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五)作者:冯梦龙

作者:归零的活在当下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五)作者:冯梦龙

耍弄权术的智囊

1.德高望重的孔子,一方面跟造反的公叔氏订立城下之盟,一方面又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而前往卫国,难道不是出尔反尔吗?其实,孔子是只权达变的圣人。订立城下之盟,是迫于凶险的形势;违背城下之盟,是恪守正义的原则。对好人讲诚信,是正当的,对恶人讲诚信,难道不是为狼谋食,为虎添翼吗? 孔子曾经说过:“人无信而不立。”就是说明失信于人,不讲信用,则万事不成。政府不诚信,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就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激化,阶级斗争加剧;商人不诚信,就会以假乱真,坑害消费者;朋友不诚信,就会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小肚鸡肠。可见诚实守信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现实生活中,人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都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基本准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评判事物对错、是否触犯法律的关键是有无证据。审讯断案的时候,应当谨慎,不可滥用刑罚搞逼供。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口供的作用,并非完全不承认。在西方,有些案件,如辩诉交易案件,就承认口供,但大前提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我国的法律规定口供是证据的一种,严禁刑讯逼供,反对强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口供。但在现实的办案中,刑讯逼供成为一个顽症,这主要是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如办案中的科技力量不足、破案时间紧迫等,所以要下大力气解决。

3.太祖非常清楚两个儿子要杀害自己的阴谋,但是他并没有当场揭穿,起正面冲突,因为在他看来,两个儿子羽毛未丰,况且滁阳王对自己也有情有义,投鼠忌器;但是不去赴宴也不是一个办法,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只好以智胜人。于是,欣然前往,制造假象,麻痹谋害人的神志,而突然地装神弄鬼加强了做贼人的心虚,当对手还没有反映过来的时候就先亮出底牌,使对手措手不及。于是,对手不得不在慌忙之中承认自己的犯罪行为,并且余悸长在,以后也不敢心存歹意了,真可谓“治标又治本”。

这说明,“兵不厌诈”,要善于抓住虚实、真假之间的突然性,让人措手不及。用智的人不仅要经常放烟雾弹,做假面具,而且要会亲自登台演戏,以强烈的戏剧性突变来控制对方于有意无意间露出马脚,彻底臣服。

4.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拒绝做某事。人生最大的教训之一是要懂得如何拒绝,其中最重要的拒绝是拒绝为你本人做某事或拒绝为他人做某事。有些活动并不太重要,徒耗宝贵的时间。而更坏的事情是只忙于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这比什么都不干还要糟糕。要真正做到小心谨慎,不要对别人有太强的归属感,否则会弄得你自己都不属于自己了。你不要滥用友谊,也不要向朋友要求他们不想给的东西。过犹不及皆是害,和别人打交道尤其如此。只要你能够做到适中和节制,你就总能得到他人的青睐与尊重。能做到有理有节是很宝贵的,这将使你永远受益无穷。你要有充分的自由热情关怀尽善尽美的事物,决不要糟蹋了你自己的高雅趣味。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拒绝的艺术。有的时候,当你内心特别不情愿,非常想拒绝某件事情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如果你的拒绝可能引起更大不必要的冲突或者争议,可以采取委婉妥协的方法,先给对方一个台阶,顺着对方的意思走,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以来,不仅给对方了面子,而且也给自己一个缓冲的空间,比起直接的正面冲突要好的多。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五)作者:冯梦龙

5.晋国的武士捉住了郑国的国君,以为这样郑国就会投降了,可是郑国却偏偏立了新君;“土木堡之变”,也先俘虏了英宗,可是,于谦立下了景宗为新皇;澶渊之盟如果宋军失利,真宗主张另立太子为皇帝;项羽烹煮刘邦的父亲,刘邦却说请分与他一杯肉羹。诸如此类,都是解决事物矛盾的一种方法。

这一方法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处理各种矛盾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

