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影评,特辑|"符号游击战"——论21世纪国产喜剧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拼贴风格

作者:电影评介
影评,特辑|"符号游击战"——论21世纪国产喜剧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拼贴风格

作者简介:

周素,男,北京人,博士生,南京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部主任,主要从事电影评论、中国电影史研究。

影评,特辑|"符号游击战"——论21世纪国产喜剧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拼贴风格

一、问题介绍——国产喜剧片《逆境时代》转折

21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呈现出越来越"年轻"的风格转变——从"中年喜剧"向"青春喜剧"的微妙转变。这种电影风格层面的"逆向衰老"转型,成为国内喜剧吸引当下电影行业和行业关注的焦点。有学者指出,"新世纪喜剧电影大潮大多具有明显的青春文化......占据主流,主要趋势的定位主要是一种"青年喜剧片",而不是以冯小刚为代表的"中年喜剧片"或其他主流喜剧片。

无论是《路上的天使》(袁牧之,1937年)、《淑女万岁》(San Arc,1947年),都是1940年代充满"中年哀悼"的,还是1950年代《秘书到来前》(Luban,1956年)传统讽刺的《新》,还是1960年代展现了浓厚时代的"李双双"(陆莲, 1962年),80年代充满荒诞猜测的《黑炮事件》(黄建新,1986年),冯紫阳的跨年电影《乙方》(1997年)、《看不见》(1998年)、《无尽》(1999年),这些20世纪经典的国产喜剧电影,往往在幽默的外表下,渗透到社会或人性的深刻反思中,影片的观众也是比较有经验的中年观众。

然而,自21世纪以来,国产喜剧似乎已经改变了方向,呈现出越来越"年轻"的风格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方面,从创作的内容来看,越来越多的国产喜剧,到年轻人对网络语言、恶作剧模仿、奇观叙事、酷炫文化作为客体或表演方式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些新的青年文化或青年崛起的思想标志",进而反映出"当前青年消费文化主导的强国喜剧叙事", 似乎更"适合主流年轻观众的当下电影";近年来,年轻观众逐渐取代中年观众成为电影进入电影院观看国产喜剧的主要消费者,学者们对2000年至2008年在大城市进行的八组电影观众调查进行了统计,从"年龄、教育水平和职业情况"到各群体的调查数据"收入等指标"发现,电影的消费人群, 20~30岁有一定收入,家庭负担较小,以年轻观众和高学历观众为主体,职业主要是读书生和年轻白领。

由此,重新聚焦21世纪国内喜剧出现"年轻国家"这种现象会发现,"问题意识"可以再次延伸,以下衍生问题值得一再问:21世纪国内喜剧,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年轻国家"的转变?为什么其他类型的国产电影没有看到如此明显的"代际转变"?国产喜剧电影中"青春风"有哪些特点?为了深入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依靠适当的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思考。

本文在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中选择了"拼贴"风格作为理论分析工具,因为国内喜剧电影"出现在新世纪以来观众观看的年轻时代的现实中,具有鲜明的青年亚文化特征"。以下尝试将21世纪以来引发国内喜剧"青春状态"转向的青年亚文化"一系列问题"中"拼贴"的理论工具"缝合在一起",呈现国内喜剧《返老》中"返老"中"返老"外观下隐含的"青年亚文化"风格背后的"风景"。

影评,特辑|"符号游击战"——论21世纪国产喜剧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拼贴风格

电影《无尽》是一部剧情片

二、"象征游击战"——21世纪国产喜剧电影《拼贴》风格

从总体上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的理论研究主要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其中"抗性"、"风格"和"融合"是支撑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三大特征。此外,聚焦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风格"这一核心特征可以看出,"青年"是产生这样一种独特的"亚文化风格"、"拼贴画"的重要玩法。根据伯明翰学派的说法,风格的产生源于青年亚文化元素的持续收集,创造性使用和激励性构建,即"就风格生成而言,重要的不是这些对象,而是如何使用它们"。这一生从20世纪中后期的思想结论,就一直被用来分析21世纪中国喜剧中的"年轻国家"现象,至今仍显示出比较恰当的理论适用性。

