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Java多线程编程核心技术》——导读

本节书摘来自华章社区《java多线程编程核心技术》一书中的目录,作者高洪岩,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社区”公众号查看

前  言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早在几年前笔者就曾想过整理一份与java多线程有关的稿件,因为市面上所有的java书籍都是以一章或两章的篇幅介绍多线程技术,并没有完整地覆盖该技术的知识点,但可惜,苦于当时的时间及精力有限,一直没有达成所愿。

也许是注定的安排,我目前所在的单位是集技术与教育为一体的软件类企业。我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学员在学习完javase/javaee之后想对更深入的技术进行探索,比如在对大数据、分布式、高并发类的专题进行攻克时,立即遇到针对java.lang包中thread类的学习,但thread类的学习并不像jdbc那样简单,学习多线程会遇到太多的问题、弯路以及我们所谓的“坑”,为了带领学员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更高的追求,我将多线程的技术点以教案的方式进行整理,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同学们反响也非常热烈。此至,若干年前的心愿终于了却,学员们也很期待这本书能出版发行,因为这样他们就有了真正的纸质参考资料,其他爱好java多线程的朋友们也在期盼本书的出版。本书能促进他们相互交流与学习,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书秉承大道至简的主导思想,只介绍java多线程开发中最值得关注的内容,希望能抛砖引玉,以个人的一些想法和见解,为读者拓展出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路。

本书特色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我尽量减少“啰嗦”的文字语言,全部用案例来讲解技术点的实现,使读者看到代码及运行结果后就可以知道此项目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类似于网络中的博客风格,可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学完相关知识点,明白这些知识点是如何应用的,以及在使用时要避免什么。本书就像“瑞士军刀”一样,精短小,但却非常锋利,可帮读者快速学习知识并解决问题。

《Java多线程编程核心技术》——导读

前 言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518">第1章 java多线程技能</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527">1.1 进程和多线程的概念及线程的优点</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555">1.2 使用多线程</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561">1.3 currentthread()方法</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566">1.4 isalive()方法</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568">1.5 sleep()方法</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572">1.6 getid()方法</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590">1.7 停止线程</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600">1.8 暂停线程</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602">1.9 yield方法</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609">1.10 线程的优先级</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610">1.11 守护线程</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612">1.12 本章小结</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615">第2章 对象及变量的并发访问</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7653">2.1 synchronized同步方法</a>

2.2 synchronized同步语句块

2.2.1 synchronized方法的弊端

2.2.2 synchronized同步代码块的使用

2.2.3 用同步代码块解决同步方法的弊端

2.2.4 一半异步,一半同步

2.2.5 synchronized代码块间的同步性

2.2.6 验证同步synchronized(this)代码块是锁定当前对象的

2.2.7 将任意对象作为对象监视器

2.2.8 细化验证3个结论

2.2.9 静态同步synchronized方法与synchronized(class)代码块

2.2.10 数据类型string的常量池特性

2.2.11 同步synchronized方法无限等待与解决

2.2.12 多线程的死锁

2.2.13 内置类与静态内置类

2.2.14 内置类与同步:实验1

2.2.15 内置类与同步:实验2

2.2.16 锁对象的改变

2.3 volatile关键字

2.3.1 关键字volatile与死循环

2.3.2 解决同步死循环

2.3.3 解决异步死循环

2.3.4 volatile非原子的特性

2.3.5 使用原子类进行i++操作

2.3.6 原子类也并不完全安全

2.3.7 synchronized代码块有volatile同步的功能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线程间通信

