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喜马拉雅山脉间流淌出的绿色能源 访尼泊尔上崔树里3A水电站

作者:环球网

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工装背心,在尼泊尔上崔树里3a水电站大坝上,25岁的尼泊尔质检工程师罗尚·拉瓦尔(roshan rawal)正在值班巡视现场。此刻,距离这座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水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试运行发电的时刻刚刚过去两个月。

“这是中尼两国政府间首个优惠贷款项目,输出的是清洁能源。”水电站项目经理王紫阳在大坝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在这里已经坚守了10年。

上崔树里3a水电站项目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首部枢纽和厂房地跨尼泊尔北部拉苏瓦(rasuwa)地区和努瓦果德(nuwakot)地区,距离首都加德满都约100公里,大坝建于德里苏利河(trishuli)上,电站装机容量60兆瓦。项目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但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让已经完成近90%的工程骤然停止。

“当时,一些其他国家建设的水电站因地震而烂尾,承建商甚至‘跑路’了。”项目部科员里娜·古隆(reena gurung)告诉记者,“但我的中国同事们从没想过要放弃或离开我们。”

“当时进场的道路都被摧毁了,中尼双方的建设人员一度困在这里,人员出不去,物资也进不来。”王紫阳说,“但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和当地灾民守望相助。我们拿出各种物资器具帮助救灾,灾民们也主动翻山越岭为我们运送生活物资进来。”

王紫阳告诉记者,克服了强震后的重重困难,项目于2016年11月复工,经过各方专家充分讨论,制定了不同的修复方案,并采用了创新性技术手段,终于在2019年3月圆满完成修复。

“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电站建设质量一流,经得起考验。”质检工程师罗尚告诉记者。

“目前尼泊尔的整体电力缺口在750兆瓦,我们项目的建成填补了该国近8%的电力缺口。”王紫阳说,“比较显著的变化是,加德满都的停电时间极大缩减,过去每天平均要停电12到16个小时,而现在这一数字锐减到3小时。”

里娜告诉记者,电站的建成为尼泊尔轻工业发展提供了助力,当地碾米厂、轮磨机产业的发展都受益于此,“中国一直在真诚地帮助我们。”

“尼泊尔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水资源开发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资本。”日前在加德满都接受记者专访的尼泊尔前总理贾拉·纳特·卡纳尔(jhala nath khanal)说,“中国具备上述条件,还出色地完成过许多水电工程,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

责编:樊俊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