在研究"青年亚文化"现象时,伯明翰学派借用了列维·施特劳斯在结构人类学中的重要概念"拼贴画"。如前所述,将"青年亚文化"风格内置成一种构图类型,其重要之处在于对现有物质体系的盗用和对意义体系的篡改,即通过"拼贴"使原有亚文化的"道具"本身"承载意义",形成新的"和谐体系"。这是因为"亚文化风格的创造不是为了在'无'中创造对象和意义,而是为了在现有环境中转换和重新放置现有对象,将它们转化为新的上下文,并使它们适应以产生新的意义"。纵观21世纪的国产喜剧电影,可以看出这种明显的"拼贴"属性对"青年亚文化"风格的影响。

比如2020年《新主流》喜剧《我和我的家乡》、《神笔马良》与《快乐马华》相结合,擅长夸张喜剧、语言梗、脱口秀,《北京好人》结合《葛》独特的小人物、广告感、《摇袋回家的路》结合《小月悦》和贾玲自身的多变感, 美颜相机、二元等,这些"充满容易被'网代'观众接受的亚文化元素"进行了符号移植和文化改编,它通过强大的"拼贴"功能,被置于"新主流"喜剧的新形象文本语境中,然后巧妙地重塑成适合年轻观众群体接受甚至津津乐道的话语体系。以宁浩、徐伟、陈思诚为代表,21世纪的"喜剧新力量"打造了自己风格鲜明的喜剧品牌。无论是《疯狂》系列的黑色幽默喜剧,还是《特朗普》系列的公路爱情喜剧,还是《唐唐》系列的侦探悬疑喜剧,都是通过元素转换、文化嫁接和语境迭代,以"青春亚文化"的特点,以结构化的方式完成了符号的篡改和主导老喜剧模式的系统重塑, 逐渐使"青年话语"挑战"中年话语"的主导地位,实现"青年亚文化""试图转化、部分替代甚至颠覆"主流文化"。

影评,特辑|"符号游击战"——论21世纪国产喜剧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拼贴风格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亚文化"一词本身的含义体现在与"主流文化"不断对抗的游戏过程中,试图融合,最终被纳入甚至试图取代"主流文化",使原有的主流成为"支流"。21世纪以来,国内喜剧在"青年话语亚文化"中与"中年话语主流文化"对立的过程中,体现了这一强烈特征。伯明翰学派的代表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erdiger)使用艾克的术语将"拼贴画"描述为"符号学游击战"的形象。从这种生动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亚文化的这种"拼贴"属性蕴含着强烈的"抵抗"和挑战意义,其目的是通过盗用和占据现有的文化元素来实现"亚文化抵抗","在这些商品中刻就创造新的对立意义"。

作为一种典型的商品,21世纪国内喜剧电影的文化表现,可以用这个年轻亚文化的仪式抵抗过程来解释。《游击队》往往在不同的地方拍摄,容易在"主流"话语的挑战中,在无所不包的激进过程中"逃跑"。因此,自21世纪以来,国内喜剧,往往因为过于迎合年轻人的品味,过分依赖形象、戏谑、混合元素来形成过度的"狂欢节",滋生粗俗的"恶搞"特征,或者因为急于寻求主流话语认可的商业属性,而产生过度陷入"消费主义""犬儒主义"的创作误区。

