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讯
四川观点 记者 郑志浩 内江观察罗伟 唐光摄影报道
10月16日,内江市龙昌市环城东路,西南国际轻纺城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外立面的装修工作,一期工程正在装修,原有的灰色混凝土外立面覆盖着越来越光滑的瓷砖。
西南国际轻纺城这个平台,是隆昌打造中国纺织第四极的重要动力点。基于龙昌悠久的涮涮纺织文化,以该项目为契机拓展国内外市场,龙昌正在将纺织行业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更换
纺织品交易市场升级破解发展瓶颈
"你在各种电商平台上卖的很多被子,其实都是龙场制造的。龙昌市纺织品加工行业协会会长刘勇介绍,龙昌自古以来就是国内纺织品生产、加工、销售的集散地。早在清乾隆时期,龙昌当地亚麻业已初步形成,随着化纤产品的普及,20世纪70年代,龙昌当地纺织企业集体向化纤家纺转型,90年代在交通道路上和新华街形成了两大化纤市场。
目前,两大市场的年营业额已达20亿元,约1000万人从事纺织行业,其中5万人在当地就业,另有5万人龙昌人在成都、上海、杭州、昆明等地从事纺织品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工作。
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城市化纤市场由于存储空间小、消防设施不完善、停车拥堵等问题给企业和客户带来了很多不便,"大产业、小市场"的局面跟不上发展需求,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为此,两大市场的商户组成了一个财团,投资开发西南国际轻纺城——这是一个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推广的经营平台,承接隆昌化纤市场的整体搬迁。
西南国际轻纺城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26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共三期建设,一期贸易流通区交易市场面积约25000平方米。交易市场建成后,可容纳1200家核心企业进入运营,整体运营成熟,预计年交易规模将超过200亿元,直接间接带动10万人就业。
该项目的第一阶段计划于2021年底投入试运行。"通过'腾笼不换鸟'的形式,原有市场上数百家商户集中签约,以及来自成都、昆明等全国各地的近300家商户签约,轻纺城投资进展顺利。该项目是与引进相关的项目,致力于建设浙江柯桥后中国轻纺城、江苏南通斯塔克石桥家纺城、广州国际轻纺城后的第四极中国纺织城。
填充短板
创新产业愿景走向外界 让"天下长长长"
新的贸易空间已经出现,新的产业形态正在培育之中。根据规划,中国西南国际轻纺城项目将依托线下实物市场,重点发展纺织电力商业状态。
"目前,龙昌已发展了十几家纯电商纺织企业,一家企业交易量已突破数十亿,五户达到5000万元水平。刘勇表示,传统家纺行业受到电子商务的挤压和冲击,向线上电子商务的转型一方面积极拥抱行业趋势,也为企业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生产加工,是纺织工业的独创品。在这一领域,龙昌家纺企业整体呈现出"小而散"的局面,以小企业租房加工和家庭作坊加工为主。"今年有一家浙江做外贸企业来访,也因为龙昌缺乏标准化的加工能力和专业化的现场承接订单,未能留住这家企业的订单。刘勇介绍。
短板亟待完成,项目一期贸易流通区预计将于2021年底投入试运行,随后跨境电商仓储物流区和加工研发总部区建设。加工研发区将建设标准化厂房,建设智能化生产线,提高龙昌纺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力争在2022年开工建设,为龙昌纺织行业打造坚实的制造基地。
同时,龙昌还将推动当地纺织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整合中小企业等方式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引领龙场纺织品牌创建龙场纺织品牌,改善纺织企业"小散化"现状。
前者的轻纺城用"国际化"字样,彰显了龙昌纺织业发展的远见卓识。今年以来,龙昌纺织产品大放异彩。6月,西南国际轻纺城通过市场采购向美国出口价值25万元的婴儿用品,成为四川市成都以外地区首家参与市场采购贸易的轻纺城;
目前,龙昌纺织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已销往美国、巴西、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接下来,龙昌将进一步推动纺织产品出海,提升龙昌纺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本文摘自《川报》-创关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和传播服务。
用户名: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