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在俄罗斯,今天阅读量最大的中国文学作品是科幻作家刘慈欣、陈伟凡和包书的作品。曾在大连郊外中文大学学习的俄罗斯"80后"翻译家阿丽娜·彼得罗娃(Alina Petrova)告诉《环球时报》。10月2日,莫斯科航天博物馆举行中俄文学在线交流会,中俄科幻迷与电影《流浪地球》导演郭凡、制片人于格尔进行了互动。

中国作家书籍在俄罗斯主要书店的销量正在增长。今年3月在俄罗斯举行的国际非虚构类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年轻女作家张跃然被主办方和俄罗斯文学评论家推荐为"最值得一读的书之一"。她告诉《环球时报》,一位住在中国的朋友向她推荐了这本书。她非常喜欢这本书,以至于她建议俄罗斯幻影出版社将其翻译出版。这是俄罗斯出版外国文学的最佳出版社之一。"出版商买下版权后,我开始翻译它,总共八个月。
山氏国际出版集团总裁穆平表示,俄罗斯每年翻译和出版的中文主题图书数量从2012年的31本增加到2019年的166本,到2020年,每年翻译和出版的中文主题图书数量下降到128本。今年9月24日至27日,第34届莫斯科国际书展线上线下结合举办,有96家中国出版社参展。书展期间,不少外国代表每天来到中文书摊位洽谈,他们对中国图书感兴趣,一是国际获奖文学作品,如科幻《三部》,另一部是经济类图书、中文教学指导书著作权。此外,根据俄罗斯图书市场的需求,现场举办了6场新书推广活动,包括《中华文明史》、儿童版《三国志》、《中国社交网络史、潮流、法律史》《革命者》《读者》《中国最美风筝》《美食中国》等作品。
"在俄罗斯,中国儿童文学和绘画出版时畅销。中国插画家是真正的大师,你手里拿着它们连续读了几个小时。彼得罗娃高兴地说。一家国际出版公司的公共关系主管伊琳娜·杜波依斯(Irina Dubois)告诉俄罗斯金砖国家电视台,中国作家的作品向俄罗斯读者揭示了现代中国人的思维特征,不寻常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在现代文学中,除了科幻作家,莫言、余华、刘振云、麦佳都非常受欢迎。根据Petrova的说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作家的小说获得了文学奖并被改编成剧本。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研究系常务副校长阿列克谢·罗迪奥诺夫认为,俄罗斯最受欢迎的中文书籍是儒家经典之一《论语》,老子的《道德书》大量出版。至于文学,他推荐阅读蒲松龄的《潮斋志》。他还提请注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的作品。
《环球时报》记者在莫斯科各大书店发现,俄罗斯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真正感兴趣,介绍老子、孔孟、孙子等思想书籍都可以买到。然而,对中国古代哲学也存在许多误读,比如俄文译者将《道德经》的书名翻译成《人生之路》 。罗迪奥诺夫告诉记者,外国翻译家和读者对中国文化没有全面的了解,这是制约中国文学在国外推广的原因之一。例如,在翻译刘振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时,一位法译员将书名翻译成《我不是包法里夫人》,一位阿拉伯语译者翻译为"我不是护士",一位俄文译者选择翻译和音译。因此,如果俄罗斯读者只阅读书名的俄文版本,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本书的主题。
在谈到俄罗斯翻译中国文学面临的困难时,彼得罗娃坦诚地说,大型出版社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倾向于将中国作家,特别是科幻小说作家的作品从英文翻译过来,而不是直接从中文翻译,结果是中国文学的翻译不仅难以保证真实性, 但也经常导致语义的丧失。
与普通读者相比,中俄两国在文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作者和译者来说更为必要。在俄罗斯,由于文学翻译的报酬低,翻译人员发现很难仅靠翻译文学作品谋生。彼得罗娃认为,"俄中古典现代文学作品翻译出版项目"对促进两国读者了解对方国家的作品提供了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