3.1 等待/通知机制

3.1.1 不使用等待/通知机制实现线程间通信

3.1.2 什么是等待/通知机制

3.1.3 等待/通知机制的实现

3.1.4 方法wait()锁释放与notify()锁不释放

3.1.5 当interrupt方法遇到wait方法

3.1.6 只通知一个线程

3.1.7 唤醒所有线程

3.1.8 方法wait(long)的使用

3.1.9 通知过早

3.1.10 等待wait的条件发生变化

3.1.11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实现

3.1.12 通过管道进行线程间通信:字节流

3.1.13 通过管道进行线程间通信:字符流

3.1.14 实战:等待/通知之交叉备份

3.2 方法join的使用

3.2.1 学习方法join前的铺垫

3.2.2 用join()方法来解决

3.2.3 方法join与异常

3.2.4 方法join(long)的使用

3.2.5 方法join(long)与sleep(long)的区别

3.2.6 方法join()后面的代码提前运行:出现意外

3.2.7 方法join()后面的代码提前运行:解释意外

3.3 类threadlocal的使用

3.3.1 方法get()与null

3.3.2 验证线程变量的隔离性

3.3.3 解决get()返回null问题

3.3.4 再次验证线程变量的隔离性

3.4 类inheritablethreadlocal的使用

3.4.1 值继承 197

3.4.2 值继承再修改

3.5 本章总结

第4章 lock的使用

4.1 使用reentrantlock类

4.1.1 使用reentrantlock实现同步:测试1

4.1.2 使用reentrantlock实现同步:测试2

4.1.3 使用condition实现等待/通知错误用法与解决

4.1.4 正确使用condition实现等待/通知

4.1.5 使用多个condition实现通知部分线程:错误用法

4.1.6 使用多个condition实现通知部分线程:正确用法

4.1.7 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一对一交替打印

4.1.8 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多对多交替打印

4.1.9 公平锁与非公平锁

4.1.10 方法getholdcount()、getqueuelength()和getwaitqueuelength()的测试

4.1.11 方法hasqueuedthread()、hasqueuedthreads()和haswaiters()的测试

4.1.12 方法isfair()、isheldbycurrentthread()和islocked()的测试

4.1.13 方法lockinterruptibly()、trylock()和trylock(long timeout,timeunit unit)的测试

4.1.14 方法awaituninterruptibly()的使用

4.1.15 方法awaituntil()的使用

4.1.16 使用condition实现顺序执行

4.2 使用reentrantreadwritelock类

4.2.1 类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使用:读读共享

4.2.2 类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使用:写写互斥

4.2.3 类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使用:读写互斥

4.2.4 类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使用:写读互斥

4.3 本章总结

第5章 定时器timer

5.1 定时器timer的使用

5.1.1 方法schedule(timertask task, date time)的测试

5.1.2 方法schedule(timertask task, date firsttime, long period)的测试

5.1.3 方法schedule(timertask task, long delay)的测试

5.1.4 方法schedule(timertask task, long delay, long period)的测试

5.1.5 方法scheduleatfixedrate(timertask task, date firsttime, long period)的测试

5.2 本章总结

第6章 单例模式与多线程

6.1 立即加载/“饿汉模式”

6.2 延迟加载/“懒汉模式”

6.3 使用静态内置类实现单例模式

6.4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单例模式实现

6.5 使用static代码块实现单例模式

6.6 使用enum枚举数据类型实现单例模式

6.7 完善使用enum枚举实现单例模式

6.8 本章总结

第7章 拾遗增补

7.1 线程的状态

7.1.1 验证new、runnable和terminated

7.1.2 验证timed_waiting

7.1.3 验证blocked

7.1.4 验证waiting

7.2 线程组

7.2.1 线程对象关联线程组:1级关联

7.2.2 线程对象关联线程组:多级关联

7.2.3 线程组自动归属特性

7.2.4 获取根线程组

7.2.5 线程组里加线程组

7.2.6 组内的线程批量停止

7.2.7 递归与非递归取得组内对象

7.3 使线程具有有序性

7.4 simpledateformat非线程安全

7.4.1 出现异常

7.4.2 解决异常方法1

7.4.3 解决异常方法2

7.5 线程中出现异常的处理

7.6 线程组内处理异常

7.7 线程异常处理的传递

7.8 本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