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军人,面对敌军来袭,最大的实力,无非是一个”死“字,百年前,国家凋敝,战乱不断,救国于危难中,成为了那个时代大多数有志青年的追求,在诸多年轻人里,有这么一位豪门公子,他不惧艰难,甘愿参军为国效命,后来与优势日军作战,明知打不过还要坚持,最终以死殉国,他叫滕久寿。

提到滕久寿这个名字,很多人感到陌生,实际上他在我国抗战历史上,有着杰出的贡献,他是淞沪战役第一个牺牲的将官,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
1899年,滕久寿出生在贵州省都江县的一个豪门世家,他的父亲滕子清于都江厅任职,从小滕久寿就有一腔热血要报效国家,他是家里老三,面对哥哥常常仗势欺人的行为,他向来看不惯,很是气愤,常常以”精忠报国自劢“18岁那年,滕久寿考入贵州讲武学校炮兵科,这是当时贵州最好的军事学校,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有名的军事学校。
1919年,滕久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进入黔军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北伐战争时,滕久寿所在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0军,同年他被调到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当教官,后来几年,第10军经过几次改编,各级军官相继降级,军事生涯不如意时,滕久寿正巧遇见了自己在贵州讲武学校的同学邓振铨,邓振铨时任吴淞区要塞司令,而那时司令部的参谋长杜作镇因病请辞,在邓振铨的安排下,滕久寿成为了要塞上校参谋长。
日本人对上海已经垂涎已久,当时驻扎在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多次电告各部队,要加强警戒,邓振铨不当回事,一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1932年1月28日,日军发动攻击,邓振铨大慌,此时与敌军开战,他竟然为了自保勾搭日军,为他们的军舰提供淡水和食物,如今开战,邓振铨作为要塞司令只身逃跑,成为了可耻的民族罪人。
邓振铨跑到南京后,发布公函,要滕久寿暂代司令一职,当时日军出动了极为优势兵力,不仅如此,他们还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给予中国守军以迎头痛击,面对日军的强大火力,滕久寿知道自己打不过,但是他作为一个军人,最大的职责,便是守卫国土,明知不可为之,滕久寿率军对日军进行猛烈的攻击。
7天的激战,吴淞要塞的守军死亡惨重,但是他们凭着勇气依然将要塞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里,2月4日,日军增兵,不仅如此,他们还出动24架飞机进行轰炸,吴淞全镇成为火海,滕久寿依然不退,指挥作战,不幸被弹片击中后,他也决不后退说“我是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速还炮杀敌,后退者枪毙“
说话间,日军的炮弹掉落,弹片穿过将军的胸腹,滕久寿以死殉国,时年33岁,他死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少将军衔,安葬于霍必蓝路永安公墓,于1984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作为中国军人,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滕久寿死战不退,当真是所有军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