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缘来酱子

近日,在河南,派出所接到一位61岁老太太打来的报警电话,她说自己被一个18岁的小伙用“私密照”敲诈了。
去年,两人在某手机交友软件上认识,相谈甚欢,没多久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老太太知道小伙经济状况不太好,主动提出给他钱花,还专门给他租了公寓。小伙子说啥老太太就听啥,甚至把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密码给了对方。
之后的一年里小伙以各种理由向老人要钱,先后从老人这里拿走七八张信用卡。老太太一看几十万的账单也急了,质问小伙,没想到小伙竟拿出私密照威胁,老人只好继续给他转账,最终被骗取了40多万元。
民警根据几张信用卡的消费记录锁定了小伙,最终在一家宾馆内将其抓获。目前小伙已经被警方采取刑事措施。
变老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你得拚命装得很体面。
在北京有一个相亲角。每周都会有几百号老人过来相亲,他们可不是为了给孩子找个归宿,而是要给自己找个老伴。
75岁的李大爷就是其中一员。李大爷遇到过很多相亲对象,无一例外的都把钱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到这来百分之九十都是找钱包的。”
之前,李大爷有一个河南的女友,两人相处几年后,对方要求给她50万。
李大爷没答应,女友就抛弃了她,找了另一个新对象去了东北。
他75岁还没有放弃对爱情的嚮往,这是一件挺让人感慨的事情。
老人多渴望爱情,不愿为了爱情与子女闹翻,让自己陷入左右为难的痛苦中。
很多老年人,无论他们的人生如何充满自我肯定的能力,却常常找不到他们的爱......。老年人的爱情 ,有梦是苦,没梦也是苦。
在我们心目中的老人,他们是端庄慈祥的,他们关心的,无非是粮食蔬菜、家庭子女,总之,跟爱情扯不上什么关系。
很多独居老人,在把自己收拾得一尘不染的体面背后,藏著的是独居生活的巨大孤独。
老年人对爱的需求,一直都被我们忽略了。
爱这个字,年轻时渴望追寻,中年时想爱却往往说不出口,只能在永恒的匮乏与爱情的失落感中,叨叨絮絮、欲说还休。无形中,彷彿有种生命的最后渴望,催促我们全力投入失乐园中。
爱情该到此为止了吗 ?
有位65岁的离异大叔,相亲有五年了。他说这一路寻找爱,很可能到人生最后也没有结果。
他把相亲角比喻成沼泽地,虽然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但也有微微的火苗,让人想要试试看。
他说:“哪怕就那一丝的光亮,就算是看着那个光亮,我就想得到。“
湖南作家薛忆沩的小说《空巢》中的故事。看似荒唐的情节和人物设定,其实都有据可寻。
《空巢》的灵感来自薛忆沩母亲的亲身经历。那天他的母亲一改往常,对他十分戒备。薛忆沩事后才知道,当时的母亲正赶著给诈骗分子汇钱。
对方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老人的防线,又轻而易举地骗走了她的积蓄。薛忆沩忍不住责备母亲,却突然发现母亲才是整件事情最大的受害者,她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独居老人逐年增加,大多缺乏陪伴,有寂寞感。
上一代的父母,年轻时的生活重心就是工作赚钱、拉拔儿女,没有自我的观念,也没有培养兴趣。
当孩子长大、离家,不需要自己的照顾了,生活便顿失重心,成天无所事事,不知道怎么打发漫长的时间,于是开始东想西想。
更渴望找个人来陪,尤其在情感这一块,用黄昏之恋找回年轻时狂野的遗憾,完成来不及的梦。
爱情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人对它的渴望是不分年龄的,是一种在心灵上的满足,也是一种在精神上的需要,尤其是“老小孩”,老人的孤独有时不单单是有子女的陪伴就可以消除的。
看到老人退休后的生活没有重心,让外人趁虚而入被欺骗感情和钱财,不但老人们要引以为戒,别给儿孙们添负担外,培养正当的兴趣,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过得充实、有趣的生活。
人如果有归属感,即使独居也不会感到寂寞。独居的银发长者最常面临的挑战是:和社会脱节、身体体能大不如前,以及心理状况的变化。
常常会因缺乏陪伴而感到寂寞;缺少人际互动,容易导致独居者陷入忧郁和焦虑。
独居而不孤老,先准备好以下的情况。
1.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建立邻里情谊。
2.和亲友和晚辈维持联系管道,一旦紧急状况发生时,才能有所因应。
3.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志工服务活动,扩展人际。
4.善用社群媒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展正当的兴趣与嗜好。
5.维持食衣住行的正常作息,生活的规律性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
6.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掌握独居生活的基本保障。
人都渴望归属感,人与人之间的亲身接触,能建立真实的人际沟通,这是无法取代的体会经历。
健康自在的独居,除了注意饮食、适度运动,维护与社会人际的连联系,更有助于心灵的健康。
1.不要太依赖子女或宁愿“不出门”指挥家人。
这不但限制了子女,也困住了自己了,走出去面对社会,维系“正常”的人际关系。
2.让“新事物”走进生活”。
每个人都有和他人交流的内在需求,“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很理想的生活目标。
作为子女,可以多鼓励他们走出小圈圈,或经常和老人分享新科技或新鲜的事物,不但增加生活乐趣,也能帮助他们建立对生活的自信。
3.妥善理财,看紧自己的荷包。
退休之后, 卸下人生的责任与压力, 不再为五斗米折腰, 终于可以开心做自己、享受新生活了,但这是要建立在经济自由的基础上。
人贵在自知,人生的战场已拚搏了近尾声,人情世故应该看得透亮,抱持正向态度,可以拥抱爱情但不要盲目,和你谈钱的,建议你转身走人。
做享受者,珍惜生命中的小确幸。
活到老了,生命中的很多责任都已卸下,不管是出国旅游、尽情享受人生,或是做公益、学才艺,当个享受者去懂得珍惜生命中的小确幸,也乐于从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心灵的富足感。
退休,不是人生舞台的终点,而是有了“选择”的自由,人是描绘自我人生的画家,只有你能创造自己,只有你能决定今后的人生。
找到自己享受退休后新生活的方式,找回被需要的感觉,创造属于自己的闪耀人生。
你们怎么看呢?更多内容,请您关注,每天讲述身边的情感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