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七)作者:冯梦龙

作者:归零的活在当下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七)作者:冯梦龙

临机应变的智囊

1.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赏罚公正分明。《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也就是爱憎、赏罚分明。首先,明赏罚就是要求领导者要识才用才,应当“立制”与“任人”“相为用”。选好人、用好人,是赏罚的关键。其次,管理者要十分重视物质利益的赏罚。尽管管理者应当提倡忠孝,褒扬道德,但是,管理者应十分重视用利益去调动人、激励人。也就是说,作为被管理者,不必多求利,而管理者则应主动地有利益的意识,首先先考虑人们的切身利益。再次,管理者在进行赏罚时,不仅要重视金钱、物质方面的,还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事实证明,如果赏罚不明,职工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发挥,管理的效益就必将大受影响;而赏罚得当,则是充分发挥人们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作为领导者,应该爱憎分明。坚持原则,对错事加以批评,对好事加以表扬,不能良莠不分。这是领导者正直无私的表现,也是树立领导威信的基础。

2.孔子对赏罚的选择,首先是利用了人们趋利避害的畏惧心理。本来驱逐野兽而不放火,其中既有兴趣爱好,又有厚利可图,人们又何必舍弃追逐野兽而去救火呢?但是孔子此文将逐兽与救火的利害关系颠倒过来,使不救火者成为对人们有害的人,这样一来,人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不得不争先恐后地救火了。

其次是利用了人们屈服于权势的敬畏心理。韩非子说:“民众本来就屈服于权贵,很少能被仁义所感化的。”因此,奖赏与惩罚虽然说都是君主治理民众的有效手段,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严明乘法比激励奖赏更有威力。因此孔子劝说鲁哀公惩罚不救火者,这个办法表面上看来比奖赏的手段要严酷许多,但见效快,这道命令还没有在国都中传遍,火就被扑灭了。

3.在有些领导者的头脑中,做个好领导的关键是要做好上司安排的工作,讨上司开心。这很有道理,但也不尽然,更多的时候,下属的支持才是升职的关键。常言说:“好花须有绿叶扶”、“好汉须有朋友帮”。领导者善于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敢于放下架子,走到下属中去,赢得下属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使上下精诚团结,通力合作,是取得领导绩效的关键。

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经理李·艾柯卡是知名度很高的世界经济强人,他之所以在公司里一度被委以重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善于调整与下属员工之间的关系。在组织中,领导者与下属员工关系融洽,有利于领导方针、目标的实现。无数事实证明,一个领导者如果不善于处理与下属的关系,难以赢得下属员工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甚至会“釜底抽薪”,拆自己的台。

4.这两件事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出现危机是一种常态,应对危机是一种能力。在突发事件或危机面前,能否“扶国家于危难,救大众于水火”,关键取决于一些必备的能力要求。

准确判断的能力。是一种能够在复杂的环境和形势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准确决策的能力。它包括宏观战略眼光、总揽全局的意识;不仅具有必须的知识基础,而且能够利用和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熟练使用分析工具等,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或危机,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决策,趋利避害。

迅速反应能力。能否在危机发生第一时间,做出迅速的反应,采取相应的应对行动,决定着危机和灾害将给社会造成损失程度。因此,对于具有相关职责的人员来说,能否在其权限范围内,迅速把信息传送给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并将可利用的资源投入到救助和减灾中是对其应变能力的检验。

组织协调能力。协调有力是指能够有效组织可支配的资源,有序地应对和重建;应对危机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危机管理的机制,同样取决于在完善危机管理体制的条件下,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七)作者:冯梦龙

5.周公这则调牛皮事件,既解决了府库中存放的牛皮腐烂的问题,又解决了自己一时的急需。至于后则在盔甲上镀锡一事,如果不影响盔甲的品质,那么,可以视为一项小发明,值得推广。有上两件事情可以看出,周巡抚是一个善于处理问题的聪明人。所谓聪明人,就在于他们心明眼亮,善于分析形势,捕捉资讯,抓住机遇,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且往往办事有先见之明,能在别人还想不到的时候,就能预测到形势发展的趋势,急早运筹于帷幄之中,处处主动。能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进而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相反,有些人观察和处理问题,往往采取以往的思维凡是,把问题看得一成不变,不知他们之间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关系。要么就这样,要么就那样,只知道按图索骥,刻舟求剑,不知道变化和发展,这种人办起事情来,往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得不到好的效果。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成千上万这样的聪明人。他们应该有勇于创新的意识,大胆的冒险精神,以及善于观察事物的敏锐力和洞察力。

6.张恺的发明,是在被逼的情况急中生智想出来的妙法,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急中生智想出来的妙法时常发生。因为在紧急情况下,人的大脑细胞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也会比平时更加聪明敏捷。

相应地,在平时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时,需要我们转换思维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力争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7.如何调动激励人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些单位一提起激励机制和方法,就想到给“帽子”和“票子”,这样的理解未免有些片面和简单化了。激励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人的追求目标和层次不同,其动力因素也不一样。

激励的基本任务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励的重要性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说“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到一个人到指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作为单位的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研究员工的特点、兴趣、爱好、背景等,创造不同的激励平台,激活员工潜在的驱动因素。

