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借牛》是现代革命戏,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曾参演

武汉市汉剧院演出的《借牛》是一出表现农村新旧思想斗事,歌颂集体主义思想的好戏。它非常适合在农村演出。

故事发生在春耕大忙的季节。饲养员刘大伯的女儿春花,回到娘家向父亲借牛去耕婆家的自留地。刘大妈溺爱女儿,又怕得罪亲家,经不住春花几句甜言蜜语,于是想方设法迫使刘大伯把牛借给春花,并让春花偷偷把牛牵走。可是刘大伯却不徇私情,拒绝借牛。于是掀起了一场家庭风波。《借牛》通过这场家庭的内部纠纷,所揭示的思想是深刻的。这不是一般的家庭纠纷,而是农村新、旧思想斗争在这个家庭的反映。

经过公社化,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巳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个体经济变为集体经济。广大农民已经从个体小生产中解放出来,集体主义思想巳在许多社员身上树立。但是,千百年来由私有制度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私有观念的影响,和由个体生产所形成的小家庭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意识,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彻底根除掉的,它仍不同程度地残留在一些人的脑子里。这些人往往只看到个人和小家庭的利益,而看不到集体利益。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想占集体的便宜,报公利私。

《借牛》是现代革命戏,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曾参演

李罗克、童金钟主演《借牛》

剧中春花“明知正在闹春耕,社里生产紧”的时候,去借公家的牛耕自留地并私自牵走生产队耕牛的行为,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她损公利私,以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

另外有些人,他们自己也许并不直接侵占集体利益,但在头脑里还残存着私有观念的影晌或者其他陈旧的思想意识,因而常常不能正确看待公私关系,而迁就、助长损公利私的思想、行为,实际上做着损害集体利益的事情。

《借牛》是现代革命戏,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曾参演

童金钟主演《借牛》

刘大妈的形象,就是这种类型人物的生动概括。可是在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不断曾长的今天,她们的思想、行为是行不通的,必然耍遭到集体主义思想的冲击。刘大怕与她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现实生活中集体主义思想与私有观念展开斗事的其实写照。

克服落后思想,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途径和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依靠群众的自我教育,特别是先进人物的模范行为、先进思想影响是重耍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戏剧的中心任务,就是塑造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形象,为群众树立榜样。这个小戏具有思想感染力,正是它成功地塑造了刘大伯这个先进人物的形象。

《借牛》是现代革命戏,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曾参演

李罗克主演《借牛》

刘大伯是一个模范老饲养员,翻身后的美好生活,给这个老贫农带来了强烈的主人翁威和幸福威。“人民公社好光景”,使他“越活越年轻"。因此他对社会主义的新生活,充满了热爱的威情。正因为这样,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用在饲养队里的耕牛上,“爱牛如命。但他的可敬可爱之处,不仅仅表现在热爱自己的工作上,更在于他处处以集体为重。

这位老贫农年过半百,就只春花一个独生女。他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开始他以为女儿是来借自己家里的东西,毫不吝惜地答应“她要么事就把么事”。及至知道是耍借公家的牛时,他却丝毫毫不为父女私情所动,也不顾老伴的吵闹,坚持“不能拿公家的牛赶私人情”,体现了一个老贫农、“好当家”的本色。

而更可贵的,是他不仅在通常情况下能坚持原则,不徇私情,而且在不利的条件下,能毫不犹豫地维护集体利盘。当他发现牛被春花牵走后,他仍然不“顺水推舟做人情”,而是不顾腿力不济、天黑难行,淌水爬坡,急追春花。

特别是当他追上春花,自己巳经累得不能支持了,可是他心中想到的是牛“累了一整天,晚上都不让它休息,还耍它耕地”,“如今抢耕如抢火,把它累坏了,影响生产怎得了,感人至深。

其中的先进人物,不但有可贵的行动,而且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能够高瞻远肠,胸怀整个革命事业。

刘大伯这个形象的高大之处也正在此处。他追上春花以后,并不以拦回耕牛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也不是把老伴和女儿抱怨一通了事。他一方面语重心长地批评她们:一个“只怕对不住亲家,不怕对不住大家”,并“不按制度乱当家”,一个“只顾婆家,不顾公家,眼光短浅只为一家”,帮助她们认识错误,一方面又充满阶级感情地忆苦思甜,启发、教育她们“社员要以社为家”,要“爱公家,爱社胜爱家”,使她们懂得“贫下中农要做公社的好当家,红管家”,并且不顾劳累,随同春花一道去她婆家,说服亲家。

《借牛》是现代革命戏,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曾参演

李罗克、童金钟、陈伯华主演《借牛》

刘大伯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在一系列平凡的“小事上显示了他不平凡的思想与高贵品质,自始至终在他身上闪耀着集体主义思想的光辉。就一出小戏而言,刘大伯的形象塑造得这样完整、有血有肉,是颇为难能可贵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