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参不参选陷两难!香港民主党若不改弦易辙,不参选唯有死路一条

作者:凌德工作室 陈凯文

民主党是否参选的问题,日前又再成为热话。先有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早前撰文,声称民主党的活路在于:从理念层面清除“拒中反中”思想,或者整个党像过往一样正常参选,或者准许个人以民主党成员身份参选,如果全面禁止参选,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及后,又见特首林郑月娥接受访问时表示,一个政团不参政议政论政,便会让人质疑其存在价值。

参不参选陷两难!香港民主党若不改弦易辙,不参选唯有死路一条

民主党是否参选的问题,日前又再成为热话

可是平情而论,民主党假若今次不派人参选,是否又一定代表他们以对抗方式杯葛立法会选举呢?因为完善选举制度的修例通过之后,任何人要在立法会选举中取得参选资格,必须先从选委会五大界别中的每个界别,均要取得2至4个提名,然后再由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裁定,参选人并没做过俗称“负面清单”的行为,才能取得有效提名。

在此情况之下,由于选举改制后的选委会委员,大多数是由建制派担任,所以我们可以预料,民主党如果不像卢文端所言,放弃原有的“反共抗共”立场,他们即使有意参选,都极有可能被资审会dq,甚至是取不得足够的选委会提名票“入闸”。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民主党本身便是靠着“拒中反中”、贩卖惧中情绪起家的。是故,先不论民主党人真正的政治信仰,是否真的“拒中反中”,他们毅然放弃此一立场,便必定会丧失原有支持者的选票。如此一来,没了原有票源的民主党,即使能够取得参选资格,究竟又如何获胜?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立法会在选举改制之后,将会采用双议席单票制,民主党即使丧失原有票源,仍有机会获胜。然而,他们能够获胜有一个前提,便是民主党派人参选的选区,只有两个人出战。假如建制派派出两人出战,而民主党又因为放弃原有立场而令票源流失,他们的参选便会如同“陪跑”。

除此之外,政府在五月通过区议员宣誓的修例之后,便有媒体消息表示,曾为去年“民主派初选”借出议办的区议员,将有机会被dq,并会在dq后被追讨上任以来的薪津,因而吓得多名非建制派区议员急急辞职,民主党的区议会议席亦由80多个,跌至现在只剩27个。

与此同时,熟悉香港选举发展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民主党跟其他非建制派政党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是纯粹靠舆论制造政治明星吸票,而是采用所谓的“吴明钦模式”:透过派人参选成为区议员,借此打下“地方桩脚”,到了立法会选举时,再利用这些“桩脚”鼓励当区选民支持他们派出的候选人。

是故,早前爆发的民主党区议员辞职潮,其结果如同拔掉他们之前打下的“地方桩脚”。如此一来,民主党即使决定派人参选,但是在原有票源流失,再加上“地方桩脚”被砍掉的情况下,他们究竟又能如何争取选票支持呢?如果他们根本不能获胜,只能在参选中“陪跑”,甚至连选举保证金也取不回来的话,他们的参选诱因又在哪里?

由是观之,民主党假如最终决定不派人参选,很有可能只是选情分析过后,发现获胜机会不大,于是选择谋定而后动。当然,对于民主党而言,最佳方法是以党的名义提出推荐名单,但是准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参选。如此一来,民主党便能避免被人认为,不派人参选是刻意杯葛,同时又可让有意参选的党员“试水温”了。

本文原载于橙新闻,原标题《民主党不参选,可能因为无得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