从这个角度来看,21世纪国内喜剧正面临着这种"青年亚文化"风格带来的各种可能性,即"随着媒体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兴起,以大众文化为基础的喜剧电影开始实现主流价值观和商业力量的'共谋',电影主体观众的青春和同质化进一步推动了内地喜剧电影的后现代转型";因此,亚文化本身往往充满边缘话语色彩,缺乏正统话语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即国内喜剧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围绕"青年亚文化"规律的"拼贴"过程中,仍然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存在强烈的不确定性,国内喜剧中具有拼贴属性的后现代喜剧逐渐"不再面对尖锐的社会混乱和讽刺并揭露它, 但利用插页式打嗝、恶作剧、戏仿、拼贴等手段进行符号拆解和价值颠覆,娱乐已成为观众审美愉悦的重要来源。撇开上面提到的宁浩、徐薇和陈思诚都形成了新力量的重要喜剧品牌,只要看看冉冉升起的《快乐麻花》、大鹏、宝贝尔等喜剧"新"力量,影片中还有很多迎合文化恶作剧、金钱至上的观念的表演主题, 这是由于紧急搜索"商业收藏"和"副作用"而正在使用"拼贴画"的过程中。比如《快乐麻花》在初期试水的很多喜剧改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选择延续"路径依赖"的喜剧行业线模式,创作出《李茶的姑姑》等荒诞喜剧作品,但这些作品并没有脱离《黄金崇拜》等类似话题的不断消费, 逐渐产生由廉价元素的笑话和浅薄的"笑"结果。虽然这些充满青春的主题笑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让制片人仍然能够通过象征性的欲望来部分地抓住年轻观众,满足"红利"的价值,但最终的票房和口碑结果显示,"青年亚文化"被过度滥用,以至于这种熟练运用"拼贴"手段,形成了国内喜剧的"工业流水线"风格的统一风格, 长期以来一直充满消费主义的主流商业话语模式的收集甚至反噬菌体。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这样的喜剧使得"在一个文化消费的时代,喜剧的意义不再是'撕扯那不值的眼泪给老百姓',而更像是一种感官上的刺激和娱乐。"人们在熟悉的片段中寻求莫名其妙的快感和意识流的停滞,从而消磨时间。

例如,《第19代祖先》《越南宝盒》《三笑才》等"快餐"式的"快演喜剧"中充满了恶作剧的元素,似乎迎合了网络一代的年轻观众对于网络语言、酷炫文化、草根的亚文化狂欢氛围的需要,如反击,其实是在"利用无害符号的颠覆手段"来化解和逃避权力,获得快感的叛逆",即"拼贴"带来的"狂欢节"气质只是一种"在搞笑荒诞的场景和剧情中获取一种傻瓜的自我心理满足和肆意,这种利用象征性的游击战进行的仪式抵抗,虽然确实颠覆了冯某等喜剧前辈的不真诚不真诚。主流喜剧模式,比如具有中年特色或中年氛围的私家定制,似乎是一种清新的文化话语,奇观更清新旺盛,网络流行语更时尚,更接近新一代的阅读模式。更贴近年轻观众,是当下喜剧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象征性地取代了那些需要丰富洗礼沉淀经验的人,在中年危机喜剧语境中产生共鸣"完全跳出故事的搞笑告白、民族文化和现实生态中已经广为人知的疯狂解构内容, 最终将观众引向充满'流氓'叛逆的整个文化生态"这一过程,使得"拼贴画"偏离了青年亚文化中"仪式抵抗"功能的既定轨道,成为本不该参与喜剧电影亚文化制作过程中的"脱笼"行为的助推器。

在这一点上,面对上述"为什么21世纪的国产喜剧有'年轻状态'的转变"和"为什么21世纪的国产喜剧比其他类型更具代际性"的问题,答案或许是明确的。一是喜剧电影制作的门槛和制作成本比其他类型相对较低,喜剧类型具有更容易获得观众共鸣的特点,有利于固定的观众群体迅速接受;投资回报受到创作者和制片人的追捧,第三,喜剧类型本身具有"文化折扣"特征,使得喜剧效果难以"在不同地区、阶级或年龄之间传播"顺利进行。容易获得"快笑"通过"拼贴"功能的简单制作方法,大量国产喜剧"弃旧换新",选择专攻青春(无意识的体验是不够的,宁愿获得即时的快乐和较少选择的延迟满足)这种独特的"亚文化"属性(相对自负但对自我敏感, 更愿意接受碎片化的满足体验,渴望通过展现个性来获得主流认可)观众群体,然后热衷于捏捏甚至刻意迎合青年观众的亚文化心理——"青年观众"更善于在公共空间使用无害符号颠覆手段来掩盖这种对抗,从而化解和回避推翻其主体的社会和思想建构的权力, 并从这种反叛中获得挑衅的乐趣。为了实现喜剧片的投入和输出,商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需要特别警惕,这种国产喜剧电影可能产生的巨大副作用,这些副作用来自过度复杂地使用"拼贴"功能——过度磨合到"越来越肤浅和'主流化'的创作误解"。

