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笃君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在古希腊,每年葡萄丰收之时,人们都要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酒神狂欢祭常常以过度放纵的方式达到高潮,这种迷狂远远超出了向酒神狄奥尼索斯致敬的仪式目的。古希腊的酒神狂欢祭其实是以酒神崇拜为幌子,人们在这个节日中可以放荡不羁,纵情享乐,反抗充满束缚的日常生活。因此,古希腊的酒神崇拜在古罗马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古罗马的酒神叫巴库斯(bacchus)。

▲ 油画《年轻的巴库斯》(1598)
意大利巴洛克画家卡拉瓦乔 作
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在意大利巴洛克画家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1-1610)笔下,年轻的酒神巴库斯头戴葡萄藤冠,身穿白袍,倚靠在一张宴饮长榻之上,慵懒地露出臂膀。他左手捏着一只盛满红酒的葡萄酒杯,正在递给画外的你,他歪着头面向你,用眼神邀请你屈服于他所献上的这一杯虚空的肉欲。酒神巴库斯还年轻,指甲缝里甚至还嵌着泥,他面庞红润,然而肌肉发达。
画中这位扮作酒神巴库斯的男孩据艺术史家推测可能是卡拉瓦乔的学生兼情人马里奥·明尼蒂(mario minniti,1577-1640),他满足了卡拉瓦乔对模特的要求:肤白,柔嫩,但有着结实而浑圆的肌肉。因此,酒神男孩明尼蒂还出现在卡拉瓦乔的其它作品中:
▲ 油画《抱果篮的少年》(1593)
现藏于罗马博尔盖赛美术馆
▲ 油画《弹琴少年》(1596)
私人收藏
无论是“酒神少年”、“果篮少年”还是“弹琴少年”,卡拉瓦乔笔下的男孩身上都有一种慵懒的性感,伴随着他一起出现的道具总是那些代表着感官享受的美酒、水果或乐器。卡拉瓦乔用一种对人物与静物的高度现实主义写照带给观者以虚幻的错觉,每一幅画上的少年仿佛都在邀请你一起来庆祝一场古罗马的感官解放的盛宴,这自由的盛宴甚至是一场启蒙的仪式。
酒神圣杯
▲ 油画《年轻的巴库斯》(1598,局部)
这场感官解放的盛宴也可以从少年手中那献给观众的酒神圣杯中看到,这种形状的高脚酒杯是典型的十六世纪威尼斯产酒杯。威尼斯是狂欢之地,与古希腊的酒神岛——安德罗斯岛一样,威尼斯也是酒神狂欢盛宴之岛。
而酒神桌上那些腐烂的果实则暗示着生命的无常易逝与物质财富的虚空。和巴洛克时代的其他画家一样,卡拉瓦乔也偏爱虚空(vanitas)这一主题。韶华易逝,青春和快乐都是短暂的,一切都将屈服于腐朽与死亡,但这也正是酒神邀请我们及时行乐的原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