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底捞你学不会,但你可以学张勇“空手”夺股权

作者:创业创新观察
海底捞你学不会,但你可以学张勇“空手”夺股权

海底捞

创业初期,平分股权的创业公司不在少数,如果你是张勇,创业已经取得初步成功,但这个时候你发现合伙人施永宏的管理能力已经跟不上公司发展了,但你又没有绝对的控股权,你会怎么做呢? 强势剥夺他手中的股权,再把他踢出局吗? 这么做的结果大概率是两败俱伤。

文/一刘

关于海底捞的创业史,网上流传着一个张勇“铁腕夺股权”的故事。

2007年的时候,海底捞准备上市,当时的财务顾问建议说,公司有绝对控股股东,有利于上市。

于是,张勇以原始出资额1000元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妇手中“买”走了18%的股权。

为什么是18%呢?因为张勇夫妻两人本就掌握着50%的股权,加上18%就是68%,也就拥有了绝对控股权。

海底捞你学不会,但你可以学张勇“空手”夺股权

海底捞张勇

2007年,13岁的海底捞,已经是国内顶尖的餐饮品牌。

这从侧面可以说明一二。

2009年的时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黄铁鹰主笔的《海底捞的管理智慧》,成为《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进入中国八年来影响最大的案例,从那以后,中国几乎所有的商学院都开始讲授海底捞。两年后,《海底捞你学不会》正式出版。

按照当时的品牌价值和财务数据,18%的股权,估值至少上亿,但偏偏以1000元象征性的价格就转让了。

一个敢要,一个愿给,都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大格局。

如果你是张勇,你未必有这么厚的脸皮。如果没有,你也就没法让海底捞更加辉煌。

如果你是施永宏,你未必能轻易放弃如此大的利益。而不愿意放弃,海底捞可能也就沉在海里了。

这么做的结果大概率是两败俱伤。毕竟,有施永宏这种格局的合伙人,是在是太罕见了。

那有没有更稳妥的办法呢?或许我们可以从海底捞张勇和施永宏后来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这里我们先来介绍一家公司,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旗下的独家底料供应商,拥有独家永久免费使用海底捞商标的特许经营权,产品可以向第三方出售。

颐海国际最初成立与2005年,专门负责生产火锅底料,处于海底捞的上游,与海底捞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颐海国际目前已经在香港上市,张勇夫妻拥有35.59%的股权,施永宏夫妻拥有16.94%的股权。这是颐海国际2016年上市后的股权架构,至于2005年和2007年以及上市前的股权架构,尚不清楚。

但是作为当时海底捞旗下的“子公司”,基本上可以认定张勇和施永宏夫妻各拥有50%的股权。

海底捞的关联公司很多,这里仅列举颐海国际。

我们再来盘点一下施永宏的履历。

海底捞你学不会,但你可以学张勇“空手”夺股权

施永宏

1994年到2001年,担任海底捞的副总经理。仍处于海底捞的权利副中心。

2001年至2009年担任海底捞的监事。基本上已经不管事了,出让股权发生在2007年。

2009年7月起担任海底捞董事,我们可以理解为权利开始回归。

2015年12月起施永宏担任颐海国际董事,2016年3月担任非执行董事,2017年11月14日,担任颐海国际董事会主席,一年后兼任ceo。

颐海国际目前市值约500亿港元,海底捞约1300亿港元。

现在,我们回到2007年,假如施永宏不愿意转让股权,张勇还能怎么做?他有b计划吗?

如果有,也许是这样的:

张勇夫妻拥有68%的海底捞股权,张勇担任海底捞董事长兼总经理。

而施永宏夫妻可以拥有颐海国际68%的股权,施永宏担任董事长和ceo。

双方各执掌一家公司,互相持股,会使合作更加稳定。

这样的“等价交换”,或许更显公平、合理,更符合人性,也更容易实现。

施永宏当时的甘于放弃,到今天的美好结果,确实值得称道,但如果结局不是这么美好呢?

如果你的合伙人让你做第二个施永宏,你会怎么办呢?

我是一刘,关注我,解锁更多密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