6.古时将领经常对部下、士兵要采取愚弄、蒙蔽的手段,不让他们了解军事计划,进而担心受怕,失去继续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但是愚弄、蒙蔽的手段是多样的,其中假托鬼神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这是因为古代将士出征作战,都是出于迫不得已。再加上文化落后、迷信鬼神、相信天命等原因,所以,一旦出现所谓凶兆或者其它不利条件的时候,军中士兵容易士气瓦解,不战而屈兵。桂林路上险要,作战任务艰巨,军心惶惑不稳,因此狄青借用神来鼓舞士气,以坚定大家的信心。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引喻大家假托鬼神都封建迷信度过难关,而是指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坚定信念,执着地往前走,相信自我,战胜自我,充分发挥和挖掘个体和团队的潜力,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困难,改造客观世界,实现最终的目标。

7.世界上有很多事情表面上看不出合不合理,白天到了最长的时候就要反过来变短,而到了最短的时候又反过来变长,这是自然的规律。如果有人知道表面合理的东西其实悖理,表面悖理的东西其实合理的道理,那他就深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蕴涵在规律背后人们的智慧了。所以,我们认识和看待事物,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深入地进行分析,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主动权。

在这里,智慧是个性的,是一种手段和技巧,可以用于各种目的和各种场合。弱者可以凭借它来保护自己,强者可以凭借它来除恶扬善。

8.一些有远大志向的人总会感叹生不逢时,时运不佳,但是出生是个人所无法选择的,困难和挫折是个人无法避免的,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既然如此,与其沉浸在感叹和抱怨之中,不如自己拯救自己。斗智比斗力更具有挑战性。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统筹安排,综合分析,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靠智慧来充分挖掘个人的潜力,恰如其道地利用外部因素,将外力转化为事物发展的内力,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才可能使自己化险为夷,顺利地度过难关。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五)作者:冯梦龙

9.王毅、盛瑞裕评论此事说:这是一个生性机巧的人,从百姓的利益出发,用伏藏的手段,把一件急事办得妥妥贴贴,既解了燃眉之急,又节省了许多钱财,而其办法,就是一个“缓“字。以缓行诈,故意演示求马不得,这是需要胆识的行动,结果因为揭出了马贩子远道而来,无法喂养活口的事实,反而使拥有购买权的买主处于上风,以长制短,表现出很高的谋略艺术水平。这里“伏藏”艺术在商贸上的运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把求购、求售的买卖双方关系加以引导、控制,造成买方市场的假象,从而达到保护购买者利益的目的,而陈知府本人也得以顺利作成输马重任。

10.此计的关键在于“假道”。善于寻找“假道”的借口,善于隐藏“假道”的真正意图,突出奇兵,往往可以取胜。

事情总是围绕着一定的利益进行的,因此,“利而诱之”的谋略应用在作战过程中屡见不鲜。同样,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策略也被各个领域的人们广泛地使用着。但是,这一谋略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对于贪利者,可以诱其上当;对于不贪不愚的人,很难奏效。

11.所谓“杀鸡儆猴”、“杀一儆百”,有威胁恫吓的意思,这是权术,是驭众的手段。步骤滑一,法令贯彻执行,必须依靠严厉的手段。军队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不能令行禁止,就不会有战斗力。同样纪律应该是无私的,罚不避亲,行不畏贵,法才有权威性,令才有号召力。

管理现代企业和机构,也同治军一样,要有严明的纪律和有令则行的作风。在执行纪律的过程中,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开、公平、公正,不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可感情用事。以一警众,是为了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秩序和纪律。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则故事在运用“杀一儆百”权术的过程中,巧妙地假借死犯做示众的招牌,可谓费劲心思。这也启示我们在运用权术的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权术,真正达到好的效果。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五)作者:冯梦龙

12.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反映在君臣关系上,就是上下彼此猜疑,互相防范,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上者,若不小心谨慎,轻则很容易被部下或者他人谗言击中,落箭下马;重则像三国时代的孙策、张飞那样在游玩睡梦之中被人谋杀。

