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作者:庄主谈农村

盘点哪些以前在农村常见的动物

野生石蛙: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是目前所有蛙类中最具有风味特色和营养价值的蛙种。蛙肉中含有高蛋白、葡萄糖、氨基酸、铁、钙、磷和多种维生素,脂肪、胆固醇含量很低,历来是宴席上的天然高级滋补绿色食品,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秧鸡: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经常能看到一种像小鸡一样的野生鸟类在田间走动,尤其是夏天收割的时候,常常能捡到秧鸡蛋。秧鸡虽然也有人捕捉用来吃,但是导致它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主要还是农药,水稻打药后,秧鸡吃了打药的谷子,或者吃了中毒的虫子也就中毒死了。现在也属于受保护鸟类。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猫头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现在野生猫头鹰的数量越来越少,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红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广泛分布于中国,是中国东部地区城市最常见的猛禽之一,为留鸟或季候鸟。在野外通常活动于开阔的原野或山区悬崖附近。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喜鹊: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食物以昆虫为主,据某省调查显示,80%以上的危害农作物的昆虫,比如蝗虫、金龟子、松毛虫都是喜鹊的食物,所以喜鹊是对人类有很大益处的鸟类。该物种分布广泛,不接近物种濒临灭绝的标准,但是自21世纪以来,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喜鹊的数量急剧减少,很多地方都已经很少见到喜鹊了,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野猪: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野猪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猪又称山猪‘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斑鸠:八珍之一野生斑鸠属一般保护动物,不允许贩卖。 野生斑鸠为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麻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在2000年8月颁布的、由数十位野生动物专家制订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在讨论麻雀是否入选时,鸟类专家组8名成员全票通过、一”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野鸡:野鸡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是不能非法猎捕、杀害国家的保护动物,野鸡是需要受到保护的。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野兔:其实野兔也是国家保护动物,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也就是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捕捉20只以上就属于违法,如果上百只那就要判刑了。所以大家尽量不要去捕捉,除非是人工养殖的。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禾花雀:在2008年的时候就开始和大熊猫一样处于“易危”,而到了2017年,禾花雀已经是“极危”。而造成禾花雀这种地步的人,就是咱们中国的某个吃货大省——广东据说当时在东莞当地,许多农民捕捉禾花雀去换钱,一只禾花雀20元以上,再加上禾花雀一般是成群结队出现,往往一次捕捉就能获得很大利润,禾花雀自然而然成为人们的餐中美味。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刺猬:作为北京市保护野生动物,黑龙江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成为了136种二级保护动物中的一员,受到了法律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6]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黄鼠狼:黄鼠狼是保护动物,但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而属于“三有”及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三有”野生动物适用于本法的规定,总体来说还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只不过级别低一些。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虎纹蛙: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又叫水鸡,个头魁梧壮实,有“亚洲之蛙”之称。一直被大量捕杀,广东广西两省上世纪70年代年收购量达到60吨左右,导致它成了濒危动物,1989年就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松江鲈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江鲈鱼,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益肝肾,治水气,安胎补中,多食宜人。”