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峰巅岩缝间的云雾茶之极品——龟山岩绿茶叶简介制作工艺品质特点

龟山岩绿茶产于黄冈麻城市龟山峰一带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山里人通过进行采摘,将采摘来的毛尖经过人工精巧制作,就是龟山岩绿茶。这种茶具有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汤色碧绿,叶底嫩匀等特色,每年一到市上,就被人们抢购一空。

峰巅岩缝间的云雾茶之极品——龟山岩绿茶叶简介制作工艺品质特点

龟山岩绿茶,产于麻城市龟山峰一带海拔800米以上的罗百川村、龟尾村和柿饼山村的高山上。这里常年雾锁烟横,气候湿润,温度一般低于山下5—8度。每当谷雨前夕,大雾特多,有时只有午饭前后的2—3小时才能见到阳光。这时,生长在峰巅岩缝里的茶树渐渐泛绿,冒出如针似的嫩叶。

被列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的龟山绿茶,1980年10月被评为全国五大名茶之一,1988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奖,1989年亚运期间,送往北京,受到国际友人赞赏。

峰巅岩缝间的云雾茶之极品——龟山岩绿茶叶简介制作工艺品质特点

龟山岩绿茶整个手工制作工艺流程为:杀青、揉捻、初烘、理条、整形、干燥六道工序。。特级龟山岩绿采摘时间为清明前至谷雨前后约20天,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保证嫩度,匀度、净度,做到雨水叶不采,紫色叶不采,对夹叶不采,虫吃叶不采。

杀青:锅温升至200℃,每锅投叶量为0.5公斤左右,鲜叶下锅后用手迅速翻炒,抖闷结合,以抖为主.当炒至叶软略有粘性,将锅温降至约120℃,炒至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减重40-50%,迅速出锅,薄摊散热。

揉捻:将摊凉的杀青叶放在竹匾内初揉,采用双手向前推动倒转分开的揉法,用力先轻后重,当茶条紧卷时适当轻揉,时间约10—15分钟。

初烘:将揉捻解块叶上入手拉百叶式热风烘干机中初烘,初烘温度1200℃,烘至茶条失去粘性,略有刺手时下烘摊凉。

整形:快、匀、巧的整形,是决定岩绿茶外形圆直紧细的关键工序。锅温先高后低,开始为90—100℃左右,待炒至七成干时,锅温保持60-70℃,投叶量0.5公斤,以两手搓带,连扭带搓,使茶条均匀松散,如此反复搓条,待茶条进一步卷紧,并失去粘性,含水量约为20%时及时整形。将茶条收拢理直,两掌合抱,虎口张开,右手向前,左手向后,茶条在手中转动,以去重回轻的手法,使茶条在手掌中均匀地散落于锅内,然后再收拢理直,拉条,往复循环,待茶条紧细圆直,白毫显露即可出锅摊凉回潮。

干燥:干燥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控制在80-100℃,烘至足干下机摊凉包装。

峰巅岩缝间的云雾茶之极品——龟山岩绿茶叶简介制作工艺品质特点

龟山岩绿为条形绿茶,其品质特征为:条索紧细圆直,锋毫显露,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汤色碧绿清亮,叶底黄绿嫩匀。

峰巅岩缝间的云雾茶之极品——龟山岩绿茶叶简介制作工艺品质特点

(文中素材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