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宁波的天一阁有些印象是缘于以前看过一部《天一生水》的电视剧。讲的是范钦和他的子孙们,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磨难!经过了十三代人的代代接力相传,为后人留下了一座藏书楼,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令人敬佩,也萌生了对此地很想造访的向往。

走进天一阁,这里没有熙熙攘攘游客的喧闹,也没有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庭院古朴宁静,绿荫怀抱,青苔枯叶覆盖下的蜿蜒小径,仿佛散发着淡淡的书味芬芳。
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木结构楼房。楼上为一大通间,楼下隔为六间,据说是取易经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
藏书楼的四周留有空地,门前造一水池,名“天一池”。围绕着池边堆了数座假山,人称“九狮一象”。其中有一座,像似女人,一手托腮,对阁而望、述说着一段凄惨的往事:“嘉庆年间,出生名门,酷爱诗书的千金小姐钱绣芸,因仰慕天一阁的藏书,找关系下嫁到了范家。本想借这婚事能登上天一阁看阅书籍,但范氏家规甚严:女人不得入内。她只能在藏书楼下徘徊、凝望,从未进过藏书室,最后是郁郁而终。弥留之际,只求夫君能将其葬于阁边那三尺黄土中,愿长伴书阁,了却生前夙愿。”一个女孩想借着婚姻来来与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想多读点书,虽然未能如愿,但女人这种精神,却在感动后人,感动后人要尊敬女人,在我参观时一支又一支盛开的菊花摆放在坟前,令我非常感动。
一代又一代,天一阁可以说熬过了王朝更替的磨难,在风雨中飘摇中挺了过来,就是日本侵略军的炸弹,也没使天一阁屈服,在灾难面前,天一阁像一位见过世面的世纪老人,满脸哲思注视着后人,不管是姓范的还是不是姓范的,看着他们昂起高贵的头,因为他们懂,书籍的重要,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绳索,所以才用最大的赤诚、热爱与努力,保存下大量珍贵书籍,让中华文化的脉搏始终强劲有力!
当我离开进天一阁时,又一次回望范钦的铜像,我分明看见他的身上泛起一种神圣的光。
当我离开进天一阁时,又闻到了芸草的清香,仿佛听见历史了的回声,中国的文化之火之所以星星不绝,离不开这些默默无闻的范钦们,对自己文化如此渴求与守护。
天一阁,浸润了诗书传家的文化恪守,让我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