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袁谭对青州的掌控力度

作者:画笔中的历史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袁谭对青州的掌控力度

提到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谭,可能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的标签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袁绍在建安七年(即公元202年)病死,袁谭和袁尚不团结一心对抗曹操,保证袁氏在河北的统治地位,反而互相争斗。袁谭无法击败袁尚,更是与曹操联合对付袁尚。结果就是二袁先后被曹操消灭,曹操比较顺利地平定北方。袁谭与袁尚竞争的资本是青州,袁绍生前以袁谭为青州都督,后为青州刺史。但是袁谭控制青州全境并非袁绍给予的,而是自己打下来的。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袁谭对青州的掌控力度

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由来已久。在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袁绍刚刚成为冀州牧不久,公孙瓒就取得了青州平原国的一些地区的控制。不知道出于哪种目的(史料记载袁绍畏惧公孙瓒,希望能够向其示好,方诗铭先生分析袁绍打算让公孙瓒帮助自己抵抗北上而来的青、徐黄巾,小编个人认为袁绍可能与青、徐黄巾有合从的嫌疑),袁绍将冀州的渤海郡让给公孙瓒。公孙瓒不领情,继续向西进攻袁绍,于是有了“界桥之战”,是年初平三年(公元192年)。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袁谭对青州的掌控力度

在“界桥之战”之后不久,袁绍主动进攻公孙瓒,发生“巨马水之战”,时间也是在初平三年,这次战役中公孙瓒取得胜利,再一次占据平原国,并且令自己所置的青州刺史田楷向东南方深入到齐国。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青州有六个郡国,即:济南国、平原国、乐安国、北海国、东莱郡、齐国。如果说田楷已经到了齐国,那么从地理环境上来看,平原、济南、乐安以及齐国都在公孙瓒的控制范围内。从北海相孔融曾向平原相刘备求援抵抗黄巾军的情况来看,孔融应该站在公孙瓒的立场,毕竟刘备属于公孙瓒的部下。除了偏居海隅的东莱,公孙瓒控制了大部分青州。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袁谭对青州的掌控力度

结果在“龙凑之战”之后,公孙瓒再度返回幽州,不敢南下。“龙凑之战”的时间也是初平三年。对青州两家继续发生交争,按《后汉书·公孙瓒传》的说法,袁绍派兵与田楷“连战二年”,这里的“二年”当为初平三年到初平四年(公元192年到193年),因为史料记载初平四年东汉朝廷使者赵岐到河北调和袁绍和公孙瓒的关系,两家进行了短暂的罢兵。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袁谭对青州的掌控力度

曹操进攻陶谦的时候,陶谦向田楷、刘备求援。当时田楷与刘备屯兵在齐国,说明这个时候公孙瓒应该仍然保持着对青州的控制。历史上曹操两次进攻陶谦,田楷什么时候救援陶谦,史料有争议。按《后汉纪》与《吴书》的记载,当在初平四年,曹操一伐徐州(《吴书》的记载有一定问题,可信度存疑),但是《资治通鉴》以及《后汉纪校注》,都认为此事发生于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这对于袁谭攻略青州的时间推断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袁谭对青州的掌控力度

袁谭是什么时候被出为青州刺史的呢?《后汉书·公孙瓒传》、《后汉书·袁绍传》、《三国志·魏书·袁绍传》分别记载了三个时间:初平四年、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明显是不合理的,可能是史家记载简略造成的;初平四年倒是符合田楷在曹操一伐陶谦时救援徐州的说法,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年双方刚刚罢兵,田楷又救援陶谦,再回过头与袁谭交战,也不是太合理。所以小编判断袁谭成为青州刺史的时间是在兴平二年,田楷救援陶谦的时间是在兴平元年。这个时间小编认为应当是合理的。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袁谭对青州的掌控力度

根据《九州春秋》的记载,袁谭刚刚到青州的时候,他的控制范围只有平原国,也就是青州的河北地区。不仅如此,在平原国内,还有田楷的势力(这个时候刘备已经脱离田楷或者说公孙瓒,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实际上是陶谦的部下,屯兵在小沛)。于是袁谭“北排田楷”,取得平原国的控制,切断公孙瓒势力与青州的联系,这是袁谭攻略青州的第一步。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袁谭对青州的掌控力度

《后汉书·孔融传》中记载,孔融“在郡六年,刘备表领青州刺史。”孔融大概是在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出为北海相,在任六年正好是兴平二年。刘备曾经是田楷的部下,他表孔融为青州刺史,那么这个时候田楷应该是被袁谭打败了,否则刘备的举动不符合他树立的仁义的形象(非贬义)。刘备表孔融为青州刺史刺激到袁谭,于是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袁谭对孔融发动猛烈进攻。孔融不懂军事,而且以文化名士自居,不组织有效抵抗,反而“隐几读书,谈笑自若。”结果袁谭成功击败孔融占据北海国,而后“曜兵海隅”,这里的“海隅”大概是指东莱郡。后来袁谭与袁尚相争的时候,也以管统为东莱太守。这样看来,袁谭对青州所有郡国都有所掌控。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袁谭对青州的掌控力度

虽然青州六个郡国中都有袁谭的控制,但是否可以说明袁谭对青州的控制很牢固呢?其实也不能这样讲。《九州春秋》虽然承认了袁谭攻略青州的战绩,但在后面也指出袁谭统治青州的不足,信用小人、政治昏暗,对平民百姓征募过度,导致盗贼四起;对名士、豪强的控制力又不足,“招命贤士,不就;不趋赴军期,安居族党,亦不能罪也。”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袁绍与公孙瓒对青州的争夺袁谭攻略青州的过程袁谭对青州的掌控力度

另外袁谭所控制的青州,也并非全境。在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消灭吕布,招揽泰山豪强臧霸、吴敦、尹礼、孙观、孙康等人,分琅琊国、东海国、北海国为城阳郡、利城郡。琅琊国和东海国是徐州的地盘,北海国却是青州的地界。曹操能够对北海国进行行政划分,相信对其控制了一部分;在建安四年臧霸进入青州进攻齐国、北海的一些地盘,进一步压缩袁谭在青州的势力。另外按《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中的记载,公孙度曾经渡海向东莱郡扩张,设置营州刺史(可能为公孙度的亲信柳毅)。后来在建安十年(即公元205年)左右被张辽驱逐。可见袁谭对东莱郡的控制也有限。不过即便如此,袁谭从平原扩张到青州全境,接连消灭田楷、孔融,也算是具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后汉纪》、《资治通鉴》、《中国历史地图集》、《“黑山贼”张燕与袁绍在河北的对峙和战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