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苹果公司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停止使用英国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图形处理芯片,并终止专利费支付。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股价随着苹果发布的消息骤然下跌69%,达到8年来的最低谷。
上周,华尔街日报报道,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由于未能与苹果公司针对当前的授权和版税协议达成替代性解决方案,公司已启动“争议处理程序”,并且宣布出售核心业务mips与ensigma。
虽然ensigma的无线通信业务对中国来说并非不可或缺,但mips还是颇具价值的。如果中资能够收购mips的话,对中国ic设计产业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与苹果的利益纠葛
和amd如雷贯耳,但超微半导体的中文名知道的人就少一些类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中文名进想科技的传播力也不如其英文名。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前身是一家名为video logic的公司,video logic成立于1985年,主营业务是图形与音频加速等方面。后来选择了与arm类似的盈利模式,就是对外出售ip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发展历程中,苹果对其有一定帮助——苹果不仅曾持有10%左右的股份,还是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头号客户。苹果公司设计的a8、a9、a10等处理器都搭载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的gpu。在去年,苹果公司支付的费用约占imagination总收入的一半左右。
由于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盈利模式类似于arm,都是靠卖授权赚钱。这意味着苹果公司每卖出一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都要向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支付专利费。而且如果未来苹果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的话,也就意味着要支付更多的专利费。因而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如果能够收购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一次性花一大笔钱买下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显然比长年累月向其支付授权费用更划算。所以在去年苹果曾经试图收购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只不过没能成功。
而不久前苹果公开宣布将在两年内停止使用英国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图形处理芯片,很有可能是苹果试图向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施压,以换取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妥协。类似的招数苹果在收购pa semi的时候也用过,只不过pa semi遭遇的是投入的研发资金无法收回,资金链紧张,而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面临的是股价暴跌69%。
至于苹果能否真的会在2年后使用自己研发的gpu,这个还不好说。毕竟高性能gpu的技术门槛并不低,而且有很多各种专利和底层技术障碍。即使是intel这样在90年代就做过图形芯片的厂商,在gpu技术方面,也是入股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之后,intel自家的gpu性能才有比较大的提高。何况gpu上还有很多专利壁垒,即便将来苹果成功研发了自己的gpu,是否会面临英伟达、amd发起的专利战还是未知数。
中资收购mips能获得哪些好处
在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股价大跌之后,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市值不足2.5亿英镑,这点钱也就是北上广深几幢楼盘的价值。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当年收购mips也就花了1亿美元,而且当初如果不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只需要6000万美元就能收购mips。随着mips走下坡路,收购价不会变得比当年的价格更高,对于国内紫光这样投资者来说,收购mips,钱压根不是问题。
据业内人士披露,在苹果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停止使用英国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图形处理芯片之前,其实就有国内资本有收购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或者是收购其麾下mips公司的意图。
说起当时国内资本有意图收购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或者是收购其麾下mips公司,其诱因源自去年日本软银以310亿美元收购了英国arm。
众所周知,arm并不出售cpu,而是出售指令集授权和ip授权。而且还附有授权期限限制。由于软核授权平均每2-3年就更新一次,这就容易导致旧的软核还没吃透,为了技术先进性不得不买新的软核授权。从而形成所谓“引进一代、落后一代、重复引进”。从实践上看,华为开发了k3、k3v2、麒麟910、麒麟920/925、麒麟930、麒麟950/955、麒麟960系列芯片,从k3开始至今已有7年,但cpu核全是从arm反复购买——arm11、arm cortex a9、a7、a15、a53、a72、a73。
而指令集授权较为昂贵,每5年的授权根据不同的授权等级,费用从数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不等。恰恰是如此高昂的授权费致使u.c. berkeley等几个大学推出risc-v指令集,google、惠普、oracle、西部数据等公司成立risc-v基金会。
总而言之,就是购买arm的ip授权或指令集授权,会导致在技术上和利润上受制于arm。
虽然目前arm的授权费用并不算太高,但由于日本软银以310亿美元收购了英国arm,进而产生了一些不确定因素——按目前arm的情况,需80多年才能收回投资,这还是在没有计算利息的情况下。
日本软银曾经宣称arm公司将继续保持原有的管理体制,其商业模式不会受日本软银钳制。但投资人是趋利的,资本家也不是活雷锋。因此,将来arm授权费用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当arm提升授权费用之后,这必然会相应的削减国内arm阵营ic设计公司的利润空间。
此外,以美国、日本与中国现在并不算太和谐的关系,一旦再次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从最坏的前景考虑,arm很有可能收紧技术授权或参与对中国企业的制裁。
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在国家利益面前,商业利益完全不值一提。正如不久前美国政府制裁中兴通讯,当时美国政府还声称要对华为也展开调查,而arm同样是与美国处于同一战壕的盟友,共同参与了对中兴的制裁。而且在制裁中兴的过程中,美国上游电子元器件厂商利益也受到损害,但中兴依旧难逃被制裁的命运,最后不得不支付8.9亿美元罚金。
因此,收购mips的最大好处是一旦日本在arm授权上玩花样,中国还能有mips可用。对于国内众多arm阵营ic设计公司而言,mips也可以成为一个技术备份。而且一旦中资收购了mips,开始大力扶持mips,中国就可以凭借mips + linux衍生版的模式构建可以与wintel、aa体系相抗衡的第三极。
唯一要考虑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否同意中资收购了。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