曾被乾隆御赐为“江南第一名鱼”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大鲵: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1种;近危(nt)——2种大鲵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娃娃鱼,他的肉质鲜美,便遭到了人们的捕杀,而且栖息地也遭到了破坏,数量锐减,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着手保护娃娃鱼的工作了。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各种蛇:基本都是保护品种,蛇是当今自然界最成功的食肉动物群之一,身影遍布全球。它与人类同行的历史充满了神秘、超自然的色彩,是艺术、宗教等各种想象和隐喻的灵感之源,以前庄主也经常看到蛇的身影,现在基本没见过啦。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卷毛猪:这种叫卷毛猪之所以价格非常的昂贵,是因为现在这种卷毛猪已经濒临灭绝,全世界只有不到1万头左右。这种卷毛猪也是世界上最美味的猪肉,是匈牙利制作当地特产“萨拉米肠”最好的原料。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七、飞龙:龙鸟学名为花尾榛鸡,素有“天上龙肉”之称,为八珍之一。清朝乾隆年间就列为向皇室进贡的珍品,有“岁共鸟”之称。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七鳃鳗、又名八目鳗、七星子,是头甲鱼纲七鳃鳗目的一种古老动物,分布在北冰洋水域,包括白令海、朝鲜沿海、日本沿海的北太平洋及加拿大、蒙古、大陆东北淡水水域。欧洲的上流社会从中世纪开始就视其为美食,已经吃灭绝。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北美旅鸽、这种鸟类主要栖息在北美洲地区,外貌十分好看而且具有活力。在当时人类还没有拓展新大陆的时候,北美旅鸽在当地是繁衍生息,根据资料。当时北美旅鸽巅峰的时候,是高达20亿之多的数量。但是在欧洲人踏上这片土地后,北美旅鸽也就成为这些人的盘中餐。在1914年最后一只旅鸽的死亡,也为这个物种画上了句号。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斯特拉大海牛、它们主要栖息在亚洲科曼多尔群岛地带,这些大海牛本来是与世无争的。但是它们的灭亡可以说是阴差阳错。在当时一队欧洲人在海上遭遇暴风雨后,漂流到一座孤岛,身上没有任何粮食时,发现了这座岛上栖息着大片大海牛,最后为了充饥便宰杀了他们。在最后平安回到祖国后,还大肆宣扬大海牛的肉质鲜美,引得许多人动身前往捕杀。仅花费20年就让大海牛灭亡。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坡鹿、坡鹿长相非常可爱,和梅花鹿比较像,这种动物以青草作为主要食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在21世纪初期数量出现了急剧下滑的情况,全球不到180只的数量,越南和泰国等国家的坡鹿几乎被吃灭绝。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江豚、江豚是白暨豚的近亲,但是它们却可能遭遇和白暨豚一样悲惨的命运。由于江豚 比白暨豚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在中国高度污染和航运异常繁忙的长江水道还能繁殖,科学家们估计野生江豚的数目不超过2000头,也许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就再也不能看到它了。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蓝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等海域之中,栖息的深度不一,喜欢成群活动。由于过度的捕捞问题,蓝鳍金枪鱼在2009年被列入到保护对象之中,如果不去限制,在不久之后就会灭绝。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蓝鲸、蓝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每日的进食量就能达到4吨以上,其体重最重能够达到200多吨。由于上世纪频繁遭到猎杀,导致蓝鲸成为了濒危物种,截止目前,蓝鲸在全世界的数量不到50头。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玳瑁、玳瑁体型较大,背甲曲线长度65-85厘米,体重45-75千克,主要栖息于沿海的珊瑚礁、海湾、河口和清澈的泻湖。玳瑁分布在广大的海域中,但过度的捕捞使玳瑁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在中国近海也几乎绝迹。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新西兰海狮、新西兰海狮主要分布在新西兰的南极群岛,由于生存的环境以及捕杀问题,升级成为了濒危物种,并且被收录到了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之中。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黄唇鱼、黄唇鱼是仅存在于国内的鱼种,长相很特殊,在2006年被列入到了濒危海洋动物之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斑驴、这种主要生存在非洲大草原的生物。一开始它是当地人们平时吃的食物。由于它的肉实在是太美味了,所以不仅是当地人,甚至殖民者也非常喜欢它的味道,尤其是它表面光亮的皮毛,做成皮草外形特别的好看。19世纪,欧洲人进入到非洲殖民,大肆捕杀斑驴,导致自然失衡,这种动物也就灭绝了。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渡渡鸟、这种生活在毛里求斯岛上不会飞的鸟非常温顺,叫声像“dudu”,所以得名。它天敌非常多,猪狗老鼠都可以吃它们的蛋,但后来人们发现了它的美味,大肆的捕杀。200年后,就完全灭绝了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鲎、身体呈青裸色或暗裸色。包被甲壳,四只眼睛,其

