖类及少量维生素 c,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覆盆子酸(fupenzic acid)。
【药理研究】
1.抑菌作用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霍乱弧菌也有抑制作用。
2.雌激素样作用 大鼠、兔的阴道涂片及内膜切片等指标表明,覆盆子似有雌激素样作用。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治阳痿,遗精,溲数,遗溺,虚劳,目暗。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
【性味归经】甘、酸,温。归肾、膀胱经。
【禁忌】肾虚有火,小便短涩者慎服。
【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百度百科
您觉得我们的努力对您有帮助吗?想了解更多本草知识,就扫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吧!您的关注是我们努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