尤其是在以《疯狂石》、《九十一美人》、《夏洛特的烦恼》、《煎饼人》为代表的多部小成本喜剧取得空前成功之后,同一模特的喜剧洪流涌入。它们"主要以恶作剧、戏谑、拼贴、狂欢节、无意义为主要手段来创造喜剧效果",而其"拼贴"性质则体现在"喜剧噱头往往可以独立于情节,整体风格集中于颠覆传统、玩世不恭、毫无价值,正是因为这样的喜剧逐渐成为"直接满足快乐消费的文化产品""搞笑技巧有模特,投资成本低,而且容易盈利,所以当国产喜剧处于"青春亚文化"的风格惯性指导下,过分强调自己寻找商业编纂的"平躺"策略,整体形成浮躁的异常竞争"内在体积"模式,为主流文化"仪式抵抗", 结果很可能是"娱乐狂欢节的绝对精神在商业逻辑上大批量生产,很容易变成对立的批评和颠覆——一种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的文化态度。

影评,特辑|"符号游击战"——论21世纪国产喜剧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拼贴风格

具体分析,从《MotherHood》爆发期间在网络平台首映(不可否认导演对于"中年文化"主题的票房吸引力缺乏充分信心),到《唐人街探3》赢得45亿元票房却遭遇了巨大的创作瓶颈(典型的"青年亚文化"拼贴手法一直"差",从《我和我的家乡》用新的主流喜剧模式取得了更大的成功(潜意识汇编了许多亚文化的亚文化)。 拼贴风格类型),以《你好,李欢莹》到《回到妈妈的青春主题》创造票房神话(在家庭主题外壳上无法隐藏是覆盖了主题、青春话语等元素的"青春亚文化""少女电影"精髓),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喜剧片发展迅速,正处于寻求新变化的阶段, 也可以预测,它是或将成为下一波"主流"喜剧文化元素。从电影产业发展的整体来看,为了防止国产喜剧电影在"青少年综合症"的影响下过早地被"青年叛逆期"引入歧途,我们应该在问题发生之前,尽量防范:

首先,在21世纪的国产喜剧中,太多的拼贴元素体现在这种创作技巧的"嘲弄"上。有学者指出,戏仿"多方位、多维度的文化'游击战'来攻击经典文本、严肃主题和古典美学原则",可以"给古典美学鄙视或抛弃'加冕'的范畴,但对先前高贵的范畴'去污',并以其人为制造的消遣娱乐效果来破坏文本的严肃性和意义确定性"。因此,"游戏模仿"是一种后现代文化语境,使"权威退化"的高级创作方法成为可能。然而,目前国内喜剧往往以低俗的运用策略,力求通过恶作剧经典的年轻观众来营造浅浅的生理层次的愉悦,却忽视了激发观众心理层面的优雅品味和年轻观众审美观念的推广。例如,《三枪惊奇》在人物对话层面"尽量模拟山地式小品语言(和《武林》风格语言)",用廉价的"笑"而不是自发的"笑"博人的眼睛,缺乏对国产喜剧本身模仿方法的尊重。可以说,这种国产喜剧电影"用虚无主义的消解力量取代了叛逆和怀疑的批判精神,也失去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审美叙事特征和中国喜剧电影中小人物的基层叛逆精神"。

