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著名晶片廠商和蘋果談崩 中國資本機會來了

不久前,蘋果公司宣布将在未來兩年内停止使用英國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圖形處理晶片,并終止專利費支付。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股價随着蘋果釋出的消息驟然下跌69%,達到8年來的最低谷。

上周,華爾街日報報道,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由于未能與蘋果公司針對目前的授權和版稅協定達成替代性解決方案,公司已啟動“争議處理程式”,并且宣布出售核心業務mips與ensigma。

雖然ensigma的無線通信業務對中國來說并非不可或缺,但mips還是頗具價值的。如果中資能夠收購mips的話,對中國ic設計産業的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與蘋果的利益糾葛

和amd如雷貫耳,但超微半導體的中文名知道的人就少一些類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中文名進想科技的傳播力也不如其英文名。

英國著名晶片廠商和蘋果談崩 中國資本機會來了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前身是一家名為video logic的公司,video logic成立于1985年,主營業務是圖形與音頻加速等方面。後來選擇了與arm類似的盈利模式,就是對外出售ip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發展曆程中,蘋果對其有一定幫助——蘋果不僅曾持有10%左右的股份,還是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頭号客戶。蘋果公司設計的a8、a9、a10等處理器都搭載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的gpu。在去年,蘋果公司支付的費用約占imagination總收入的一半左右。

由于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盈利模式類似于arm,都是靠賣授權賺錢。這意味着蘋果公司每賣出一部手機或者平闆電腦,都要向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支付專利費。而且如果未來蘋果公司的生意越來越紅火的話,也就意味着要支付更多的專利費。因而對于蘋果公司來說,如果能夠收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一次性花一大筆錢買下imagination technologies,顯然比長年累月向其支付授權費用更劃算。是以在去年蘋果曾經試圖收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隻不過沒能成功。

而不久前蘋果公開宣布将在兩年内停止使用英國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圖形處理晶片,很有可能是蘋果試圖向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施壓,以換取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妥協。類似的招數蘋果在收購pa semi的時候也用過,隻不過pa semi遭遇的是投入的研發資金無法收回,資金鍊緊張,而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面臨的是股價暴跌69%。

至于蘋果能否真的會在2年後使用自己研發的gpu,這個還不好說。畢竟高性能gpu的技術門檻并不低,而且有很多各種專利和底層技術障礙。即使是intel這樣在90年代就做過圖形晶片的廠商,在gpu技術方面,也是入股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之後,intel自家的gpu性能才有比較大的提高。何況gpu上還有很多專利壁壘,即便将來蘋果成功研發了自己的gpu,是否會面臨英偉達、amd發起的專利戰還是未知數。

英國著名晶片廠商和蘋果談崩 中國資本機會來了

  中資收購mips能獲得哪些好處

在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股價大跌之後,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市值不足2.5億英鎊,這點錢也就是北上廣深幾幢樓盤的價值。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當年收購mips也就花了1億美元,而且當初如果不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隻需要6000萬美元就能收購mips。随着mips走下坡路,收購價不會變得比當年的價格更高,對于國内紫光這樣投資者來說,收購mips,錢壓根不是問題。

據業内人士披露,在蘋果宣布将在未來兩年内停止使用英國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圖形處理晶片之前,其實就有國内資本有收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或者是收購其麾下mips公司的意圖。

說起當時國内資本有意圖收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或者是收購其麾下mips公司,其誘因源自去年日本軟銀以31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arm。

英國著名晶片廠商和蘋果談崩 中國資本機會來了

衆所周知,arm并不出售cpu,而是出售指令集授權和ip授權。而且還附有授權期限限制。由于軟核授權平均每2-3年就更新一次,這就容易導緻舊的軟核還沒吃透,為了技術先進性不得不買新的軟核授權。進而形成所謂“引進一代、落後一代、重複引進”。從實踐上看,華為開發了k3、k3v2、麒麟910、麒麟920/925、麒麟930、麒麟950/955、麒麟960系列晶片,從k3開始至今已有7年,但cpu核全是從arm反複購買——arm11、arm cortex a9、a7、a15、a53、a72、a73。

而指令集授權較為昂貴,每5年的授權根據不同的授權等級,費用從數千萬美元到上億美元不等。恰恰是如此高昂的授權費緻使u.c. berkeley等幾個大學推出risc-v指令集,google、惠普、oracle、西部資料等公司成立risc-v基金會。

總而言之,就是購買arm的ip授權或指令集授權,會導緻在技術上和利潤上受制于arm。

雖然目前arm的授權費用并不算太高,但由于日本軟銀以31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arm,進而産生了一些不确定因素——按目前arm的情況,需80多年才能收回投資,這還是在沒有計算利息的情況下。

日本軟銀曾經宣稱arm公司将繼續保持原有的管理體制,其商業模式不會受日本軟銀鉗制。但投資人是趨利的,資本家也不是活雷鋒。是以,将來arm授權費用上存在較大的不确定因素,當arm提升授權費用之後,這必然會相應的削減國内arm陣營ic設計公司的利潤空間。

此外,以美國、日本與中國現在并不算太和諧的關系,一旦再次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從最壞的前景考慮,arm很有可能收緊技術授權或參與對中國企業的制裁。

不要覺得這是危言聳聽,在國家利益面前,商業利益完全不值一提。正如不久前美國政府制裁中興通訊,當時美國政府還聲稱要對華為也展開調查,而arm同樣是與美國處于同一戰壕的盟友,共同參與了對中興的制裁。而且在制裁中興的過程中,美國上遊電子元器件廠商利益也受到損害,但中興依舊難逃被制裁的命運,最後不得不支付8.9億美元罰金。

是以,收購mips的最大好處是一旦日本在arm授權上玩花樣,中國還能有mips可用。對于國内衆多arm陣營ic設計公司而言,mips也可以成為一個技術備份。而且一旦中資收購了mips,開始大力扶持mips,中國就可以憑借mips + linux衍生版的模式建構可以與wintel、aa體系相抗衡的第三極。

唯一要考慮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是否同意中資收購了。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