常言道:人是感情动物。这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维系,通常是以关心为载体的,中国的成语中“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等等,都可以用“关心、关怀”作为注解的。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可能是对工作的某些不满,或是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凡此种种,都会影响个人的情绪。低落的情绪是不会有高昂的斗志和积极性的。为此,领导应该有“家长”的意识,生活上关心冷暖,学习上关心进步,工作上关心成长。尽管不能完全满足员工的需求,如加薪、加奖金等,但在其他方面却可加大对员工的关心,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8.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难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曾流行过这样两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糊涂;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聪明。有的时候,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爱一味地钻牛角尖,按照超常规的思路去理解,如果超常规的思路不通,何不回过头来想想最简单、最基本、最普遍的处事方法呢?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七)作者:冯梦龙

9.世界原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得多,复杂问题总是由简单问题而来的。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成败。很多人贫穷,不是口袋贫穷,而是脑袋贫穷。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人就恐惧和害怕,泯思苦想,费劲心思,钻到死胡同里走不出来了。其实,很多时候,当一个思路不通,我们就没必要钻牛角尖,要换一种思路。试着把困难掩盖起来,想着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

10.“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得及前源”。从此以后大家就用“望梅止渴”来表示一个人用想象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就像士兵们想到梅子就觉得口不渴了一样。“望梅止渴”比喻虚偿所愿,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水济传》五十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11.建安18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孙权借箭保平衡的故事与“草船借箭”的故事道理是一样的。即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同一事物,对于具有敏锐意识的人来说,可以得到很大的收益。凭借外力,不仅要求人们善于去借,还要求人们首先明确借什么,有了敏锐的借的意识之后,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真知。生活之中,处处都有能人,处处都有学问,一个聪明的人应善于发现,善于摄取,为我所用。

12.刘锜抓住金帝完颜亮生性多忌讳的弱点,在城墙上写字来气死金人,达到制胜的目的。

在论辩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抓住对手的弱点?首先自己得做充分的准备,然后把对方要说的涉及到的相关问题都做一下设想,辩论要从细微的方面着手,注重细节是辩论的法宝。

一个优秀的乒乓球选手,首先是个适应性非常高的人,要适应对方的速度、旋转、角度和落点,也就是说要适应对方的打法特点,通过自己的特长来限制对手,做到扬长避短,抓住对手的弱点,以自己的优势,取得胜利。因此,乒乓球的战术就是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发现对手的弱点和短处,加以利用,从而赢得乒乓球对抗的胜利。

从理论上讲,每个乒乓球选手都有自己的弱点,有技术上的,站位上的,临场战术应变上的,心理素质上的,对方如果是进攻型选手,要讲求的是压制对方的进攻优势;防守型选手,要讲求无法让对方从容防守,只能疲于奔命;而对方是全面型选手,则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战术来克制对方。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七)作者:冯梦龙

13.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韩琦挺身而出,采用强制手段,告诫这些人不许他们走漏消息,否则拿他们问罪。越是在关键时刻,大家越怕惹祸上身,于是也都不敢发言了。在这里,之所以能够成功地保守秘密,没有发生混乱,也就在于韩琦的“狠招”。倘若他自己慌成一团,颤颤惊惊,唯唯诺诺,惟恐走漏了风声,而又没有狠狠地压制走风的可能,那么势必会乱成一团,后果不堪设想。

人都有趋众心理。何谓“趋众心理”,用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心理学家李本博士(dr lebon)的一段文字作描述,“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时,大家的个人意识形态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的情绪和意见。他们的整体行为与个人独处时的性格行为相异,他们的思想会受其它人影响而出现偏差,想象多于实际,毫无逻辑。他们不能分清主观和客观,纷纷用臆想去看事物,这种不合逻辑的看法往往和事实有很大距离,”因此,从一开始就扼制趋众起哄的风气,明确趋众起哄的罪行,很少有人敢以身试法的。

14.使用权宜之计,一切都照常进行,巧妙地掩饰了皇帝归途驾崩的消息,最终无人知晓,避免引发大的战乱和灾难。这正应了兵法中所说的“兵不厌诈”。兵不厌诈是一条比较麻烦的计策,因为要返过来复过去地斗智,非常需要耐心。只要稍有不耐烦就会落入别人的陷井里面。因此要特别小心谨慎。

在战场上,“兵不厌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敌人捉摸不透;在商场上,与某些竞争对手交往,运用此谋略,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虽然如此,但要取得根本性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经商要获得成功,也离不开顾客的信任和支持。信用、信誉是商人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与公众之间,绝不能运用诡诈之术,弄虚作假,而应该“一诺千金”,把“信”作为立身之本。

15.邵傅民有胆有识,在危难关头,他灵机一动,大胆地撕毁宗谱,每撕毁一张,就等于拯救了一批人。真可谓危难关头见真情,英雄本色尽现。细细想来,邵傅民冒着杀头的危险来做这件救人的事情,真是令人敬畏。随机应变的背后,蕴藏着一颗赤胆忠心。

在危难关头,每一个心存集体、胸怀国家的人,舍己救人,置个人生死于不顾,都是非常的崇高和伟大。在崇高和伟大面前,又能急中生智,才思敏捷,救人救己,可以称得上是充满智慧的英雄。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七)作者:冯梦龙

16.古代城池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御敌。而现在将它用之于泄洪,这也许就是侯叔献的首次发明创造。生活中的许多东西的功能不止是一种,只要时时留心,不时会擦出智慧的火花。上述侯叔献等人的例子就证明了这一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