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誉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海南虎斑。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薄宇、杨进、杨昌虹合影报道)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届会议之际,由韶关市联合制作的自然纪录片《南岭语》将于10月11日在广东卫视和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同时播出。该片是首部反映广东省南岭山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精彩人生故事的自然纪录片。
据了解,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将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主题为"生态文明:构建地球上的生命共同体"。这是联合国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今年主办的重要国际会议,影片在这里的上映,对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南岭的自然生态、尊重环保、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南岭语料》由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影视公司于2018年初共同牵头启动,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南岭国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卫视等单位参与制作完成。摄制组历时3年多,聚集了香港、深圳、广州等知名纪实摄影师、野生动物专家、自然观察指导员、南岭鸟类向导等,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全面持续随访近千日夜, 足迹涉及广东南岭的八个自然保护区。
《南岭》以南岭全年为轴心,以物种生命故事为主轴,通过生动细腻的精彩画面、故事、方方面面,多角度展现南岭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珍稀物种的生命故事。影片分为《智进》《生存》《羽爱》三集,全长约75分钟。
据介绍,该片通过南岭全站现场寻找跟踪、昼夜蹲下观察、组多机多角度拍摄等方式,同时采用航拍、分拍、遥拍、红外、4-6K、轨道、微距、探测、高速、延时等方式进行拍摄。
专业摄影师已经能够跟踪和拍摄国家级的,包括中国穿山甲、芒果、短吻鳄蜥蜴、海南蜻蜓、黄腹角蜻蜓、白鹤、金斑凤凰蝶等,保护野生动物和西藏猕猴、眼镜蛇、白蟒、仙女色蜻蜓、蓝喉蜂虎、黄腿渔獭、红腹鹰等众多二级野生动物保护的自然生态图像。 其中,不少影像均为国际国内首创拍摄和高清渲染,显得格外珍贵。2020年12月,《南岭语》样本荣获中国(广州)纪录片节国际提案大会"十大"作品。