中两支是复眼,其中鲎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血液是蓝色。而且鲎的血液,不仅颜色特殊,功能也是很神奇。其血液里有一种凝胶物质,能够困住真菌和内毒素。在这些入侵者周围形成厚厚的凝胶体,进而杀死他。这可能也是鲎可以存活这么久的原因之一。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捻角山羊、它以那对卷曲的、螺旋形的大角而著称,分散在喜玛拉雅山西部林地。由于过度放牧导致的栖息地丧失以及屡禁不止的偷猎活动,捻角山羊的数量急剧减少。螺角山羊巨大的角呈螺旋状,夏季时,它们的毛短短的,可是到了冬天,毛就会长得很长,如同换上了一件保暖的毛皮大衣。由于遭到人类的捕猎和疾病的侵袭,已经濒临灭绝。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大海雀、这种鸟也不大会飞,是一种水鸟,在水下游泳的速度可快了,样子看上去比渡渡鸟要聪明,而且外观和企鹅很像,跟渡渡鸟一样的是每次也只能产一枚蛋,曾广泛生活在大西洋的各个岛屿上。1844年,一帮渔民来到冰冷的北大西洋海域,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就是要去寻找“大海雀”这样的美味。由于这种鸟也是行动迟缓,不会飞行,所以一旦被人类发现就在劫难逃了,哎..天生不怕人类就这样被人类干掉了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圆顶毛里求斯巨龟、仅生活在印度洋小岛上的巨大陆龟。在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殖民者发现毛里求斯岛和罗德里格斯岛,登岛后,他们发现岛上到处都有一种大型的陆龟,他们行动缓慢而且不怕人,非常好捕捉,而且体型巨大,肉质鲜美,还有厚厚的脂肪,在短短的一百年里,毛里求斯巨龟被水手和殖民者捕杀殆尽。1845年后再也不见踪迹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穿山甲、中国穿山甲野外数量稀少,它们被广泛猎杀,以作为食物及传统药物使用,在中国,已禁止私人捕杀和食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中华鲟、俗称:鳇鱼、鲟鱼、腊子、鲟鲨、鱣(《尔雅》)、鱣鲔(《诗经》)。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濒危等级:易危。它是一种高蛋白、多脂肪性鱼类,肉味鲜美,卵质亦佳,营养丰富。中华鲟的肌肉、卵粒、鱼鳍等的食用价值以及鳔的药用价值,均与鰉鱼和鲟鱼类相同。江苏、上海一带把鲥、枪(白鲟)、鮠(长吻鮠)和甲(中华鲟)列为四大名鱼。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胭脂鱼、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濒危等级:易危。胭脂鱼在长江上、中、下游皆有,但以上游数量为多;福建闽江亦产,目前亦属少见。但因捕捞过度,目前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趋势仍在继续。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原牛、因为野生的原牛不甘心被驯服,最终遭到人类捕杀,直接被做成食物端上了餐桌。因此,在1627年最后一头原牛在欧洲波兰被捕杀,这个名为原牛的种族彻底被宣告灭绝了。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大海雀、大海雀是一种和企鹅长得很相像的动物,主要擅长游泳,缺点是不会飞。那大海雀被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许多海洋动物都遭到了人类的伤害,而大海雀尤为严重。经抓捕大海雀,人们发现大海雀的肉和蛋十分美味,肉质鲜嫩爽口,令人十分喜爱。而它们的羽毛还可以做成毛绒绒的帽子,许多女性都争相购买穿戴。因此,基于这些原因,大海雀就这样残忍地被人类杀害,直至灭绝。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白鲟、长江的野生白鲟,如今已经看不到它们的身影了。由于白鲟的体积庞大,目标明显,常常是人类捕杀的对象。而在中国民间传说都说白鲟是顶级上品,因此吸引着许多人类去捕捞白鲟,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白鲟,通通都被人类捕捞完了。最后,由于长江水质逐渐恶化,许多水利建设都阻碍了白鲟生活的环境,因此,中国学者认为长江白鲟最终被灭绝了。

吃货和那些濒危的动物,从泛滥到稀缺,盘点那些曾经的野味

庄主语录:保护动物人人有责。请拒绝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