13.程婴和公孙杵臼使用的是典型的“调包计”,以假的目标物骗过对手来保护真正要保存之物的安全。此计策成功的关键在于要使对手对虚假的目标深信不疑。只要程婴等人要保存的是赵氏孤儿,替代物也只能是真正的婴儿,他们要想成功必要付出常人所不能想象的代价。这不仅需要智慧和胆识,更需要忠义和自我牺牲。

14.挑动敌人,可以知道他们的行动规律;用假象来引诱敌人,可以知道他们是否占据着有利的地形,进行试探性的战斗,可以知道敌人的虚实强弱。这里讲的是作战中要进行试探性的活动,以摸清敌人的虚实,弄清敌人的动向。“投石问路”的计策,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上述军事思想。

“投石问路”的意思很浅显,使用也很普遍,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小丑可用之跳梁翻墙,将军可用之探营劫寨,政客可用之纵横捭阖,商家可用之了解市场,文人可用之吹嘘登龙……总之,“投石”是为了试探动静;“问路”是为了决定行动。

15.对于一些靠搞阴谋诡计一时得宠的小人,忍让屈服终究不是上策。不如像爱盎对赵谈、温太真对钱凤那样,当众羞辱他,打消他的威风,或者揭穿他的阴谋。这虽然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常常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以和为贵”是一种生存策略,必要时“斗一斗”也是生存哲学,就看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了。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五)作者:冯梦龙

16.三十六计中有一条是“假痴不癫”。原文意思是说,宁愿假装不知道而不采取行动,而不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冷静,不露出真实动机,如同雷霆掩藏在云雷后面,不显露自己。

故事中的司马懿、杨行密、孙坚等人都是假装生病,让对手放松了警惕,掉以轻心,解除了戒备,然后乘其不备,猛然出击,都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因此,郑板桥曾有句名言:“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为糊涂更难。”当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为了保存自己,想到装聋作哑并不难,难的是装得真,装得像,而一旦时机成熟,则覆手为雨。 现代社会,“假痴不癫”之计,用于商业经营之中常常是经营者为了掩盖自己的企图,常以假痴来迷惑众人,宁可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不可无为示有为,糊涂装聪明。

17.“审时度势”是机智巧辩的重要素质,只有辨明环境,看准时机,才能使自己的谋划收到最好的效果。经常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如果眼前的形势不利于自己,就要隐忍克制,等待最佳的时机,一举而定。

杨暄是手艺人,要斗倒狡猾显贵的门达,只有勇气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斗智斗勇,在不利的环境中冷静镇定,想方设法诱使门达自掘坟墓,制造最有利于揭发他罪行的时机。最后,才能为无辜者伸冤,使有罪者正法。

18.凡事只要做到有的放矢,就会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否则,南辕北辙,方柄圆凿,就会适得其反。当黄荣因受风寒不能继续行路,以行贿牙校乞求暂时停下来,却仍得不到牙校的允许时,宗汝霖却不费吹灰之力能够留住牙校住下来,其关键就在于宗汝霖对牙校做到了投其所好。投其所奸是一种法宝,这种法宝对于意志薄弱者特别有效。当年明末大臣洪承畴被清军俘虏后,一度标榜自己坚贞不屈非要为国殉难不可的时候,皇太极投其所奸,用倾国倾色的香妃作为诱饵,不到一夜之间,洪承畴就乖乖地投降了。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五)作者:冯梦龙

19.不少疾病都是由于心理因素而导致的。因此,一些高明的医生,常常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或者有的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药物治疗,仅仅只是语言上暗示就可以了。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思想。原本没有病,或根本没有问题的事情,因人的猜疑,杯弓蛇影,久而久之就成了心病。“解铃还需系铃人”,因此运用心理学的技巧来解决难题,已成为很多人研究的课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