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八种人员,为什么不允许在法庭上做辩护人呢?

作者:岛之道

在人们的印象中或影视作品中,专业的律师是法定的最佳辩护人,他们或滔滔不绝,或引经据典,或慷慨激昂。然而现实中,在法庭上做辩护人的,绝不仅仅是专业律师,其他普通人员、非法律专业人员同样可以做辩护人,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什么人可以做辩护人,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法律对什么人不可以做辩护人做了具体规定。

这八种人员,为什么不允许在法庭上做辩护人呢?

2020年12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4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应当充分保障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利。在法庭上,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辩护人辩护。但是,下列八种人员不得担任辩护人。

这八种人员,为什么不允许在法庭上做辩护人呢?

第一,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处于缓刑、假释考验期间的人。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一个正在执行刑罚或被缓刑的人员,或者进行假释的人员,其本身就是犯罪人员,自然不能为他人提供辩护。

第二,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对于在监狱服刑的人员,自然无法到法庭上为他人提供辩护,但是,对于一些被监视居住或限制人身自由的人,虽然可以出来走动,但也不能上法庭为他人提供辩护。

这八种人员,为什么不允许在法庭上做辩护人呢?

第三,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被开除公职”指曾从事公务工作,包括政府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工作,被开除了公职;凡是被开除公职的,必然触犯了某些法律法规或党纪政纪,这类人员不适合做法律辩护;而被吊销律师资格人员,往往也是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或违反律师执业操守的事项,同样不能做辩护人。

第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这些人员,如果做辩护人,可能会利用自己职务或职权,对公诉人、法庭审理人员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司法公正或法庭审判,因此,他们也不能做辩护人。

这八种人员,为什么不允许在法庭上做辩护人呢?

第五,人民陪审员。其为什么不能做辩护人呢?原来,人民陪审员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依法产生的、在法院的审判工作中,担任与法官一样的职责,负责对案件的案情的了解和处理的公民。如果他同时做辩护人,失去了法律的公平公正性。

第六,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如果其作为辩护人,他可能会通过私下活动或庭审活动,影响法庭的公平公正的判决。

这八种人员,为什么不允许在法庭上做辩护人呢?

第七,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不用详细叙述。

第八,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比如,少年儿童,其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自然不能做辩护人,毕竟,法律不是儿戏。

这八种人员,为什么不允许在法庭上做辩护人呢?

在上述八类人员中,法律还特别规定: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人员,如果是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由被告人委托担任辩护人的,可以准许。你看,法律规定是不是很人性化?考虑了各种的特定情况。

欢迎阅读和评论,愿与你一起来学习法律法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