其次,国产喜剧在逐渐巧妙地借用"拼贴"创作的过程中,逐渐抛弃了喜剧本身丰富而微妙的结构性关注,以懒惰的创作态度追求碎片化的叙事语言和"小风格"的创作结构。例如,《煎饼人》等高票房小成本喜剧在剧的结构上基本上是"在支离破碎的场景中,彼此之间缺乏紧密的有机叙事联系",以至于在处理的结果下,"小叙事无疑切断了电影的结构,并导致了不可复制的类型"。同时,由于《煎饼人》等电影都取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现在大量国产喜剧蜂拥而至,对其模式进行应用和模仿,一心一意地试图"利用荒诞的时空错位作为喜剧的唯一动力",那么就会出现"拼贴最终成为宣传噱头"的结果。

结语

总体而言,随着国内喜剧创作者在青年亚文化的帮助下越来越擅长创作"拼贴画",要警惕赫胥黎对"产生幸福"本身的深切关注:"不是他们受笑而不是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为什么不再思考";如果严肃的公共对话变成幼稚的婴儿语言......文化灭亡的命运正在被灌输。展望21世纪国产喜剧,在青春的风格中,不断实现自我迭代和类型演进,以成熟的产业形态和良性的创作情境拼贴出"亚文化风格"背后更美的风景。

信息的来源

[1] 陈旭光.青年亚文化主体"象征力量"的表达——论新世纪中国喜剧电影的审美变迁与文化意义

2017 (2): 115.

[2] 陈旭光.近年来喜剧电影和青年文化的排版化. . .当代电影, 2012 (7): 46, 46.

[3] [17] 饶曙光, 于鹏飞.中国电影和喜剧电影创作的新格局(J. . . .国家艺术研究, 2016 (3): 99,99,98.

刘洋.解散与恶作剧的狂欢节 - 国内小成本喜剧电影和青年亚文化 .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0(2): 27.

[6] [7] 胡继峰.伯明翰青年学院亚文化理论研究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13,114,118.

周素.新主流电影中的"微观宏观叙事"转变:类型渗透和仪式建构......艺术评论, 2021 (3): 78.

[10] [11] [13] [19] Lithis."后青年亚文化时代中国电影解读,2018(5):158,158,158,158,158,158.

[12] 王贤平.当代喜剧电影中的"模仿":人物刻画与意义。当代电影, 2008 (10): 73, 73.

刘帆.当代国内喜剧电影:观众的乐趣,流氓狂欢和游戏的精神(J .电影艺术, 2015 (3): 89.

[18] 刘洋.解散与恶作剧的狂欢节 - 国内小成本喜剧电影和青年亚文化 .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0(2): 26, 26.

温德王朝。模仿:喜剧电影叙事的后现代策略(电影文学学报,2008(5):14.

王毅川.主流大片奇观与喜剧趋势- 2009年中国大陆电影一瞥 ( J . .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0(1): 33.

罗先勇.浅谈目前国内小成本喜剧片的审美特征与不足. . .当代电影, 2011 (9): 147.

陈宇.国内喜剧电影如你所愿.当代电影, 2012 (7): 51.

[27] [28] (美女) 博兹曼。娱乐至死。张岩,翻译。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5:194,186.

资助项目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2018年重大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献资料探索、整理与资源库建设"(项目批准文号:18ZDA262)阶段成果。

编辑:曹洪刚

编辑:曾震

来源:影评,2021年第12期

《影评》于1979年首次出版

影视学术期刊

以"研究影视、服务影视"为目的办刊

中国知道互联网的点击率最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双效期刊"

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订阅杂志

★订阅信息:

国内统一发行号:CN52-1014/J

邮编:66-9(半个月)

每期定价:20元;

★订阅:

1. 所有本地邮政局(全部)均可订阅;

2、直接订阅杂志编辑部。

影评,特辑|"符号游击战"——论21世纪国产喜剧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拼贴风格

研究影视|服务影视

欢迎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机构对《影评》杂志投稿,传播影视研究的前沿动态,分享学术研究成果,造福森林!

唯一贡献邮箱:

[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